“我30歲,總擔心有一天會殺了老婆”:三組殘忍實驗告訴你,母愛有多重要

一個30歲的年輕男人走進我的心理診室:

“我擔心哪天會把我老婆給殺了!”

殺人?這麼嚴重?

我穩住情緒,聽他講述自己的故事。

一、我對她這麼好,她卻罵我“變態”

李亞軍(化名),結婚兩年。妻子越來越冷淡,經常拒絕性生活。

原因很簡單,李亞軍控制慾太強了!

李亞軍總會追問妻子的詳細行蹤,細緻到幾分幾秒在做什麼。

找機會偷看妻子的手機,甚至偷偷跟蹤過她幾次。

妻子非常憤怒,罵他是“變態”,甚至為此

打過幾次架

“我30歲,總擔心有一天會殺了老婆”:三組殘忍實驗告訴你,母愛有多重要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妻子現在和一個男性朋友合夥做生意,這讓李亞軍忍不住懷疑,經常去腦補一些畫面:兩人在一起聊天、喝茶,甚至牽手、摟抱……

李亞軍說,如果老婆有疑似不忠的舉動,他可能會喪失理智,“

真把老婆殺了!

這時,他的聲音突然提高了,快要控制不住自己了。

儘管他說,老婆從未有過不忠、性格內向,也不是大美女,“但我很愛她,很怕失去她。我知道這種不信任是對她的不尊重,但還是控制不了自己。”

聊下來,我發現,

李亞軍對妻子很依戀,也非常在乎她的態度和評價

特別是當妻子決定與別人合夥做生意時,他強烈反對。李亞軍對妻子創業沒幫什麼忙,收入有限,偶爾吵得兇時,妻子說過“

你沒用

”之類的狠話,像一把錐子扎進心裡。

“沒用”,這個詞帶給他深深的

挫敗感

“我30歲,總擔心有一天會殺了老婆”:三組殘忍實驗告訴你,母愛有多重要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李亞軍共談過3個女朋友,分手原因都是:“我對她們那麼好,她們卻說我太黏人。”

現在的妻子之所以吸引他,是因為“見第一面就感覺

她很踏實,很讓人有

安全感

”。

安全感?

這一般是

女性對男性的評價

,可李亞軍卻因為安全感愛上了這個女人。

他的種種行為,可以從童年生活中找到答案。

二、對妻子畸形的愛,源於被剝奪的母愛

李亞軍的童年很不幸,記憶裡全是父母在爭吵、打架。唯一溫暖的記憶來自母親:

抱他,給他擦鼻涕,買零食給他吃

但在他5歲時,父母離婚了。母親走的那天,這個男孩哭得撕心裂肺,心裡明白,媽媽再也不會回來了。父親不停地咒罵,一把將他扯回屋裡。

“我30歲,總擔心有一天會殺了老婆”:三組殘忍實驗告訴你,母愛有多重要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父親一直沒有再婚,把他撫養到上大學。而母親也重新組建了家庭,和李亞軍幾乎沒再聯絡過。

從心理學角度看,這是一個糟糕的

“童年客體關係”

範例。

什麼叫客體呢?

簡單說,

主體就是你自己,客體就是與你相處的人,或影響你的事物

[1]。

人在幼年時非常弱小,需要透過媽媽的關懷、撫育,來建立親密依戀關係,獲得安全感。

如果童年客體關係不好,成年後的人際關係就可能出問題,會

不斷

索取別人的情感,以彌補童年的缺失

李亞軍的童年,明視訊記憶體在親密依戀關係的缺失:

他極度缺乏來自母親的撫慰、肯定和包容,情感依戀無處安放。所以成年後才會對這種感情極度渴望

這時,情感的提供者換成了他的妻子/女朋友,依戀也轉向了她們

他對妻子的控制,則是

因為潛意識裡學到了父親的行為

成年後的他,終於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開始控制妻子。

只不過,父親對母親是打罵,而他的方式是盤問、檢查行蹤。發展下去,語言和行為暴力隨時可能發生。

“我30歲,總擔心有一天會殺了老婆”:三組殘忍實驗告訴你,母愛有多重要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三、童年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李亞軍曾找過所謂的“情感挽回公司”,但對方只是教給他一些投機取巧的手段,治標不治本。

他更需要在諮詢師的幫助下,理解

自己的狀態和童年經歷有很大關係

,並對現在的病態行為有所覺察和及時終止。

綜合考慮後,我嘗試用

催眠療法

幫助他。

在催眠狀態下,我請他設想:

假如能回到過去,面對那個5歲的你,你能不能對他說一些鼓勵的話?

