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婦:媽,帶2個小孩,一個月400生活費還不夠?婆婆:你自己帶

導語:

都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但有些人,總以為生活在鄉鎮,日常開銷用不著多少,一日三餐不就是買點菜和肉,再買點米嘛!況且他們認為鄉下的物價低,哪用得著多少錢。

像張嬸的兒子和兒媳婦就是這樣,3年前,把兩個小孩送回公婆家讀書,之後自己夫妻倆就繼續在大城市打工。

兒媳婦:媽,帶2個小孩,一個月400生活費還不夠?婆婆:你自己帶

張嬸家事例:

張嬸的兒子和兒媳婦,把2個小孩送回來老家後,第一年大孫子上學了,小孫女還沒到上學的年齡,張嬸就只好在家帶孫女,所以家裡就只剩她的老伴張伯,一個人出去幹泥水活,家裡的收入就少了將近一半,好在早些年張嬸和張伯存了點小錢,生活才不至於捉襟見肘。

張嬸說:“第一年,把小孩接回來我們幫忙帶,兒子和兒媳婦並沒有給過一分錢,他們只是幫大孫子交了學費,就不管不顧了。第二年,老伴和我商量了一下,說我們的存款也花得差不多了,要不和他們攤開來說說吧!畢竟是一家人,有什麼事直說也無妨。”

就這樣,從小孩回來第二年開始,在張伯和兒子溝通後,兒媳婦有點不情願地說:“那接下來,我們每個月給400元家用回來就是了,小孩的學費不用你們交的,放心!平常煮個一日三餐給小孩吃就行了。”

兒媳婦:媽,帶2個小孩,一個月400生活費還不夠?婆婆:你自己帶

張嬸說:“有了這400元,也算是好了很多,畢竟2個小孩在長身體,總是要吃肉和蛋,一頓沒肉都不肯吃飯,現在都上學了,看見鄰居的孩子在吃零食,他們也每天都鬧著要我給錢買零食吃。”

緊緊湊湊地,兩年就這樣過去了,張伯的腰有老毛病,時不時隱隱作痛,一痛起來就好幾天都不能出去幹活,家裡的收入就更少了。

但想到兒子和兒媳婦他們在大城市打工,生活也不容易,所以,現在物價日漸高漲,張伯張嬸也沒好意思再開口,向他們提生活費不夠一事,也不打算提了。

前不久,兒媳婦回來了一趟,看見女兒腳上穿著的涼鞋開膠了,涼鞋的另外一邊還有補丁,她臉上寫滿了不高興,有點嫌棄地和張嬸說:“媽,你看婷婷的涼鞋都壞成這樣了,你還補成這樣……唉!丟了它吧,再買一雙不就好了嘛!”

兒媳婦:媽,帶2個小孩,一個月400生活費還不夠?婆婆:你自己帶

張嬸說:“這不就是補補還能穿嘛!小孩子好動,整天蹦蹦跳跳的,就算買新的也很快會開膠,再說一雙這種新涼鞋也不便宜,要十幾塊錢,能省就省……”

兒媳婦生氣中夾了點不耐煩地說:“媽,你就會一味地知道省省省,我們每個月都給400元回來,買雙10來塊錢的涼鞋給孫女,都想著省……”

聽完兒媳婦的話,感覺一盆冷水當頭淋了下來,張嬸瞬間覺得從頭涼到了腳,同時也感覺到極度的委屈,想著既然是兒媳婦都這樣指責自己,自己也沒必要再處處替他們著想了。

於是張嬸就攤開了說:“一個月400元生活費,你說能買什麼,一天光買個10塊錢的瘦肉,都不夠你2個小孩吃,還每天要鬧著給一塊或五毛的零花錢,你自己算算吧!”

“我和你爸就是想到你們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所以沒再好意思開口說生活費不夠,沒想到你現在卻這樣……要是還不滿意,那你自己養吧!”說完張嬸還抹了一把眼淚,想到都讓人覺得心寒啊!

兒媳婦:媽,帶2個小孩,一個月400生活費還不夠?婆婆:你自己帶

寄語:

這樣的兒媳婦確實寒了公婆的心,不但不會感恩,還理直氣壯地覺得,自己每個月給了400元生活費回來,公婆就應該從各方面照顧好兩個小孩,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婆婆最後也豁了出去,不再把話憋在心裡,而是和兒媳婦說出了這句“要是還不滿意,那你自己養吧!”

看得出張嬸要不是被兒媳婦的話氣到,兩年都忍了下來,也不打算跟兒子和兒媳婦提了的,但現在表明立場和態度,讓兒媳婦知道她們給的每月400元生活費確實不夠,內心也起碼也不再這麼憋屈了。

【話題:】大家覺得,在鄉鎮帶2個小孩,一個月400元生活費真的夠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