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從不活在自己的思維裡

成功的人,從不活在自己的思維裡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其實總活在自己的思維定式裡。

持續性的盲從、只看到自己看見和相信的事情,缺少打破熟知生活的勇氣……就好像生活在一個小盒子裡。

這種盒型思維意味著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跳出思維的盒子?以下,Enjoy:

卡米拉·龐| 作者

身邊的經濟學(ID:jjchangshi)| 來源

01

在盒子裡思考

思維定式就像盒子一樣,是一種讓人安心的選擇。

這些盒子把現有的證據與備選方案收集起來,形成清晰的圖景,讓你可以看到所有方面,所有的選擇都是顯而易見的。

你可以製造盒子,把它們堆起來,然後站在上面。盒子是連貫一致、符合邏輯的。

這是一種條理分明的思維方式:你知道你的選擇是什麼。

相比之下,樹的生長是有機的,有時甚至是失控的。樹木有許多枝丫,樹枝上長著一簇簇樹葉,而樹葉自身又隱藏著複雜性。

一棵樹可以把我們帶往無數個方向,其中許多方向最終會通往決策的死衚衕或複雜的迷宮。

那麼,哪種方式更好呢?盒子還是樹?

事實上,兩者都是我們需要的,但大多數人都被困在了盒子裡,甚至從沒爬上過決策之樹的第一根枝條。

我以前就是這樣的,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盒型思考者。在面對無數我不知道、無法理解的事情時,我會緊緊抓住我能獲取的每一條資訊。

成功的人,從不活在自己的思維裡

在學校的時候,每天上午10 : 48時烤麵包的香味四溢,三兩成群的女生在一起閒聊,而此時我會埋首於我的娛樂—電腦遊戲與科學讀物。

在寄宿學校的時候,我每天晚上都會從科學和數學書籍中選擇性地閱讀和摘抄一些文字,以此來享受我的獨處時光,它們對我來說,是可靠的世界說明書。

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和摘抄不同的科學書籍,我得到了極大的快樂與解脫,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最終我只是想要理解擺在眼前的現實。

這種邏輯於我而言是可控的,正確的飲食方式、正確的交談方式、在不同教室之間來去的正確方式——我讀到的東西幫助我建立了自己的原則。

我陷入了一種窠臼,總是瞭解自己喜歡的東西,喜歡自己瞭解的東西—為自己灌輸了一大堆“應該”,因為它們讓我覺得安全可靠。

如果我不坐著看書,我就在觀察:在坐車時記住看見的車牌號,或者在吃飯時琢磨人們指甲的形狀。

作為學校裡一個不合群的人,我經常會用我現在所知的“分類”來理解進入我世界的新人。

他們會如何融入這個讓我捉摸不透的、由不成文的社會規則與行為所組成的世界?他們屬於哪些群體?我應該把他們放在哪個盒子裡?

當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甚至堅持睡在一個紙箱裡,日夜享受著被安全包裹的感覺(我的媽媽會從紙箱旁邊剪開的小洞裡把餅乾遞給我)。

作為一個盒型思考者,我想知道關於這個世界與我身邊的人的一切,我安慰自己說,我積累的資料越多,我就越能做出更好的決策。

但我沒有有效的機制來加工這些資訊,所以我得到的只是越來越多的盒子,盒子裡裝滿了沒用的東西,就像囤積者捨不得扔掉的垃圾。

在這個過程中,我幾乎變得不知所措、寸步難行,有時我幾乎無法起床,因為我在睡覺時太過糾結於我應該讓身體保持怎樣的角度。

我腦子裡堆積的無關資訊越多,我就越沒有方向、越疲憊,因為我腦子裡的每個盒子看上去都是一樣的。

成功的人,從不活在自己的思維裡

02

盒型思維

限制了結果的可能性

盒型思維意味著,我的大腦會完全按照字面意思來解讀資訊與指示。

有一次,我在廚房幫媽媽幹活,她讓我出去買些食材,“你能幫我買5個蘋果嗎?如果他們有雞蛋,就買一打”。

你可以想象,當我帶著12個蘋果回來的時候,她有多惱怒(那家商店的確有雞蛋)。

作為一個盒型思考者,

這種指示的字面意思會限制我,讓我無法擺脫

,時至今日我有時依然為此掙扎:在不久之前,我依然相信人們真的可以進入“生活的大學”去學習。

分類是一種強大的工具,有助於直接決策,例如穿什麼衣服或看什麼電影,但它嚴重限制了我們對資訊的加工與解釋能力,以及利用過去的證據預測未來,從而做出更復雜的決策的能力。

