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聽 | 人一生最該悟透,這4條扎心真相

夜聽 | 人一生最該悟透,這4條扎心真相

文 | 燁瞳圖 | 網路

上方

綠標

聽主播夢想城主朗讀的音訊

王小波曾說:“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若能如我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很多道理,年輕時不懂得,懂時已不再是少年。

走過半生,才發現,人與人的交往是門大學問。

凡事要把握好度,言談舉止有分寸,才能讓彼此的關係更和諧。

而做到以下四點,你才能更好地在各種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

夜聽 | 人一生最該悟透,這4條扎心真相

- 01 -

相談,別說直話

作者小狼女講過這樣一件事:

一個很優秀的男生,平時的綜合成績一直不錯,很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歡。

有一次,他的數學考砸了,數學老師立刻變了臉色,在課堂上當著同學們的面,對他挖苦道:“你爸是賣豬肉的,數學學不好,以後連賣豬肉都不要你。”

最後還補了一句:“我是個很直的人,此刻可能說話難聽些,但你們以後會感謝我的。”

而這個老師不知道的是,男生之所以成績下滑,是因為他的爸爸病了,要住院開刀。

數學老師是出了名的說話難聽,每次他把學生說哭後,還會理直氣壯地說一句:“我這是用心良苦,要不是為了你們好,何必做黑臉。”

他的這種“直言快語”,讓他的學生們多年以後看見他,都繞道遠走。

刀子嘴的背後,其實是刀子心。

知乎上有一個問答:“情商低和說話直有什麼區別。”

有一個回答很好:“直白的人有時候也可以閉嘴,情商低大部分的表現就是不懂閉嘴。”

曾國藩曾經說過:

“說話如水,做事如山。”

其中說的就是我們說話語氣要軟,措辭要柔。

說話太直的人, 往往口不擇言,不分場合和情境,只圖自己說的痛快。

可這樣不僅容易引起誤會,也會引發對方的反感。

相談,別說直話。

說話時,把別人放在心上。

言語之中,替別人著想,才是一個人的頂級情商。

夜聽 | 人一生最該悟透,這4條扎心真相

- 02 -

相愛,別講道理

在綜藝節目《奇葩說》裡,陳銘是一位很厲害的辯手,說話邏輯分明,頭頭是道,平時也愛和老婆講道理。

有一次,他的老婆看中了一款包包很想買。

他看到標價很貴後,試圖說服老婆不要買,於是上到民族情懷、消費理念,下到包包的價效比、收現比、收益比、風險比、收支情況對比等。

他都慷慨激昂、合情入裡地說了一大堆。

他老婆聽完後,眨眨眼睛只問了他一句:“是你那些道理重要,還是我重要?”

他馬上閉嘴,怕老婆生氣,不敢再多言。

後來,他總結出一個深刻的道理,千萬不要和女人講道理。

女人,需要的不是講道理,而是你愛她、寵她的表現。

眾所周知,袁詠儀是個酷愛買包包的人。

有一次採訪,記者問張智霖:“在老婆已經有很多愛馬仕,還要再去買愛馬仕的時候,會跟她講道理,說別買了嗎?”

張智霖看了袁詠儀一眼說:“不會,我不和她講道理,道理和她,我選擇她。而且女人嘛,寵著就行了。”

這一生,陪伴我們最久的不是父母,不是孩子,而是那個一起經歷風雨,在鍋碗瓢盆裡嚐盡酸甜苦辣,執手一生的愛人。

楊絳就曾經問錢鍾書:“為什麼每次吵架,你都讓著我?”

