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好的愛情和婚姻

關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好的愛情和婚姻

70年代的人還沒有像現在這樣這樣開放,他們的愛情含蓄又單純,他們對婚姻的要求也不像現在這樣,70年代結婚的人離婚的非常少。雖然不是真愛,但是要從一而終。

關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好的愛情和婚姻

從“父母包辦”“見一面就定親”到“自由戀愛”“鴻雁傳書”,舊時代的人喜歡上了誰,經常上門勞動獻殷勤。

70年代“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最重要的是,那時人們結婚是沒有婚房這個概念。

那時青年男女開始對物質生活有所要求。年輕人擇偶時,更加註重對方家底是否殷實,是否有一技之長可維持生活。在當時,結婚已經不再是件容易的事。

七十年代結婚,所需的東西略講究一點,只要家境不錯的人,都會準備“三轉一響”,“三轉”指的是腳踏車、手錶和縫紉機;而“一響”則是收音機。這樣的配置不亞於現在的有車有房!

七八十年代,一個農民工作一年的收入才不過70塊左右,一輛腳踏車大概要170元,也就是說他就算不吃不喝也得攢兩年。就算是工薪階層,一年能賺200塊錢差不多,那一年也就買一輛腳踏車。

當時擁有一輛腳踏車可以說是一件極其拉風的事,都是有錢人家才能買的。

那時結婚,有一種時髦叫“五八大槓”,有一種大款叫“拖拉機”。

新婚夫妻拍的結婚照,很可能是他們人生第一張照片。

即使當時西式婚禮已十分普遍,新娘穿純白色婚紗,新郎穿黑色燕尾服,奏響婚禮進行曲。但是也有部分長輩的反對,認為“結婚應該穿大紅色,白色不吉利。

關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好的愛情和婚姻

70後的人思想相對60後較為開放一些,有自己的想法,敢於突破,也能吃苦,對於愛情應該是有自己的見解,相對比較尊重愛情和婚姻,一般會選擇自己心中理想的伴侶,然後一同打拼事業,也比較珍視家庭,但是不會把自己一輩子桎梏在不合適的婚姻中。

相對於普通人,還是很保守。1978年結婚的李阿姨說“當時我們談戀愛的時候還是很保守的,不像現在的年輕人這麼開放。兩個人一起去散步,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怕你笑話,我倆兒結婚前連手都沒牽過呢。”

1974年結婚的異地戀介紹到:“在那個連電話都沒有的年代,她老公只能用一封封的書信訴說自己的想念,兩年的漫長等待最終讓他做出一個重大的決定——放棄這份工作,回到自己身邊!我們結婚這麼多年,幾乎從未向對方說過‘我愛你’之類的話,但是一路上風風雨雨,我們卻始終不離不棄,相互依靠。”

關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好的愛情和婚姻

在那個年代,沒有人會把情情愛愛掛在嘴上,比現在含蓄得多。最親熱的話,也就是在信裡說聲“親愛的某某”。分隔兩地的戀人只能靠鴻雁傳書來表達相互的愛慕之情。那時的人們對於物質並沒有太大的要求,一塊手帕、一支鋼筆,就可能成為情定一生的信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