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麗自殺案”的啟示

剛看了《澎湃新聞》報道了關於北大法學院女生包麗自殺案的進展,沒想到事情還沒有解決,這是幾年前我關注的問題。為什麼要關注呢?因為能考上北大法學院多難,至少說明她智商過人。而且她學法律的,怎麼不會捍衛自己的權利呢?那麼作為普通女孩豈不是更容易達成?包麗的家庭又是怎麼樣在教育她的?

因為我有女兒,當然會擔心。如果我能解決這些問題,才能護女兒周全。帶著這些問題,我深入思考。透過媒體報道細節,其中一個來展開。包麗男友說她不是處女,對她各種羞辱,我就想問,你是啥子處男,要求別人是處女。再說了不是處女,你不也可以找處女嗎?為什麼非要在包麗身上做文章,其他惡劣的細節都不忍看。而包麗在面對這樣的羞辱,為什麼沒有捍衛自己的權利。你明明可以說,我就不是處女又怎樣?像我這樣優秀的女人,啥男人不會有,就你也不看看自己。在替包麗感到惋惜的同時,我想說,這個親密關係本身就有問題,如果一段關係,不能帶給你滋養,不能幫助你成為更好的自己,其實就是損耗性的關係。為什麼很多人沉迷於損耗性的關係,因為好過沒關係,也因為孤獨。

所以我一直告訴女兒,一定要遠離故意貶低你的人,就是那些沒有根據說你這不好那不好的人,貶低會摧毀一個人的自信,尤其是自我評價過低的人。我也是人到中年才頓悟,無緣無故的貶低一個人是為什麼,為了操控一個人。但是包麗男友牟某翰為什麼這麼懂得操控一個人呢,這種難道可以無師自通?至於包麗家庭以後再談,希望有個好結果,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

“包麗自殺案”的啟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