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情節——媽寶男的剋星是什麼?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有這麼一群成年男性。他們就好像是永遠長不大的“巨嬰”。在成年之後,本應該獨立,踏入屬於自己和另一個人的親密關係了,卻仍然在和自己母親相處時,表現得十分依戀或者過度的親密無間。對於這群人,當下有個專有的名詞來形容他們,就是“媽寶男”。

那麼“媽寶男”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媽寶男”背後的心理學效應——俄狄浦斯情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戀母情結”。

“戀母情結”這個概念,是由心理學精神分析領域的創始人弗洛伊德先生在1899年提出的。在他看來,發生在母子之間複雜的情感糾葛似乎是註定的。幾乎每個男孩子在3-6歲的時候都會經歷“戀母”,也就是對自己母親產生強烈的渴望和情感。

你是不是很詫異,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啊?

弗洛伊德是這麼解釋的。他說,每個小孩子生長髮育到3-6歲時,都會進入性心理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孩子會開始從外部世界裡去尋找滿足自己性慾望的物件,去和與自己性別不同的異性產生情感上的聯結。所以,對於男孩子來說,最先選擇的性物件,就是那個最親近,照顧自己的媽媽了。

那麼為什麼,“戀母情結”又被稱為“俄狄浦斯情結”,並且後者成為了更加專業和學術的心理學概念呢?

其實,俄狄浦斯是古希臘神話故事中的一個王子,他在無意中殺死了自己的父親,最後娶了自己的母親為妻。而弗洛伊德之所以在1910年把“戀母情結”命名為“俄狄浦斯情結”,是因為他發現,3-6歲的男孩子所經歷的“戀母情結”,不僅僅是愛戀媽媽,還會出於對媽媽的愛和佔有而把爸爸看成是自己的競爭者,並對此產生又嫉妒又恐懼的複雜的情緒。

所以說,“俄狄浦斯情結”是3-6歲的男孩子幾乎都會經歷的——會對自己的媽媽產生強烈的情感渴望,而對自己的爸爸產生既嫉妒又恐懼的複雜感情。

講到這裡,相信你應該知道什麼是“俄狄浦斯情結”了。那麼讓我們回到最初留言中的問題,來看一看,既然「俄狄浦斯情結」屬於小孩子個人成長中的一個階段,為什麼有的人在長大後仍然“戀母”,成為“媽寶男”呢?

其實,按照正常的性心理發展過程來說,“俄狄浦斯情結”只會在一段時間裡影響到孩子。只要這個孩子能夠完成3-6歲這個階段中「性心理發展」的任務,就能夠自然地離開“俄狄浦斯情結”的影響,變得不再戀母,而是把這種對母親強烈的性渴望轉變成是普遍意義上的對媽媽的感情。這樣一來,成年後的“媽寶”行為也就不存在了。

那麼這個任務是什麼呢?

這個任務就是發展出對自己同性家長,也就是「爸爸」的認同感。正如我們之前說的,對3-6歲的男孩子會對爸爸產生既嫉妒又恐懼的複雜感情。一方面,男孩子會嫉妒爸爸,並試圖干預父母之間的親密。比如他可能會對爸爸說,“不許你抱媽媽”,“不許你親媽媽”;再比如一定要睡在爸爸媽媽中間等等。但另一方面,他又會感到恐懼,因為爸爸比自己強大太多了,自己根本不是對手。

這種既嫉妒又害怕的矛盾情緒,不僅僅會讓小男孩開始意識到男性和女性之間生理上的差別,還會自然而然地推動他去學習和模仿自己爸爸的行為表現。就在這個模仿學習的過程中,小男孩慢慢地變得成熟起來,對父親的嫉妒恐懼也逐漸地轉變成了認同。

除此之外,當小男孩慢慢地進入學校和社會,與自己父母關係不再那麼緊密和彼此依賴時,他也會慢慢地減少對母親的性渴望,轉移到其他對自己有性吸引力的人身上去。

相反,如果一個男孩子因為一些原因沒有完成這個任務,就可能會出現我們所說的“媽寶”的情況了。

比如說沒有充分與外界交往。當這種對異性的渴望被阻止之後,也只能繼續把這種渴望放到母親身上。

再比如說,媽媽爸爸在家庭中的地位角色,也是一個可能的原因。一般來說,1個強大的爸爸總是比1個懦弱的爸爸,更容易讓男孩子感到有模仿的動力併產生認同感的。那麼如果家裡更加強勢、強大、占主導地位的是媽媽的話,男孩子就不會對爸爸的強大感到恐懼,也不會因此去認同自己的父親,反而更可能繼續愛慕和依戀著媽媽。這就會讓他繼續深陷在“俄狄浦斯情結”中,變成應該獨立卻無法獨立的“媽寶男”了。

俄狄浦斯情節——媽寶男的剋星是什麼?

現在,你知道媽寶男是如何形成了的吧?那麼知道了這些,對你來說有什麼用呢?

