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婚姻,這屆年輕人在憂慮什麼?

婚姻是一件人生大事,年輕人的婚戀狀態也被全社會關注。當代青年一方面推崇單身生活、審慎結婚,另一方面又追捧情感類節目、戀愛婚姻課程。事實上,

青年情感需求其實一直沒有缺場,只是當代青年情感需求的自主意識更加強烈、自我選擇更加堅定、自由獨立更加突出。

當代青年是如何看待婚戀的?他們的情感需求面臨哪些現實矛盾?如何調節?

一起來看《人民論壇》的文章。

轉載請註明來源

青年情感需求的四重現實矛盾

每個時代都有著特定的社會環境塑造和牽引著人們思想觀念。由於教育水平的提高、社會媒體的發達,

現代社會創造了許多資訊通道向青年提前“放映”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及家庭困境。

原本需要青年個體親自去參與和體驗的人生歷程,常常被鋪天蓋地的各類資訊事先預告,並突出了無盡煩惱的一面。比如:電視真人秀節目充斥個體描述私人情感生活的困頓糾結、戀愛過程的曲折失意、婆媳關係的劍拔弩張,以及影視作品對婚後育兒、成長教育等方面焦慮的集中渲染。這些資訊讓青年對婚姻的預期產生折扣。在某種程度上導致青年情感需求出現種種現實矛盾。

延遲婚姻與渴望愛情的矛盾。

根據國家民政部公佈的資料,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創下了之前十年來新低。初婚年齡推遲成為各地普遍現象。如安徽省民政廳釋出的資料則顯示,2021年安徽省初婚男女平均年齡均超30歲。在北上廣深等超大城市,青年晚婚甚至不婚現象更為突出。這些現象一方面反映出青年婚姻與人生決策的變化,另一方面折射出青年婚姻觀念與情感的巨大變遷。以往“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觀念不再是約束當今青年的婚姻信條;體現父權制話語“男人30一枝花,女人30豆腐渣”的性別歧視受到女性崛起勢力的不懈反擊,正在退出輿論市場。年齡焦慮越來越讓位於婚姻標準,青年不總是糾結年齡增長,而婚姻標準往往不能將就。

從家庭地位預期的角度看,青年對於義務與責任平等的權利意識已經較為普遍。男女青年對於婚姻和組建家庭奉行寧缺毋濫原則已經成為較為普遍的共識。特別是,隨著女性青年文化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勞動力市場廣泛就業,且經濟收益顯著提升,她們的獨立自我和平等意識充分展現,更加堅持對於未來婚姻家庭生活的理想標準。從婚姻締結及結果的角度看,女性青年及其家庭大幅提高締結婚姻的住房等物質標準,衝擊了一些男性青年的心理預期,導致較為沉重的經濟負擔,使得他們迴避甚至抗拒婚姻。

浪漫意象與祛魅表達的矛盾。

結婚之後在雙方性格磨合、行為習慣、育兒養娃、教育內卷、婆媳關係、經濟決策等方面牽制之下,青年發現婚前對婚後生活浪漫的想象會極速受到衝擊,很快認識到婚姻原來沒有那麼理想化。不少男女青年容易觀察到身邊他人不幸的婚姻生活或聽到對婚姻的種種抱怨,容易接納和固化媒體以及影視文化產品中負面的涉婚資訊。他們由此常常對婚姻進行祛魅表達,表現出極為糾結婚後各種家庭隱憂而喪失建立自己小家庭的信心;過度顧慮婚後各類日常瑣事而否定婚姻的實際意義;過於擔心婚後各種活動空間狹窄而損及個人自由。

對於一些缺乏來自家庭支援的男性青年而言,在現實高額彩禮和家庭生活成本壓力之下,他們無奈推遲甚至拒絕結婚及生育行為。此外,青年在職業領域的不確定性、流動性以及競爭性也都是直接的威脅因素,無法短期內提供足以穩固他們社會根基的物質條件。“談錢”雖然傷感情,但相對缺錢且消費需求與衝動旺盛的“月光族”青年在經濟窘境面前,精神上不得不同愛情婚姻保持距離。特別是,當青年發現自己的境遇並非個案、許多同輩都是如此的時候,集體意識的強化作用加劇了青年接受現狀,並採用共同一致的社會敘事,來表達對於情感浪漫的本真嚮往和基於困境反諷的祛魅。

身份依附與獨立自我的矛盾。

許多社會機制與文化力量都在指向和促進青年個體追求自我獨立、展現精神自由、抒發青春自立。青年自覺接納和崇尚圍繞實現自我的各類元素,極為熱烈地迎合、投入和追捧獨立出眾、能力超群、成功自信的典型人物。諸如“乘風破浪的姐姐”這些流行符號,一方面深深打動女性青年,激勵她們破除傳統性別偏見,堅信女性同樣能夠擁有獨立成熟的氣質之美、個性張揚的人格魅力以及堅韌不拔的精神意志。另一方面男性群體對女性的身份認同也開始引發深刻思考和徹底改變,在贊成女性鮮明的價值追求和角色再造的同時,男性青年最優先感受到傳統父權制話語受到挑戰,甚至已經出現解構。

