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請婆婆住大別墅,家有保姆,每月零花5000,她卻說像在坐牢

01

去年12月的一天,我去見了客戶,談完合作,我打算回家吃飯。

一來是,早幾年公司剛開張的時候,我和老公周銘經常外出談業務,應付各種飯局,真的是見到外面的飯菜就夠夠的。二來,我家保姆陳姨做的飯菜,非常符合我的胃口,我是真心喜歡。

回去之前,我沒有打電話。

到家的時候,快11點。

客廳裡沒人,果然,陳姨和我婆婆正在後院裡曬太陽聊天。

陳姨羨慕地對我婆婆說:老姐姐啊,你不知道多少人羨慕你。兒子媳婦有本事,住著別墅,家務也不用操心,每天吃吃喝喝多自在。

我以為婆婆會開心地贊同,沒想到,她卻深深地嘆了口氣說:老妹妹啊,我寧願像你一樣,每天有點事情做,忙點也沒事。天天這樣,我都覺得像是坐牢一樣,哪兒哪兒都不舒服啊。

陳姨笑著說:你這操勞的命,現在到了該享受的時候啦,就好好享受吧。兒子媳婦又孝順,多好啊。怎麼你還覺得像是坐牢呢?

婆婆沒有回答,抬頭望天,滿面愁容。

我也不高興了。

自從進入秋天,婆婆一直跟我和周銘鬧著要回老家,她自己從春天到秋天,每過兩個月都要生病一場,我們怎麼可能放心讓她自己一個回去老家?

沒想到,我們好心留婆婆在這裡住,讓她學著享受生活,她卻覺得像是坐牢。

不過,我沒有過去和婆婆掰扯,而是先上樓去放東西,換居家服。不然,我在氣頭上,搞不好會和她槓起來。

我請婆婆住大別墅,家有保姆,每月零花5000,她卻說像在坐牢

02

只是,我心中還是忍不住氣惱。

我和婆婆的關係一直都還處得不錯。我和老公周銘在工作的第2年決定買房,公婆把他們的全部積蓄8萬塊錢,都給了我們,給我們減輕了很多負擔。為這,小姑子還說他們偏心,什麼好的都給了我和周銘。

搬進新房的第二年,我和周銘打算自己創業。那一年特別難,我經常挺著大肚子跑業務。婆婆早早就放下家裡的一切,過來照顧我。

見我挺著肚子不方便,她還主動幫我洗腳,哪怕我拒絕,她也堅持。可以說,她是真的把我當女兒,我自然對她也是感激的。

女兒出生後,婆婆一直在我家幫著帶到3歲。等女兒上了幼兒園,我們自己抽空接送,她才回老家。

可以說,那3年,也是我和周銘最忙的3年。也幸虧有婆婆這強有力的大後方,我們不管何時回來都有熱飯熱菜,女兒也被她帶的很好。可以說家裡啥也不用我們操心,婆婆都打理得妥妥的。

那時候,公司剛有氣色,我們的條件還不好,家裡也沒有請保姆什麼的,真的是全部仰仗婆婆。我是非常感恩的。

所以,去年剛過完年,公公意外去世後,周銘同我商量,要把婆婆接過來和我們一起住,我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過去,婆婆是真的對我們很好,為我們付出的太多了。而公公在我們事業剛剛發展起來的時候,福都沒有好好享過,人就不在了,這也是周銘和我的遺憾。

為了避免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堅決地把婆婆帶來了省城。

其實,婆婆並不願意和我們過來,她說,她在家挺好的。可是周銘親自出馬幫她把之前的田地交給他三叔種,還處理了婆婆一直惦記的雞鴨,最後婆婆才跟著我們過來。

03

這時候的我們已經今非昔比。我們搬進了大別墅,我和周銘一人一輛車,女兒有專門的家教老師負責接送輔導她作業。我們請了保姆,別墅後面的花園也定期有園藝工過來打理。

我們想的是,讓婆婆和我們一起,好好地享受生活。她都苦了一輩子了,現如今,周銘和小姑子都結婚了,她也應該享受一下了。

對於我們的做法,遠嫁天津的小姑子也是非常支援的。她說,婆婆實在是不習慣天津的生活,不然她就讓婆婆去她家了。我們在省城,好在還在一個省,對婆婆來說,也好。

只是,我發現,這次婆婆過來之後,並沒有我們預料的開心。

家裡的事兒保姆都做了,她沒事就坐在哪裡發呆,讓她看看電視,她也總是走神。每天都是不快樂的樣子,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風采。

想當年,婆婆幫我們照顧孩子,買菜做飯,家裡啥都是她做的,那時候她多有活力啊,現在的她就像是一朵失去水分的花,在慢慢枯萎。

周銘也很鬱悶,我們都以為是公公去世後,婆婆還沉浸在哀傷中,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為此,我還專門給小姑子,讓她沒事多給婆婆打電話,逗她開心。

沒想到,婆婆還是老樣子。不僅如此,她的身體也越來越差。

我想了很多辦法,讓她出去跳跳廣場舞,晚上旁邊的小區人氣旺,很熱鬧,我還帶著她去了兩次,但是明顯她興趣缺缺。

有一次,婆婆去外面轉了一圈,帶回來一些紙盒子還有別人扔的塑膠瓶子。剛好,在她扛著這些回來的路上,被我和周銘看到。

周銘停下車,說,媽,您這是?

