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後退,也是一種前進布袋和尚的退步原來是向前

後退,也是一種前進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這是布袋和尚以禪者的高度從農夫稻田插秧中悟出的箇中道理。通常我們總認為,人生只有向前走才是最輝煌的,殊不知“退步原來是向前”卻向我們揭示了人生的另一種禪意。

農夫插秧,一步步倒退,退到最後,秧便插好了;小船前行,雙漿卻往後滑動;獵人射箭,箭拉得越往後,射出的距離就越遠……不少年輕人有著遠大的理想,更有不少人到處碰壁還堅持不懈。我們雖然鼓勵勇往直前的人,但也要勸告這些人及時認清形勢,善於後退,才能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薦讀】後退,也是一種前進布袋和尚的退步原來是向前

傳說在安達曼海生活的梅伊人,年齡是倒退著計算的。一生下來就是60歲,此後每過一年就小一歲。按照這個演算法,50多歲的人應該稱為“小孩”,而兩三歲的則是老人了。能夠光榮活到1歲的壽星微乎其微。但如果真把“預定”的60年用完了,活到0歲,那就再新增10年,這回從10歲算起,等於他又出生一次。若這個年限也用完了,那就只好再次追加,期限也是10年,好比第三次出生。

羨慕梅依人有這樣的智慧,能把人生後退著過,能夠在淡定從容中過完自己的一生。如果60年的預定壽命已走完,一切又重新歸零。以後的日子,便是賺到的了,也因此充滿了感恩和快樂。梅依人的後退,贏得了一生的恬靜從容。

心理學家弗蘭克爾說過:“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後的自由,就是選擇自己的態度。”也許,我們不可能像梅依人那樣倒著過日子,但我們可以在疲倦或者受困的時候,適當退步一下,轉換一下思維,給自己一個緩衝的時間,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薦讀】後退,也是一種前進布袋和尚的退步原來是向前

後退,不是示弱,不是失去。每一次後退,都是前進的開始,每一次的開始,都是希望的誕生。

在廣袤無垠的亞馬遜熱帶叢林裡,生活著一種倒著飛翔的鳥兒,它的名字叫蜂鳥。這種世界上最小的鳥類,身體只比蜜蜂大一些。它能倒著飛行,還能靜止地“停”在空中。當“停”在空中時,它用自己的細嘴吸取花中的汁液或是啄食昆蟲,發出比蜜蜂更為柔和的嗡嗡聲,這時在它身體兩側閃動著寶石般的光芒,姿態優美極了。

蜂鳥輕盈、迅疾、敏捷,翩舞在林間,優雅、華麗的羽毛,從來不讓地上的塵土玷汙它的衣裳,而且它終日在空中飛翔,只不過偶爾輕貼草地;在花朵之間穿梭,以花蜜為食,可謂是造物主的寵兒。聽聞很久很久以前的蜂鳥,卻並非如此。

相傳蜂鳥家族有一個規矩,那就是隻準向前不許後退,如果有膽小的蜂鳥臨陣退縮,就會遭到很多蜂鳥的圍攻,最終被自己的同類啄死。雖然蜂鳥體態嬌小,卻極具攻擊性,整個熱帶雨林,沒有哪種動物沒遭受過蜂鳥的襲擊,沒有哪一種動物不害怕蜂鳥。

【薦讀】後退,也是一種前進布袋和尚的退步原來是向前

那是一場異常罕見的森林大火,一向驕橫的蜂鳥們看見熊熊飛舞的烈火侵佔了它們的領地,正吞噬著自己的家園,它們憤怒了。在蜂鳥王的帶領下,一群群地向烈火撲去,結果全都被燒焦、死在了烈火中,雖然眼見了徒勞的犧牲,但蜂鳥們選擇了義無反顧的前進,因為按照規則不能退縮。一次次衝鋒的結果,無疑是死亡慘重。

這時,其中的一隻蜂鳥動搖了,它試圖後退,蜂鳥王看見後,憤怒地指揮其他蜂鳥圍攻它,但其他蜂鳥無動於衷。令蜂鳥王不解的是,還有一小部分跟隨那隻想要退縮、叛亂的蜂鳥一起向後飛去。蜂鳥王和更多的蜂鳥成了烈火的犧牲品,而那一小部分蜂鳥則存活了下來,並擔負了延續蜂鳥種族的使命。

後來的蜂鳥便一直倒著飛翔,並且不再動輒攻擊其他動物,它們性情溫和,與其他的生靈和平共處,繁衍生息在浩瀚的雨林中,保留了自己固有的生存空間。

【薦讀】後退,也是一種前進布袋和尚的退步原來是向前

如果一味盲從,全部投身火海,也許如今就再也看不見那美麗的鳥兒了。在遭遇困境時,為何不像那少部分聰明的蜂鳥一樣,及時醒悟,退一步便是海闊天空,把困境演化成生命的出口。

電視劇《潛伏》有句臺詞“有一種勝利叫做撤退”。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有時的退一步,其實就等於進了兩步。

在面對困難和險阻時,勇敢無畏並不等於勝利;避開困難,也不一定是膽小懦弱的表現。在困難面前,我們要善於分析解決它的成本和代價,如果成本和代價過高時,後退也是一種前進,因為後退的目的本身就是為了更快地前進。

退時當思進,進時當思退。進的時候,要給自己留餘地;退的時候,也不能一潰千里,丟盔棄甲,而是以退為進,為自己留下再次起步的踏板。進一步,柳暗花明;退一步,海闊天空。進退自如,那才是做人、做事的大境界。

【薦讀】後退,也是一種前進布袋和尚的退步原來是向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