現代社會女性越來越多能夠實現經濟獨立,憑藉自己的工作收入就可以較好生活,雖然也還是希望“嫁個好男人”,但已不再僅僅寄予透過婚姻依附男性去實現人生幸福,“靠男人不如靠自己”。不過,由於女性生理條件上的力量等弱勢,女性的敏感及安全感心理需要始終高於男性。而現代社會的現實狀況是,存在較多因素常常衝擊和動搖女性尚且脆弱的安全感。例如現實中家庭暴力、婚姻出軌、離婚傷害事件等消極現象,往往引發社會關注,客觀上造成一些青年女性的恐懼心理,對婚姻產生懷疑。加之她們在人際討論中繼續強化“男人都花心”“渣男太多”的偏見,容易導致女性青年加重警覺,降低信任,提高進入婚姻的門檻。

感情生活與撫育後代的矛盾。

當代青年面臨壓力、競爭和挑戰同收益、成功和滿足之間難以避免的衝突,因此往往容易萌生巨大的焦慮焦灼心理。常見的一種不利後果就是,青年將這些負面情緒轉嫁至家庭生活,認為在職場本已重負壓力,再結婚育兒養娃,面對一系列照料及教育任務,可謂是肩扛幾重“大山”。由此,越來越多處於婚姻狀態的青年選擇不生育或者晚生育、少生育。從兩性對比而言,女性青年對於生育的焦慮遠超過男性青年,她們承擔著來自身體健康、時間成本、職業發展等方面現實的生育風險,許多女性完全擺脫和拋棄了傳宗接代的生育工具思想。

在傳統意義上婚姻與生育必然關聯的觀念在當今社會出現動搖的情況下,社會媒體緊密建構和創設男女兩性青年都樂於接受的議事設定,不厭其煩地推出涉及婚姻情感的綜藝節目、文化產品和資訊輸送。在社會輿論及觀念的集體轉向中,青年婚姻思想的自覺涵養和行為主張悄然完成,也鮮明印刻上時代的痕跡。父權制話語體系下的性別身份定位逐漸暗淡,舊式觀念的鋒芒隨著新生代女性青年的堅持以及男性青年的開明和包容變得日益鈍化,整個的社會意識也正在快速拋棄不合時宜的僵硬思想。

面對婚姻,這屆年輕人在憂慮什麼?

青年情感需求的社會調節

如何化解青年情感需求的種種矛盾,引導青年擁抱生活、追求愛情、珍惜婚姻、熱愛家庭、溝通經驗、減輕壓力?

創新青年婚戀觀教育,完善其對於愛情婚姻的認知理解。

廣大青年與時代同步,積極爭取事業有為。多數男性青年希望透過實現職場成功,展現才華,努力滿足已經提高了的婚姻市場擇偶標準;多數女性青年同樣希望加強經濟獨立,提升婚姻市場的“議價”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應當承認,兩性青年對於擇偶標準和理想婚姻的同向堅持,客觀上導致晚婚現象較為普遍。不過,雖然一些青年採取延遲和觀望的婚姻策略,他們在保持擇偶標準、等待有緣人的同時,也積極進取、增加自己的婚姻資本,樂於從情感類節目和戀愛婚姻課程中學習人際交流經驗,提升個人魅力。《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版強調“開展戀愛、婚姻家庭觀念教育”。因此有必要透過各方努力,開展相關教育,大力提高青年的生活幸福感。

青年婚戀觀教育的主旨之一是,建立對愛情婚姻的善待之心、呵護之意。愛情婚姻本質上是給人帶來幸福和快樂的,但也會存在波折,經歷風雨,有的甚至千瘡百孔、痛苦不已。但青年不要因此給愛情婚姻蒙上陰影,甚至因恐懼而退卻,拒絕對美好情感的追求。青年對愛情婚姻以及家庭應當懷有敬畏之心,承擔合理的義務責任,維繫婚姻美滿的家庭生活。

青年婚戀觀教育的主旨之二是,建立伴侶之間和睦、持久、真誠的良性關係。婚姻由愛而生、為愛而存、因愛而美。婚姻生活應當具有相互忠誠和感受浪漫的期待,但這些期待不只是抽象原則,而需要立足於伴侶之間,面對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不斷,始終保持有效順暢的溝通,穩定幸福婚姻關係的基礎。青年伴侶珍視愛情婚姻的美好願望,能夠為他們下一代創造一個穩定健康的家庭環境。

