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小夥在家胸口中箭:人類花樣作死背後的極致追求

人類花樣作死行為大賞

近日,廣西南寧一小夥在家胸口中箭 ,距離心臟僅一釐米,情況十分危險。網友紛紛表示:可真算得上是現代人受到了冷兵器時代的傷痛。然而這根“奪命之箭”,並非他人之禍,而是他自己練弩箭時,一不留神射入了自己的血肉之軀。

南寧小夥在家胸口中箭:人類花樣作死背後的極致追求

類似的花樣作死新聞在生活中屢見不鮮,如網路上瘋傳的:燈泡塞進嘴巴里、白酒混合啤酒喝、電鑽頭啃玉米頭髮被卷等。而徒手攀巖、滑翔機、高空高空彈跳等極限運動,更是讓人直呼“我命由天不由我命”!

南寧小夥在家胸口中箭:人類花樣作死背後的極致追求

外國人更是將這種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專門設定了“達爾文獎”,頒給那些成功把自己作死的人,以表彰他們為淘汰人類不良基因而作出的貢獻。獲獎的代表人物有:印度一19歲男子,三度翻越動物園欄杆,只為成為白虎午餐;兩荷蘭男子為探火車“裙底”,紛紛被無情碾壓。

人類各種各樣作死行為,有的啼笑皆非,而有的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南寧小夥在家胸口中箭:人類花樣作死背後的極致追求

為什麼我們總喜歡在作死的邊緣來回試探呢?

從社會學與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原因。

1.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認知的需要

心理學認為好奇心是:動物與人處於對某事物全部或部分屬性空白時,本能的想新增此事物的屬性的內在心理。

簡單來說就是人類對自己不瞭解的事情有極高的求知慾和依戀度。就如同嬰幼兒時期,我們很好奇自己是從哪裡來的,世界是什麼,成年後這種心理也一直持續著,只是具有較強的隱秘性。

生活中大部分作死現象,就是將不可能匹配的兩件事物進行組合,如嘴巴和燈泡,玉米和鑽頭等,我們好奇這些看起來毫不相干的事物組合在一起時,會發生怎樣驚奇的現象,人腦的興奮區域被快速喚醒。

南寧小夥在家胸口中箭:人類花樣作死背後的極致追求

2.對恐懼的無知:缺乏必備經驗

這很好想通,就有如初生牛犢不怕虎,無知者無畏。根據著名的教育學家、心理學家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可知:人類從小的學習大多是透過直接或間接經驗獲取的。

換句話說就是,人類害怕、恐懼、喜歡等情緒,都是受過往經歷的事情影響的。如兒童時期被熱水燙後,就會遠離熱水。吃一口糖後,發現是甜的,下次還會吃等。

正是由於花樣作死的事情,違反一般的常理,大部分人未沒有經歷過,缺乏這部分的經驗支援,也具有很難產生恐懼感。大腦自然沒有進行危險提示。

膽大未必藝高,更可能是無知。

南寧小夥在家胸口中箭:人類花樣作死背後的極致追求

3.自我突破的挑戰: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

自我突破一般是人們開展極限運動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在經歷過平凡的生活後,開始追求自我實現的需要。超越自我的身理極限,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同時又在強調跨越心理障礙時所獲得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人們為了這類需求,付出了極高的代價,但這卻很難阻止他們的步伐。

就如前一段時間,玩滑翔機意外喪生的90後女孩,我們不懂她為什麼不能安穩活著,就像我們也不懂為什麼一定要征服珠穆朗瑪峰?

旁觀者都在為她惋惜,而她自己可能未曾動搖,信仰仍舊堅定。

南寧小夥在家胸口中箭:人類花樣作死背後的極致追求

找尋作死的極致追求與熱愛生命的平衡點

汪國真在《熱愛生命》裡寫道:“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或許用這種看似作死的方式,來滿足認知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本身就沒有對錯,甚至能創造另一種文明。

南寧小夥在家胸口中箭:人類花樣作死背後的極致追求

幾千年前,若不是李時珍“作死”嘗“樹葉、野草”,中醫藥草研究不知會滯後多久;

幾百年前,若不是那個外國人“作死”吃鮮血般而多黏液的果子,也許西紅柿炒雞蛋不會端上我們的餐桌;

幾十年前,若不是那個英語老師“作死”下海玩科技,哪有今天的阿里輝煌。

南寧小夥在家胸口中箭:人類花樣作死背後的極致追求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有著自己的追求和滿足,本就沒有對錯,只有當事人願不願意。

你我可以選擇是否祝福,但沒有權利惡語相向。然而當意外發生時,我們並沒有後悔藥可吃,只能做好最壞的打算。

當最壞的結果,都能承受,又有什麼能阻攔你的腳步?

不能承受時,三思而後行,這才是一個成年人對自己生命的尊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