他說“能”,然後說:

“別怕,雖然媽媽離開你了,但還是會有人愛護你,讓你平安長大。你會長成一個健康的男人,會有一個愛你的妻子,會有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幸福家庭……”

我說:“很好,你覺得小男孩聽懂了嗎?”

“不一定完全懂,但一定沒那麼害怕了。”

“我30歲,總擔心有一天會殺了老婆”:三組殘忍實驗告訴你,母愛有多重要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一段時間後,李亞軍告訴我,“昨天老婆沖涼時,把手機放在客廳,我都沒去看”。

這的確是個很有標誌性的改變。只要堅持下去,他一定能回到當初關係最好的狀態。

四、3組“殘忍”實驗,告訴你母親有多重要

李亞軍的故事說完了,相信你一定想問:

誰的童年一帆風順?就算有點不愉快,至於那麼多年還過不去嗎?

你的疑問,也是心理學家的疑問。上世紀50年代,

美國心理學家哈洛

為此設計了一系列實驗,用的是猴子[2]。

“我30歲,總擔心有一天會殺了老婆”:三組殘忍實驗告訴你,母愛有多重要

(心理學家哈洛和他的恆河猴)

實驗1:提供食物的媽媽和提供擁抱的媽媽,猴子選哪個?

小猴子一出生,就被迫和媽媽分開,並送給兩個假猴“撫養”。

其中一隻是鐵絲做的,但能提供奶水(牛奶);另一隻是絨布做的,沒有奶水,但可以抱抱。

你猜,小猴更喜歡哪個媽媽?“有奶就是娘”嗎?

答案是,

小猴大部分時間都願意抱著“布媽媽”,只有肚子餓了才去找“奶媽媽”

“我30歲,總擔心有一天會殺了老婆”:三組殘忍實驗告訴你,母愛有多重要

如果在小猴玩耍時突然驚嚇它們,則無一例外會跑向“布媽媽”身邊。

“我30歲,總擔心有一天會殺了老婆”:三組殘忍實驗告訴你,母愛有多重要

如果把“布媽媽”放在它們看得到但碰不到的地方,則會眼巴巴地看著,或縮在地上發抖。

結論:愛需要觸控。

實驗2:被剝奪母愛的小母猴,長大後會是個合格的媽媽嗎?

研究者發現,“人造媽媽”養大的猴子,不僅孤僻抑鬱,還互相攻擊甚至自殘,母猴則喪失交配意願。

於是,他們做了一個“強暴架”,把母猴綁在上面,被迫和正常的公猴發生關係。

結果,母猴對自己的孩子極其冷漠,時常毆打虐待,甚至咬死它們。

“我30歲,總擔心有一天會殺了老婆”:三組殘忍實驗告訴你,母愛有多重要

結論:得不到愛的個體,就無法將愛傳遞給下一代。

實驗3:從“媽媽”身上吃過苦頭,會讓孩子離開嗎?

研究者在“布媽媽”身上設定各種機關,包括向小猴發射鈍頭鐵釘、吹冷氣、發出怪聲等。

開始時,小猴會尖叫跳開,保持一定距離,但不久又會回到它身邊,還像以前那樣抱著它。

“我30歲,總擔心有一天會殺了老婆”:三組殘忍實驗告訴你,母愛有多重要

結論:對母親的依戀和愛,很難因母親對自己的傷害而動搖。

用“殘忍”來形容這3個實驗毫不為過,哈洛本人也因此備受爭議。但他用實驗換來了一代美國人的健康成長。

因為那時候的美國社會普遍認為,

要鍛鍊孩子的意志,不能讓他們依賴母親,只要保證營養讓他們長大就行了

“我30歲,總擔心有一天會殺了老婆”:三組殘忍實驗告訴你,母愛有多重要

事實上,如果孩子失去來自母親的接觸和撫慰,會對成年後的生活和人際關係造成嚴重負面影響。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

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共勉!

宣告

基於心理諮詢行業的基本職業規範,以及對所有來訪者的隱私保護,文中對這一個案的描述僅保留了基本框架。所有可能暴露來訪者身份的內容,以及可能讓來訪者猜測到是在描寫自己的內容,均已進行相應改編。

參考文獻

[1]熊衛。 精神分析學中的客體關係理論[J]。 國際精神病學雜誌, 2000, 027(004):193-198。

[2]Seay B , Hansen E , Harlow H 。 MOTHER-INFANT SEPARATION IN MONKEYS*[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 Psychiatry, 1962, 3(3-4):123-132。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