青年婚戀觀教育的主旨之三是,高尚的品德情操和正確的行為舉止需要透過優良的家庭家風來進行傳承。相愛伴侶組建的家庭可以成為青年心靈的港灣、溫馨的處所、幸福的空間。家庭中的物質、精神和情感支援是青年成長的增值力量和積極因素。美滿的婚姻成就健全的家庭,在健全的家庭裡青年之間能夠培養彼此關懷、相互信任、奉獻犧牲以及責任擔當。

上述美德還可以從家庭擴充套件到社會,成為社會利益和進步的堅實基礎。在健全的家庭裡青年能夠完善對於愛情婚姻的認知層次、生活事務的理解能力和解決困難的精神意志。總之,青年婚戀觀教育能夠最佳化青年對於愛情、婚姻與家庭的模糊認識以及盲目判斷,啟發青年在實際生活中完善自我體驗,不斷拓展幸福生活的真正內涵。

提高青年家庭獲得感,緩解其精神壓力及現實困境。

從家庭角度看,除去極少數“啃老族”以外,絕大多數青年往往初涉勞動力市場或者在職場剛剛站穩腳跟,迎接而來的不僅是養家餬口,還要面臨人口生育和撫養,如果再加上需要照顧老人的話,確實會陷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責任的重負之下。自媒體空間經常出現青年“我很難”“太辛苦”的委屈抱怨,引發社會共鳴和同情。在現實壓力和社會比較之下,一些青年的心理受到衝擊、感到失落以及意志消沉。長期如此,青年容易身心健康出現“紅燈”,“恐婚”情緒蔓延,家庭工作出現危機,不利於社會穩定和發展。

工作與生活之間的衝突是難以避免的社會現象,面對這些責任挑戰,除去青年自身需要“強筋壯骨”之外,國家也需要推出一系列的綜合措施緩解矛盾:不斷落實和完善青年就業創業的靈活優惠政策,在工作機會、市場主體、稅收減免、行政服務、權益保護等方面實現優先幫扶與重點關注。從“一小一老”兩頭化解青年在人口生育和撫養、照顧老人方面的窘境。

在政府主導下,從資源分配、社會輿論、文明風尚等方面入手,切實指向和解決青年急難愁盼。在資源分配上,加大社會公共資源的總量投入,保障福利型社會服務的覆蓋面,探索社群針對幼兒老人的照料服務,發揮基層社會工作組織的效能,開展家庭互助,增強青年的社會獲得感。在社會輿論上,抵制不實的成功炒作,讚美普通人誠實有信的勞動和奮鬥精神,避免唯物質主義的觀念大行其道,合理設定青年的人生目標和階段任務,化解不切實際的社會期望,減輕青年的工作及經濟壓力。在文明風尚上,激勵青年忠誠婚姻,關心家庭。針對當代青年看重公平付出的價值標準,引導青年夫妻合理分配家庭義務,遵循合適的比例原則分擔家庭事務。

強化青年社會責任感,發展其現實立體多維的責任擔當。

有國才有家,同樣,有家才能組成國。青年透過締結婚姻,組織家庭既是個人的事情,也是國家的事情。一個個新家庭的組建是進行人口生產的基本條件,是實現社會穩定發展的保障,也是國家人口興衰的重要資源。在充滿競爭、壓力增加的社會環境中,青年人一定程度的“青春躁動”屬於正常現象。但社會責任感在青年群體中始終廣泛存在,它不僅不應該褪色,反而需要更加飽滿。

在“圈層交往”盛行的流量社會,青年的社會責任感需要警惕因網路空間充斥海量資訊而變得膚淺,要繼續保持積極理性;也需要提防虛擬世界瀰漫諸多幻象而變得破碎,要堅持貼近真實。確保在多樣化資訊傳播渠道中,青年社會責任感的價值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依舊強勁並保持正確方向。

當代青年具備豐富的科學知識、人文涵養和世界眼光,其社會責任感更為現實、立體和多維,且不是靜止和平面的,而是處於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之中。在接受主流媒體塑造的同時,青年人熱衷的社交媒體越來越成為重要的輿論陣地。當代青年一方面認同國家對社會責任感進行嚴肅的全民教育與引導,另一方面也選擇在社交圈層進行觀點表達和思維碰撞,願意跟志同道合的網友交流認識、達成共識、形成輿論,在激烈的討論中產生“站得住、立得穩、走得遠”的社會責任感。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感精神氣質和價值追求始終是他們心底最美麗的風景,也成為滋潤他們進行人口社會生產、延續民族血脈、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不竭動力。

選自 |《人民論壇》雜誌2022年4月下

原標題 | 當代青年情感需求的矛盾與調節

作者 |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伍 麟

新媒體編輯 | 劉一霖

原文責編 | 李丹妮

歡迎關注

面對婚姻,這屆年輕人在憂慮什麼?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