我們試圖為生活分類,在盒子裡思考。這讓我們拋棄了太多其他途徑,限制了結果的可能性。

我們只知道一條上班的路,只會做幾道菜,只去同樣的幾個地方。

盒型思維將我們的視野限制在已知的事情與已收集的生活資料上。

這種思維方式沒有給我們留下太多空間去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無法把我們從先前的觀念中解脫出來,也不能讓我們嘗試新的、不熟悉的事物。

這就好比每次去健身房都做同樣的運動,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身體會逐漸適應,鍛鍊的效果也會越來越差。

為了實現目標,你必須不斷挑戰自己,擺脫那些束縛你的盒子,你在這些條條框框裡待得越久,就越難以掙脫。

盒型思維還鼓勵我們把自己做出的每個決策都看作“對的”或“錯的”,並據此為它們貼上標籤,就像演算法區分倉鼠和老鼠一樣。

這樣一來,我們做事就不再留有餘地,不再考慮事物之間的細微差別、灰色地帶,或者那些我們從未考慮過、發現過的事情,那些可能是我們真正喜歡或擅長的事情。

作為盒型思考者,我們傾向於根據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以及擅長什麼來為自己分類。

我們越是接受這種分類,就越不願意去探索這種分類的邊界,越不願意接受挑戰。

這種分類從根本上講是不科學的,因為它讓結論主導現有的資料,而事實本該與此相反。

除非你真的相信,你在考察所有證據之前就知曉了生活中所有問題的答案,否則,盒型思維會限制你做出正確的決策。

擁有明確選擇的感覺很好,但這可能是一種虛假的安慰。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跳出我們常用來決策的盒子,跳出思維定式,向無監督演算法學習。

成功的人,從不活在自己的思維裡

03

像樹一樣思考

你可能會感到驚訝,因為我推薦的是一種混亂的、非結構化的方法,而不是看似簡潔、合乎邏輯的方法。

科學家的思維方式不是會自然地傾向於後者嗎?然而事實恰恰相反。儘管樹木的枝條叢生,

但從本質上講,樹木比稜角分明的盒子更真實地反映了我們的生活。

雖然盒型思維可以滿足我的自閉症對加工與儲存資訊的需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我發現聚類的方法更有利於我瞭解身邊的世界,並在其中找尋方向。

我們所有人都在矛盾、不可預測性與隨機性中艱難跋涉,而這些正是生活的真實所在。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做出的選擇往往不是二元的,我們必須考慮的證據也不會整整齊齊地羅列在一起。

界限分明的盒子是一種讓人心安的錯覺,因為沒有什麼事情是如此簡單、明確的。盒型思維是靜態的、不靈活的,而我們的生活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的。

相比之下,樹木就像我們一樣,在不斷地演進。盒子只有少數的幾個邊,而樹木有許多枝條,能夠讓我們設想更多不同的結果,反映出所有人選擇的多樣性。

至關重要的是,

樹型思維能很好地支援我們的決策,因為它是可延展的。

作為一種分形(fractal),無論從宏觀還是微觀的視角來看,樹型思維都是一樣的,不論問題有多大,有多複雜,它都能實現自身的目的。

就像雲朵、松果,或者我們在超市都能看到卻從不購買的羅馬花椰菜一樣,不論視角與其大小如何,樹型思維始終保持著相同的結構。

盒型思維被思維定式限制在一種非常有限的相關範圍內,而樹型思維可以從此處延展至彼處,從一段記憶聯想到另一段記憶,從一個決策遷移到另一個決策。

在不同的情境與時間裡,樹型思維都能發揮功效。透過樹型思維,你既可以聚焦在一個具體的問題上,也可以為整個人生做出規劃。樹會保持它基本的形狀,為你的決策過程提供幫助。

科學教我們去接納複雜的現實,而不是去試圖抹平復雜性,讓問題簡單化。

如果我們想探索、質疑並協調那些不能完美吻合的事物,那我們能做的只有理解,然後做出決定。

如果我們想做出更加科學的決策,就要在識別模式、做出決策之前接納混亂。

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像樹一樣思考。

本文經出版方授權“身邊的經濟學(ID:jjchangshi)”原創首發,整理自機械工業出版社《詮釋人性:如何用自然科學理解生命、愛與關係》

—— END ——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