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1

很多人其實一直到成年之後還是沒有辦法跟父母和解,會覺得父母給到我們很多的傷痛。

我的一個小助手給我寫了這麼一句話,他說:“

父母這輩子都在等我們的道謝,而我們卻一直在等父母的道歉,父母養我們很辛苦,付出很多,但我們卻始終會覺得父母做的還不夠,為什麼呢?

有一句話,傷害我們最深的是最親近的人,為什麼?

因為我們對他信任,我們剛剛開始認知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就是我們父母,這個時候可能父母經驗不足,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

小的時候,我們對這個世界是沒有抵抗力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依賴另外一個人,就是我們的養育者。

在這個時候,如果養育者帶給我們的體驗很糟,我們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這個養育者帶給我傷害性的體驗,所以我們會發現很多人為什麼無法去跟父母和解,因為在更多的時候,當我們無法去應對日常生活或者應對人際關係所產生的困惑的那一刻,我們自然會去追溯原生家庭。我經常說

原生家庭是一個很好的背鍋藉口。

原生家庭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2

有人說,原生家庭是個偽命題

,為什麼呢?

因為原生家庭讓我們一下子就想到不是很好,但我們的所有一切都是來自原生家庭。

為什麼我們沒想過原生家庭帶給我們好的東西呢?

我舉個例子我父親是對我特別嚴厲的。我經常開玩笑說,父親對我是在進行精神虐待。就是我做錯了一件事情,他打罵是輕的,那他會用另一種方式,讓很小的我面壁幾個小時。

想想一個孩子面壁幾個小時不能跟別人建立連線,陷入到一個特別孤單的狀態,很無助。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體驗。

我到現在還會做這樣的夢,就是周圍沒有人。

對一個人來說,孤單的感覺是最痛的。

有的人說手機只要不在我身邊,就感覺不自在,這是因為手機是我們跟外界建立連線的一種工具。

當我們無法獨處的時候,並且現實中我們又無法很好地表達,往往就依賴於一些可以跟我們建立連結通道的工具。

所以依賴手機實際上是建立一種連結,透過工具建立連結是為了讓我們去抵消掉孤獨的感覺。

原生家庭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3

所以原生家庭其實是我們的出發地,我們所有的人格等各方面都來自於原生家庭

父母的性格,對待我們的方式,包括與父母之間的互動,都會給我們留下印記。這些印記不在我們腦子裡,在我們心裡。

這就會引起我們對原生家庭的很多感受

,比如我回到我媽媽的身邊,我媽媽還是用對待一個孩子的方式來對待我,但是我也會很享受,為什麼很多人說最好吃的飯是媽媽的味道,很顯然這個媽媽的味道是信任的味道。

可能媽媽的飯不一定很好吃,但這就是我們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最深層次的,也是最原始的記憶。

所以,為什麼說跟父母和解或者說原生家庭的問題一直在影響著我?

是因為記憶太深了,深到我們平時感受不到,但是很多的東西都會跟它產生關聯。

比如我是不能餓的,如果到飯點我吃不到飯,我會很生氣。

以前我有一個助理,12點我的飯沒到,我就莫名地焦慮,然後責怪他。

而實際上,這種記憶其實是因為小時候我面壁時是沒有飯吃的,那個時候身體需要食物,又陷入到很糟糕的體驗中。

那個時候我無能為力,所以我現在成年以後,以一個老闆的身份用憤怒的方式來表達出來,但我的助理被我嚇到了。

他不明白這麼大個人吃飯晚幾分鐘有什麼問題嗎?但對我來說,這是很大的事件,大到別人無法理解。

所以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遠遠不止於我們腦子中想象的,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

原生家庭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4

我剛剛說

原生家庭是個偽命題,是因為我們只看到它不好的影響。

所謂的不好是我覺得我現在過的不舒服,不自在,不順利是因為你們,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在很多的時候,在自己的價值得到認可時,一般的人會感激原生家庭。

我們人很有意思的,

好與不好不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這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成熟的狀態是什麼呢?

我知道朋友有一些問題缺點,我跟他在一起有好的體驗,也有不好的體驗。

但是我努力去平衡,愛和恨可以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這是成熟的表現。

我們去責怪原生家庭的時候恰恰是隻想到最壞的。

我一直記得我跟我父親和解的那句話,我給我父親打了個電話,說:“你有我這個兒子,你認命,我也認了。”

因為那個時候我如果不說這番話或者不去處理的話,我很難受。

所以,當你心裡邊有個仇人的時候,其實你是不好受的。

所以和父母和解不一定是原諒父母,和父母和解先承認他們是一個人,也許在那一刻,你父母做的是最好的選擇,能做的最好的狀態,因為他們也有各種條件的限制。

其實和解是一種分離。

什麼叫分離,一個是我有我自己的生活,你有你的生活,離開家是一種分離,還有一種從孩子的角色上分離,不再受到父母的控制。當分離了以後,你會發現原來我跟父母和解了。

作者介紹

胡慎之,關係心理學家。中國最有影響力的50位心理學家之一。紳塾創始人。

向日葵心理諮詢創始人。

中國心理服務機構聯盟副主席。

中央電視臺《心理訪談》顧問。

20年的諮詢實踐,15000小時的個案經驗。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