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我都是為你好”是親子關係中最大的坑!

青少年心理:“我都是為你好”是親子關係中最大的坑!

“說什麼為我好,根本就是按照你的想法來,一點都沒考慮我的感受!”欣欣朝媽媽大喊道,轉身關上房門,留下媽媽在客廳,不知所措。

這已經不清是第幾次的爭吵了,自從欣欣進入青春期後,母女之間便經常上演著這樣的畫面。

欣欣回房後,獨自落淚,她也不想老是跟媽媽吵,但媽媽的做法真的讓她很受傷、很憋屈。

從小到大,她無數次聽到媽媽說“媽媽也是為你好”“這也是為你好“,但欣欣真沒有在裡面感受到媽媽的“好”。

小學時,媽媽給欣欣報了很多興趣班。寒暑假,欣欣都是穿梭在這個培訓班那個培訓班中度過的。

在欣欣不想去時,媽媽拉著欣欣勸道“媽媽知道你上那麼多課很累很辛苦,但媽媽也是為你好啊!不多培養,你將來怎麼贏過別人呢?”

到了初中,欣欣想穿有自己風格的衣服,媽媽卻還是要求她穿那些乖乖學生的衣服。

欣欣忍無可忍,在無數次跟媽媽表達無果後,終於跟媽媽吵了起來,但媽媽還是說“你想穿的那些衣服哪裡好看啦!聽媽媽的,這些衣服才適合你。媽媽一直都是為你好的,還能騙你不成。”又一次聽到媽媽的“為你好”,欣欣只覺得窒息。

每一次媽媽的“為你好”,欣欣都感覺自己的感受、情緒都被忽略甚至被壓制了,沒感受到所謂的“好”,卻感受到了濃濃的被強迫、被控制。

欣欣內心也很糾結,她明白媽媽是愛自己的,她看到媽媽書架上一排的育兒書;

也瞭解媽媽多麼努力學習做菜,只為她吃得開心;

也清楚媽媽拿出家裡的積蓄,只為她能上一個好的培訓班……

但欣欣不明白,為什麼自己一遍遍表達自己的想法、意見、感受,媽媽都看不見,都要去否定、不支援,永遠都以她自己覺得“好“的標準來給自己。

青少年心理:“我都是為你好”是親子關係中最大的坑!

愛讓人矇蔽

媽媽是愛欣欣的,這點欣欣也是肯定的,也明白媽媽的“為你好”是真心想給自己好的照顧。

但也正是媽媽的這份愛,矇蔽了媽媽的眼睛,讓她看不到,甚至否定和“糾正”欣欣的真實感受。

欣欣明明不喜歡媽媽買的衣服,也多次表達,但媽媽卻說“不、你喜歡;我瞭解你,這才是適合你的衣服。”

害怕照顧不好自己愛的人,害怕給自己愛的人帶來不好的體驗,所以用自己覺得最好的方式去愛。明明是出於擔心和愛,但卻忽視了對方的真實感受,一廂情願地按照自己的感情去對對方好。

就像一個孩子明明喜歡吃蘋果,媽媽卻給了一箱桃子

,並堅定地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喜歡吃桃子,我給你買了好多好多,你一定會很喜歡、很開心的。“

這樣的愛,是愛,但也是有些扭曲變形了的愛,因為它扭曲了孩子真實的感受,讓接受愛的人感受到困惑、壓抑。

欣欣儘管知道媽媽的愛是發自內心的

,但自己的感覺被否定,自己的意見被忽略,自己的想法被輕視,都讓欣欣難以,內心也難以說服自己這是一份甜蜜、輕鬆、正常的愛。

青少年心理:“我都是為你好”是親子關係中最大的坑!

你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嗎?

一對夫妻,在他們金婚時,服務員端上一盤魚,老婆剛剛伸出筷子,老公就深情款款地說:“親愛的,我來“。然後,非常熟練而麻利地把魚頭和魚尾巴夾給老婆。

沒想到,剛才還特別開心的老婆,突然默默哭起來,老公還以為自己把老婆感動哭了,安慰道“親愛的,這麼開心的日子,不要哭啊。“

誰知,老婆哭得更厲害了,一邊哭一邊委屈地說”我都吃了五十年的魚頭和魚尾巴了,我一點兒都不喜歡吃。今天這麼特殊的日子,你還讓我繼續吃。“

結果,老公也哭得老淚縱橫,“自從我們在一起後,我就把我最愛吃的魚頭和魚尾都給你吃,結果你……“

你發現了嗎?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很愛對方,給了對方最好的,卻不知道,我們給的卻不是對方真正想要的。我們都在用自己所理解的愛的方式去愛對方,卻沒有注意到對方真正的需要和感受。

青少年心理:“我都是為你好”是親子關係中最大的坑!

聽說吧心理寄語:

如何去愛,是我們需要去學習的技能。用對方需要的方式去愛對方,而不是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去愛。

▎本文為中心原創文章,轉載時請標明出處,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