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評論】童書市場的龐大已經是個公認的事實,但是它還是很有利

摘要

中青評論

童書的編撰與稽核者應該好好研究孩子的心理特徵,本著積極引導的態度,真正給低齡化的讀者更多有價值的精神養料。

日前,又有童書被曝光存在不合理的內容。據“荔枝新聞”報道,有家長反映:“經典童書繪本《小豬唏哩呼嚕》中出現兒童不宜內容,部分故事傳達重男輕女、走後門送禮等觀念。”面對外界質疑,叢書編輯表示:“出版社將會整體開會討論做市場評估,看一下大多數讀者的反饋,重新對書本內容進行研究討論”。

如今童書市場的龐大已經是個公認的事實,但這一領域也的確存在魚龍混雜的現象:雖然有不少內容精美的好書,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童書,甚至在一些銷量很大、被奉為經典的童書中,也有一些內容存在較大的爭議性。其中最明顯的問題,就是類似此事中的現象:有些成年人世界的價值觀被不加批判地放在童書裡,對孩子的成長有可能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中青評論】童書市場的龐大已經是個公認的事實,但是它還是很有利

其實,類似的案例之前也出現過。不久前,曾有某童書被曝光,書中存在將跳樓自殺情節唯美化的內容,比如“我縱身從教學樓跳了下去,教室的窗戶一扇一扇地從我身邊掠過,我像一片樹葉一般飄向大地……”這樣的內容,顯然不適合出現在兒童讀物中。雖然一些社會的陰暗面、人性中的醜陋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否要向孩子講述這些內容,或者說如何合理講述它們,是一個需要審慎思考的問題。

童書的潛在讀者基本上都是低齡化的群體,包括一些學齡前兒童。這類群體的基本特徵,就是三觀還沒建立起來,以及有很強的模仿意識。因此,給孩子看什麼樣的書,透過童書幫助孩子形成什麼樣的三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因此,不論是童書編撰者,還是圖書審查部門,都應該在上述問題上嚴格把關。應當清楚地看到,童書中出現的隻言片語,可能都會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影響。一個人早年閱讀的內容,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一生的精神底色,過早地接觸一些社會的陰暗面,對孩子的成長恐怕沒什麼好處。

對此,有人認為:童書裡不應該出現任何類似“重男輕女”“走後門”之類的負面內容,應該保證孩子閱讀世界中的“絕對純淨”。筆者倒覺得這種看法未免有些矯枉過正了。其實,童書中並不是不能出現任何反映社會殘酷與人性陰暗面的內容,偶然呈現這些內容並非不可以,關鍵還是要看如何去敘述它們,如何做到循循善誘,積極引導。

【中青評論】童書市場的龐大已經是個公認的事實,但是它還是很有利

如何合理地處理童年閱讀作品中的“暗黑內容”,其實十分考驗童書編撰者與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如果“一刀切”式地將各種負面內容都排斥在外,雖然看似給孩子提供了一個“無菌”環境,但孩子早晚有一天會長大,如果沒有事先的合理教育,孩子未必能順利地透過將來的“現實考驗”。因此,與其說不能讓孩子在童書中看到一些“暗黑內容”,不如說應該積極引導孩子學會正面看待“暗黑內容”——如何把握好這個度,如何透過極個別“暗黑內容”來正確引導孩子的價值觀,其實需要審慎思考。

比如,有關童書中極少數關於自殺的情節,如果不是唯美化的敘述方式,而是透過科學表述教育讀者珍視生命,未嘗不可。而童書中雖然偶爾會出現“重男輕女”“走後門”等內容,但如果作者明確指出這些行為的錯誤,並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三觀,難道不也很有意義嗎?從這個意義上講,童書的編撰與稽核者更應該好好研究孩子的心理特徵,本著積極引導的態度,真正給低齡化的讀者更多有價值的精神養料。

撰文/黃帥

編輯/任冠青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