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素素因何而死?不是殉情,而是死於丈夫所認同的那種道德的譴責

殷素素因何而死?不是殉情,而是死於丈夫所認同的那種道德的譴責

看過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的讀者和觀眾想必沒有不知道殷素素的,殷素素是張無忌的母親,是張翠山是妻子,是白眉鷹王殷天正的女兒,她明豔不可方物,氣質超群,未嫁之前,亦正亦邪,被正道人士稱為魔教妖女,後來在冰火島與武當第五俠張翠山私定終身,結為夫婦,並且生下兒子張無忌。

窮髮十載泛歸航,冰火島十載,夫妻二人,情深意篤,一家三口,其樂融融,但是迴歸之期已到,不得不忍痛離開冰火島,重回中土,恰逢張三丰百歲大壽,實乃武林盛世,各大門派皆來慶賀祝壽,卻沒想到看似一片祥和之下,卻暗藏殺機,原來這些人祝壽是假,來逼問屠龍刀的訊息是真。面對各大門派的武林高手,張翠山自刎而亡,殷素素緊隨其後,窮髮十載,剛回到中土,就遭到這樣的變故,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殷素素因何而死?不是殉情,而是死於丈夫所認同的那種道德的譴責

張翠山之死,是覺得自己對不起自己的三哥俞岱巖,認為當初是自己的妻子也就是殷素素傷害了俞岱巖,又覺得是自己的妻子欺騙了自己這麼多年,各種矛盾突然一股腦的襲來,張翠山終於沒能頂住壓力,於是帶著“我要為俞三哥報仇”的想法,選擇了自以為是的解脫。

但是殷素素呢?殷素素為什麼要自盡?要知道此時還有個幼兒張無忌,殷素素為什麼能忍痛拋棄張無忌而選擇自盡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今天來研究一下。

殷素素是個奇女子,不但明豔照人,而且極具智慧,可以說是文武雙全的女中豪傑,她極重感情,知書達理,她當年是用蚊須針傷了俞岱巖,但是她絕沒有加害俞岱巖的意思,甚至出重金委託龍門鏢局將俞岱巖安全的送到武當山,並且千叮嚀萬囑咐,務必將人親自交到張三丰的手裡。但是沒想到,意外還是發生了,俞岱巖被大力金剛指所傷,全身殘廢。醒來之後,俞岱巖什麼都忘了,唯獨沒有忘記“俞岱巖是個英雄,素有賢明,不可傷害”這句話,他記住的不是這句話,而是說這句話的口音。他在輪椅上坐了十年,一直沒有忘記這個口音,本以為一輩子再也不會聽到這個口音了,卻沒想到十年之後,從五弟妹殷素素的口中再次聽到相同的口音。

殷素素因何而死?不是殉情,而是死於丈夫所認同的那種道德的譴責

於是真相大白,原來當初用蚊須針傷害自己的果然是眼前的這個五弟妹,在俞岱巖的心裡,這個先傷自己的人,才是罪魁禍首。在張翠山的心裡,也是這樣的想法,原來自己的妻子,竟然是傷害自己三哥的罪魁禍首,張翠山難以接受,他的書生意氣再次發作,拔劍指向自己的妻子殷素素,狂叫要為三哥報仇。

殷素素哭了,她沒有躲避,更沒有解釋,她寧願死在自己丈夫的劍下,她以為這樣自己的丈夫就就可以對得起自己的俞三哥了。

張翠山的劍最終沒有刺向殷素素,而是抹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張翠山死了,他至死都沒有原諒自己的妻子殷素素,至死都把殷素素當成害了自己三哥的罪魁禍首,在情和理,道與義的衝突上,張翠山選擇了最極端的做法。

殷素素因何而死?不是殉情,而是死於丈夫所認同的那種道德的譴責

張翠山的死是自己將自己逼上絕路,他永遠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他心中那種虛妄的自我迷幻的道德力量被他自己上升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最終如此輕率的逞了匹夫的血氣之勇。

而殷素素呢?殷素素對人生和世事的認識毫無疑問比張翠山深刻的多,她曾經直截了當的質問張翠山:“如果不是這生死患難的奇緣,不是這與世相絕的孤獨,張翠山會這樣爽快和無所顧忌地接受她的愛情嗎?”

毫無疑問,不會,因為張翠山是個極具道德感的人,在他心中,正邪之道分得是很清楚的,所以如果不是身處荒島,他是不會和殷素素談戀愛甚至結婚生子的。這一點,不但張翠山要好好思考,讀者也要好好思考,自己想要的愛情和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切莫耽誤了自己,也耽誤了別人。

殷素素因何而死?不是殉情,而是死於丈夫所認同的那種道德的譴責

殷素素和張翠山做了十年夫妻,她深愛張翠山,被張翠山的書生意氣和一身正氣所打動,所以她按照張翠山的意識將自己塑造成了賢妻良母的樣子,溫文爾雅,相夫教子。

但是剛回到中土,就發生了這樣的鉅變,自己的丈夫不但沒有理解和支援自己,反而將自己視為仇人,哀莫大於心死,殷素素的心在此刻已經死了,沒有什麼比這更能震撼人心的了,夫妻之道,什麼是夫妻之道?難道張翠山已經忘了冰火島十年夫妻恩愛的結髮之情嗎?張翠山沒有忘,如果真忘了,他就很真的將長劍刺向殷素素,然後才會自己抹脖子。

殷素素因何而死?不是殉情,而是死於丈夫所認同的那種道德的譴責

但是此時殷素素的心已經死了,她可以面對生活中一切的不幸和困厄,但是她無法面對丈夫的仇視和譴責。十年來,她做的足夠好,哪怕她曾經是“妖女”,本以為十年的海外生活可以改變一個人,沒想到自己改變了,張翠山卻沒有改變,她真誠努力的去改變自己,讓自己的認知能夠和心愛的男人在一個層次和境界上,這樣自己便能得到愛人的愛,但是最終她的一切努力還是付諸東流,於是心灰意冷一下,只好陪伴丈夫死在丈夫所認同的那種道德的譴責之下,而不是殉情,實在令人惋惜。

參考書籍: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