有可能,在聽著我講話的你,是正在養育一個小男孩的母親或父親。那麼你完全可以做一些努力去推動孩子性別認同的自然發生。比如,可以適當地增加爸爸在家庭活動中的參與感,讓孩子早期的照顧和教育之中也常常有爸爸的身影。如果爸爸無法很多地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試著多帶孩子去看看“超級英雄”的動畫,或者是帶著他去接近一些其他年長的男性。並且,即使已經過了孩童階段,來自異性的教導與陪伴仍然能夠幫助男孩子產生更多對自己性別的認同。

聽到這兒,那麼,有一些媽媽可能會說,“啊,我不要讓兒子變得很媽寶。那我就儘量迴避他,不對他說愛,對他嚴格一些,這樣是不是就好了?”其實,被自己媽媽刻意的疏離,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會讓小男孩覺得自己不被愛,尤其是不被女性所愛。

所以對於媽媽來說,為自己兒子提供情感上的支援和迴應,仍然是需要且重要的,這會成為孩子探索外面世界時堅強的後盾。但與此同時,你不需要死死地抓住自己的孩子,而是要學會慢慢地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走向更大的世界。比如在兒子成年後,尊重他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不去過度地參與和控制他的親密關係,遵守邊界等等。

也有可能,你是一個正在尋找另一半的女生。那麼對你來說,你首先需要意識到「媽寶男」的行為表現會影響到自己的親密關係。還記得江蘇衛視的主持人孟非老師,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他說,“如果將來遇到的男朋友,只要當這個男的說,我們結婚這個事,我要回去問問我媽。這個人不能嫁。”其實,孟非老師說的就是“媽寶男”啊。如果一個男生連要不要結婚這都要回去問自己的媽媽,那隻能說明他的性別認同以及獨立人格是缺失的。這樣的男性,很難和另一個人發展和經營只屬於兩個人的親密關係,因為他總是會讓母親深度地參與、干涉、甚至控制自己的感情。

其次,如果你不想在感情中找這樣的男生當另一半,還需要在談戀愛的時候就擦亮眼睛,學著去區分對方是不是也有屬於“媽寶男”的行為表現。在這裡我也給你一些“媽寶男”比較典型的行為特點。比如你可以去觀察一下對方,他是否不允許別人說自己母親的任何不好,是否覺得自己母親是不可能錯的,錯的都是別人;是否無法對母親說“不”,是否不會和母親產生任何衝突;是否在你和他母親之間有矛盾時,總是袒護他母親。是否什麼事情都要先說“我要問問我媽”,對媽媽的話言聽計從等等。

那麼,如果你已經和這樣的一個男性踏入一段親密關係中了,有沒有可能去改變對方呢?是有可能的,但這一定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畢竟他過去的這麼多年都是這麼過來的。並且大多數“媽寶男”本身,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和媽媽之間的親密依賴是過度而且不正常的。他們更可能單純地認為,“聽媽媽的話有什麼不對呢?”所以,你改變對方的第一步,其實是幫助他去意識到,他和自己媽媽之間的親子關係是不健康的。比如讓他看到,在健康的母子關係中,男生對於媽媽的要求是可以有選擇性接受的,而不是把媽媽的要求放在優先順序的第一位,然後百依百順。記住,看到問題往往是解決問題最關鍵的一步。

還有可能,聽著我說話的你是一個男生,那麼你可以做些什麼呢?同樣的,你也需要從看到問題開始,意識到自己和媽媽之間關係是存在問題的。你可以試著回顧自己日常的行為表現,問問自己“我對母親的依賴是正常的麼?”。如果你確實有“媽寶”表現的話,你還需要試著去改變媽媽在自己生活中的角色。試著請媽媽走下神壇,成為你生活中的親人或者朋友,而不是你生活的主宰和廕庇。你可以評估媽媽對你提出的要求,看看是否每一個都必須去滿足。在你覺得不一定要滿足的時候,試著去坦誠地告訴她你的真實想法。也許這可能會讓母親在一時之間感到不快或失望,畢竟她也已經習慣了你百依百順的反應。但是從長遠來看,這會讓你們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的舒服和享受。你還可以在面臨選擇,想要去詢問母親意見時,先等一等,看看這自己是否有能力獨自做出決定,這會幫助你慢慢地變得獨立,促使內在人格的養成。

當然,擺脫媽寶,不意味著要疏遠自己的母親,而是要去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孝順。這種孝順,是把媽媽和自己都看成是擁有著獨立思想,有屬於自己的決定權力,相互平等的成年人。在你向她坦誠表達自己的時候,其實是你相信她會傾聽你、尊重你、理解你。恰恰是這種信任,是你愛她的表現。

所以說,其實歸根結底,媽寶男的剋星,其實不是一個賢惠的妻子,不是外在的環境或者變故,而是自己內在人格的健全與成長。

俄狄浦斯情節——媽寶男的剋星是什麼?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