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走囝會,“翁姐”恩愛朝與暮

最近有不少男士朋友在苦惱一個問題:要給另一半送一份怎樣的“七夕禮物”才算“合格”,畢竟大家都說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但其實,七夕可不單單只是情人節,今天我們就帶大家探尋關於“七夕節”那些事兒。

古典婦女節

七夕節起源於我國古代先民的“天象崇拜”,認為這一天是“織女星”的生日,因此也叫“七姐誕”。七夕也叫“乞巧節”,古代的女性會在這一天拜織女、“穿針乞巧”,希望自己能學到高超的紡織工藝,進而獲得美滿幸福的生活。

七月初七走囝會,“翁姐”恩愛朝與暮

由此看來,七夕主要的節日意涵,是在鼓勵女性提升職業技能,期望女性獲得幸福美滿的生活,更像是中國

“古典婦女節”

七夕該是“夫妻節”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七夕還有“牛郎織女”的傳說呀,這是流傳千古的愛情故事,七夕怎麼就不完全是“情人節”啦?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故事的“人設”與其對映的歷史來定位。

首先是故事人設,在牛郎織女故事的核心鵲橋會里,牛郎是挑著兩個孩子,跨越銀河阻隔來與織女相會,這明顯是一個小家庭的聚會,牛郎織女的角色身份是夫妻,也只能是夫妻。

另一方面,就是故事所對映的歷史,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在《淮南子》有記載:“烏鵲填河成橋度織女”。由此可知,“七夕鵲橋會”的故事在漢代基本成形。“牛郎織女”所對映的是秦漢時期,我國形成了“男耕女織夫妻合力”的小農經濟模式。

七月初七走囝會,“翁姐”恩愛朝與暮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說,“七夕節”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一種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由此看來,“七夕”與其說是“中國情人節”,不如說是

“中國夫妻節”

,或者已婚人士的“情人節”。

潮汕“節俗”是明證

聊了節日的定位,可能還有朋友會問,七夕作為“夫妻”的節日,可有現實的證據?這還真有,我們潮汕地區就有一個七夕節俗,叫做

“走囝會”。

在七夕這一天,潮汕地區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孩子回孃家團聚,一家人其樂融融,這才是真正的“不羨鴛鴦不羨仙”。

當然,這個節俗到了現在也有了變化,七夕這一天,潮汕女兒們未必會在孃家待一整天,小夫妻把孩子帶到妻子孃家,團聚問候之後,把孩子交給岳父岳母,夫妻兩人去東海岸兜風,欣賞夜景,也不失為一件浪漫的美事。

七月初七走囝會,“翁姐”恩愛朝與暮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