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個體化與歸屬感來回擺盪的過程

作家錢鍾書在他的作品“圍城”一書中,曾經對婚姻有些描述,其中,最被許多人提到的,我想,莫過於這句:“婚姻是一座圍城,沒有結婚的人,拼命想擠進去,結了婚的人卻拼命想向外爬。”

婚姻,說起來是個很有趣,但卻充滿了拉鋸的過程。

什麼樣的拉鋸呢?一位名人曾經形容說:就是一個“在個體化與歸屬感之間來回擺盪的過程。”

很多人常說,婚姻,不是兩個人之間的結合,而是兩個家庭的結合。但何止是兩個家庭呢?它更可能是兩個家族的好幾個世代的不同文化、生活習慣、信念之間…的結合。

婚姻,是個體化與歸屬感來回擺盪的過程

從一個人獨自生活,然後結識朋友,慢慢地,隨著更多的相處經驗,開始把心思放在一個心儀的人身上,開始思考想要獨佔對方、共組家庭…,這是一個曲折的過程。

而當看對眼的兩人,決定走上婚姻、共組自己家庭的那一刻,他/她就已經與配偶的家庭形成了所謂的“三角關係”。

對伴侶來說,面對這個三角關係,都可能面臨一個挑戰:

老丈人可能覺得你搶了他的寶貝女兒;公婆則可能覺得你是奪走了他們的金雞母。

這個新的三角關係,進入婚姻後的兩個主角如果處理得好,配偶的原生家庭會是自己的一個助力,例如,丈母孃或婆婆可以幫忙照顧小孩子,分擔夫妻之間的生活壓力。但一旦三角關係處理不好,那配偶的原生家庭就很可能會變成彼此衝突的一個“代罪羔羊”。

婚姻,是個體化與歸屬感來回擺盪的過程

一旦婚姻關係面臨了衝突,這時候很需要的就是向外求援,例如,透過婚姻諮詢的協助,給予衝突關係的一些指導,以期可以重新建立一個好的三角關係。

理想狀況下,我們當然會希望讓兩個家庭之間可以形成同盟關係,彼此合作。但這終究只是理想。因為,它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從自己的婚姻經驗,及陪伴很多夫妻的經驗中理解到,能夠守住婚姻,其實在過程中,也真的一直在經歷個體化及歸屬感的歷程。

聖經有段話寫得很有哲理:“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成為一體。”

離開父母,就是一個個體化的歷程:

住居地及經濟上的離開,不再倚靠原生家庭父母的庇廕;

心態上的離開,讓自己不再像個孩子般,事事依循父母的思考與期待,而是願意有自己不同的思考與決定,併為自己負責。

而聯合,也意謂著建立一個新的歸屬感,透過與伴侶合作,打點彼此共同建立的家庭,創造一個開放的空間,接納那個不完美的對方,讓彼此可以全然展現完整的自己。

這誠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是一個不會停止的學習歷程,我自己也是,一直在這樣的歷程中。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