婆婆趕緊扔掉手裡的廢品,有些不知所措地解釋:我就是閒得慌,閒得難受。

周銘下來拉著她的手說:媽,我們不是給您說過了,現在我們條件好了,和以前不同了,您也不需要這麼苦了。這些廢品也值不了幾個錢,何必呢?

婆婆不說話了,彷彿犯了錯的小孩子。

我請婆婆住大別墅,家有保姆,每月零花5000,她卻說像在坐牢

04

那天晚上,周銘同我商量,每個月我們給婆婆4000零花錢,這樣的話,她會更有安全感。不然,以她的性子,沒錢也不會和我們說的。

我想想說,要不,給5000算了。反正花不完的,她還能存著。以咱們現在的條件也不缺這點錢。

我們以為這樣,婆婆就可以更有安全感,會開心一些。但是,我發現我們還是錯了。

婆婆還是不開心,她三天兩頭生病,我們也不知道原因在哪裡。按理說,現在她的生活,比之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何況她來我家已經大半年了,真的是過上了很多農村老太太羨慕的生活。

沒想到,她竟然覺得自己是在坐牢。怪不得進入秋天之後,婆婆天天和我們吵吵,想回老家。

每次,她這樣說的時候,周銘就三個字“不同意”。當然,周銘也會為自己的不同意找很多借口。

第一,鄉下醫療條件差,婆婆這身體,萬一生病了,身邊又沒個人在,不方便。

第二,鄉下的條件,自然比不上城裡,在這裡,婆婆不用做飯,衣服都不用洗,多舒服。

只是,舒服是站在我們和旁人的角度的,未必是婆婆的。

我雖然心裡不舒服,但是沒有給周銘說這些事兒,免得他炸毛。我在想,有沒有其他的解決辦法。

反過來想,婆婆給保姆說的話,何嘗不是她的真心話呢?

我們只是站在我們的角度考慮,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又是另外一個樣子吧。

衣服換完,我冷靜下來。只是一時半會,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做。

05

直到元旦家族聚會。我回了鄰市,我媽和二姨小舅都住在那裡。

二姨家的表妹,這幾年也發展的很好,生意做的還不錯,家裡也住上了大別墅,請了保姆,為此她還專門把在老家的二姨接過來一起住。

對此,我媽和小舅是非常支援的,覺得他們兄妹幾個終於可以聚在一個城市了。

期間,我偶爾和表妹聯絡,也聽她抱怨過二姨,說她不會享受生活,給她買的很貴的衣服,她都不穿,還是穿以前的舊衣服。家裡有保姆,她搶著把保姆的活兒都幹了,弄得人家很尷尬。

我笑著說,這不就和我婆婆一樣嗎。

但是,這次,我聽了二姨和我媽的聊天,我卻有了不一樣的認知。

二姨說,姨夫去世後,女兒女婿條件很好,把她接過來一起生活,女婿對她更是沒得說,像是親媽一樣照顧她。但是他們這樣,反而讓她有壓力,覺得自己像是廢人。

二姨的意思是是,讓我媽勸勸表妹,放她回農村老家。她回去就算不種地,養點雞鴨鵝,和老鄰居聊聊天也充實點。而不是整天被圈在豪華的房子裡,周圍很少看到人,她也不開心,人都快要悶得發黴了。