錢鍾書回答:“因為你是我的,就算吵贏了,又能怎樣?贏了道理,輸了感情,丟了你,我就輸了人生的全部。”

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家,不是辯場;愛人,不是對手。

不與愛人爭對錯,懂得包容與體貼,兩個人的感情才能持久。

相交,別傷人心

在電影《兩隻老虎》中,張成功和範志剛是感情非常要好的戰友。

當兵時的張成功,年紀小,總是被人欺負。

範志剛就一直站在他的面前,保護他,充當大哥的角色。

有好吃的,他也不忘帶給張成功。

兩人約定退伍後,合開小飯館,一人負責經營、一人負責掌勺。但因為種種原因,這個想法沒能實現。

張成功後來在商海中獲得了成功,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的朋友和高階的交際圈。

但他和範志剛的聯絡卻越來越少,曾經的承諾,早就被拋之腦後。

後來,範志剛因為眼睛舊傷要動手術,否則將會失明,可當時他手頭非常拮据,拿不出這筆錢。

他實在走投無路時,就只得向昔日的戰友張成功求助,希望從他那裡能借到做手術的錢。

但是,已經名利雙收的張成功,卻拒絕了他的求助,原因是“怕他還不上”。

因為沒錢做手術,範志剛眼睛看不見了,為了謀生,他開了一家盲人按摩館。

多年後,一直心存愧疚的張成功,打聽到範志剛開了間按摩館,便喬裝改扮一番,找到範志剛,想為他投資,以彌補自己曾經的無情。

範志剛雖然瞎了,但心裡明白,這個人就是張成功。

他拒絕了張成功的投資,理由是“怕還不上”。

張成功當初以利益為先,辜負了一段深厚的友情,也深深傷害了範志剛的心。

有人說:

“世上最柔軟的便是人心,最堅硬的也是人心。正因最柔軟,也最容易受傷;正因最堅硬,所以也最難挽回。”

水涼了可以再燒,衣服破了可以修補,一個人的心被傷,即便好了也有疤痕,再也回不到曾經的模樣。

相交別傷了人心,一生中,能對你真心相待的人不多。

唯有相互珍惜,將心比心,才能維持一段感情的長久。

夜聽 | 人一生最該悟透,這4條扎心真相

- 04 -

相處,別忘分寸

藝人姜思達說過一句話:

“朋友從來不會隨隨便便要和你時刻保持聯絡。朋友非常有分寸,你們才能稱為朋友。”

所謂分寸感,就是別做讓人覺得為難、尷尬和失望的事。

朋友之間的相處,失了分寸,就會讓對方不舒服,也會讓彼此的關係會越來越疏遠。

關於分寸,作家晚情分享了一個故事。

嘉敏與S是關係較好的朋友,因S辭職開了家店,嘉敏就覺得好朋友開店必須支援。

於是她除了自己消費,還發動身邊的人來光顧,並且發朋友圈替S的店做宣傳。

她認為,自己在朋友開店這件事情上,做得很到位。

但S認為嘉敏做得還不夠,每次兩個人見面時,S總會要求嘉敏再多宣傳一下。

被麻煩得次數多了,嘉敏就不耐煩了。

有時,她會委婉地表示自己在忙,希望S能夠理解她的潛臺詞。

但S總是不解其意,繼續要求她幫忙。

這讓嘉敏越來越反感,甚至覺得她們的關係,變成了利用和被利用的關係,後面她就與S斷了聯絡。

嘉敏說:

“朋友之間相互幫忙是應該的,但要有個度,超過這個度就會讓人感覺不舒服,再好的朋友,也不是隨時恭候的,透支過頭了,就會使這段關係變味。”

俗話說:“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關係再好的朋友,也不應該越過那個邊界,提出過分的要求。

三毛曾說:“朋友之間再親密,分寸不可失,掌握分寸感,才是人們能夠給伴侶最忠實的禮物。”

朋友間把握好分寸,不強人所難,不一味索取,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才能讓友誼長長久久。

夜聽 | 人一生最該悟透,這4條扎心真相

- 05 -

與人交往需要有分寸感,懂得體諒他人的感受,為別人著想。

與人相談的時候,別說直話,學會有話好好說,才能讓關係更融洽;

與愛的人在一起,別講道理,要講感情,才能讓愛情更美好;

與人相交的時候,別傷人心,要彼此尊重,才能讓友情更牢固;

與人相處的時候,別忘分寸,保持適當距離,才能讓感情更持久。

做人,讓人舒服;做事,把握好度,你的人生才會越來越好。

點個

【在看】

,願你我餘生都能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樣。

●   文末配樂:林宥嘉-  《你是我的眼》 ●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