我媽考慮了一下,說她會和表妹談談,她能理解二姨。

第二天表妹來接二姨,我媽趁機和她聊開了,正好我也在。

我媽對錶妹說,人越老啊,越是怕被別人認為老,就更想有點價值。我們這些孩子都很孝順,想讓他們過得更好,心是好的,但是不一定適合他們這些老頭老太太。

我媽還舉了她和我爸的例子,剛退休的時候,兩個人哪兒哪兒都不舒服,尤其是我爸徹底蔫了,還生了兩場病。

後來,兩個人開了一個小診所,每天給人看看病,打發一下時光,兩個人都覺得自己有了價值,心靈也有了依託,也不這個疼那兒癢了。

表妹聽完後,說她懂了,過完年,她就讓二姨回去。她和老公會先回去,把老家的房子修葺一下,這樣,二姨住著,他們也安心。

我說,我也懂了,知道該怎麼對我婆婆了。

對我婆婆的情況,我之前也沒有少給我媽吐槽,我媽笑著說:你明白就好。

我請婆婆住大別墅,家有保姆,每月零花5000,她卻說像在坐牢

06

回家之後,我對周銘說,我有話對他說,周銘也笑著對我說,他也有話對我說。

最後,是我先說的。

我說,既然婆婆在我家並不開心,我們不如放她回老家吧。以後,我們一個月回去兩次看看她,她喜歡種地就種吧,喜歡養雞就養吧,有個寄託也好。我們這樣,只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孝順,讓別人看起來我們是孝順的,並不是真正為婆婆好。

真正的孝順,是讓婆婆按照她自己的意願生活,怎麼開心,就讓她怎麼過。

就是我們需要麻煩點,要經常回去看看她。這樣,我們還可以帶著女兒一起回去體驗鄉村生活,多難得啊,就當旅遊了。

至於婆婆的房子,是前幾年剛蓋好的,就是院子還需要修葺一下。我們不放心她的話,還可以裝個監控。

這些都是我怕老公不同意,提前想好的。

沒想到,我說完,老公開心地笑了起來。

他說趁著我這兩天不在,保姆也放假了,婆婆自己做家務,做飯,幹勁可足了。腰不酸了,腿不痛了,整個人精神氣都起來了。

發現這些,老公主動跟婆婆聊了聊。婆婆說,她還是想回去,過她自己的日子,那樣她是舒服一些。待在我們家是很好,啥也不她操心,但是她渾身不對勁,悶得慌。

說完,老公還翻開書,給我看,說是他前兩天看到的,讓我也看一看。

我開啟書,直接翻到老公摺頁那裡,只見上面寫著:

1976年,著名心理學家埃倫 蘭格教授和她的學生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挑選了養老院的一批年齡跨度為65歲到90歲的老人。其中47位老人為實驗組,他們被告知,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有自主權。另外44位對照組的老人則被告知,別人會給他們營造舒適的環境,在各方面幫助他們。

實驗持續的了3周,結果發現,實驗組的老人在做自我報告時更快樂,也更有活力。而根據對實驗不知情的護士的評估結果,實驗組有93%的老人的身體狀況得到了改善,對照組出現同樣狀況的老人只有21%。

此外,兩組老人在和他人的交往上,也表現出了顯著差異。實驗組的老人與他人接觸增多,與各類工作人員都能長時間地交談,而對照組則改變得很少。

蘭格教授在18個月後,去回訪這些老人。她震驚地發現,有30%對照組的老人離開了人世,而實驗組中去世的老人僅為15%。

根據這項研究以及他們早期的一些發現,蘭格教授指出:

對於一個被迫失去自我決策權和控制感的人,如果我們能給他一種較強的自我責任感,提高其對生活的掌控感,那麼他的生活質量就會提高,他的生活態度也會變得更加積極。

07

看完,我沉默了一會,對周銘說,那事不宜遲,咱們早點把媽送回老家吧。她在咱們這兒,雖然啥也不缺,也不用操心,但是沒啥掌控感,心裡也不快樂,難怪經常生病。

第二天,周銘對婆婆說,要送她回老家。婆婆開心的像個孩子似的,臉上笑得像一朵盛開的玫瑰花,很燦爛。

那兩天,我和周銘陪著婆婆回去了老家。剛到村口,見到熟悉的風景,婆婆非要下車自己走回去,看她步子輕快,整個人煥發出勃勃生機。我明白我們做對了。

我們幫婆婆裝了空調,把家裡的壞冰箱和破舊的老電視都扔了,全部換了新的。因為我們也不想讓婆婆降低生活品質。

周圍熟悉的大叔大嬸,見婆婆回來都過來看她,他們聊得別提多開心了,婆婆的嗓門也大了很多。

安頓好婆婆,回家的路上,我和周銘心情也很好。經由這件事兒,也讓我們更好地明白了,什麼才是最好的“孝”,不虛此行。

過去,我們打著孝順的幌子圈禁婆婆,現在我們這樣放她自由,讓她能掌控自己的生活,這樣的她才是真正自由的,快樂的吧。

當然,每個月5000的生活費,我們依然準時給婆婆。畢竟老了,有點錢傍身,也是我們能給婆婆的一種安全感。

馬上快五一了,婆婆整天給我們打電話,問我們啥時候回去,還說家裡她新養了雞鴨,菜園子的菜多的吃不完,讓我們回去都帶走。

快了快了,再過兩天我們就能回家啦!期待著!

與此同時,我也做了一個決定,等過些年,我和周銘退休了,也回去過婆婆這樣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