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爺爺多疑,兒子多謀,孫子腹黑,誓把窩裡鬥進行到底

《大明風華》,這部劇是在《慶餘年》的各種熱鬧中開播的。

論起來,國產古裝劇,明一代還是少有。記得從前有什麼《海瑞》《張居正》這樣的正劇,也有更早年何老師的《正德皇帝》,但與清朝的劇目相比,真的是可以忽略不計。

《大明風華》說的,其就是朱棣和他的子孫們。

大明風華:爺爺多疑,兒子多謀,孫子腹黑,誓把窩裡鬥進行到底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永樂皇帝。歷史上都說他是篡了侄子的江山,但細想想當時他作為燕王的境遇,他如果不反,可能早晚下場也不會太好看。即便是建文容得下他,估計建文也經不住身邊大臣一直進諫,畢竟這世上,只有死人最安全。

所以,我個人覺得朱棣要嘛反,要嘛被逼到走頭無路,還是反,只是時間早晚問題,結果可能不同而已。

不過,終究是殺了自家人,名聲不好,這就像李世民一樣。因此,朱棣多疑,也是跟他的經歷有關。自己的江山是反來的,自然也害怕子孫有樣學樣,所以既不放心兒子,也不放心孫子。

朱棣有四個兒子。太子、漢王、趙王皆為徐皇后所生。第四子早夭,沒成年,自然也就沒有機會參與後來的這些宮鬥。如果活著,恐怕也不能置身事外。

活著的三個兒子都是嫡出,這似乎說明朱棣與徐皇后的感情很好,畢竟一個皇后生了幾個兒子的,在歷朝歷代還是不太多見。三個兒子都不是省油的燈啊。

大明風華:爺爺多疑,兒子多謀,孫子腹黑,誓把窩裡鬥進行到底

太子,永樂二年被立為皇太子,當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啊。說到這裡,有沒有想到康熙的兒子,那也是個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

如果只是小時候當了太子,一路長過來,當了二十多年還好說,這從成人年當成中年的,這太子得多不容易。小心翼翼,不敢造次,還得防著弟弟們給他下套。既不能叫屈,又不能甩手不敢,真是哭不 ,也笑不得。所以,這個皇太子真不好當啊。加上老子還多疑,還經常拿他跟兄弟比較,那小心臟不夠強大都活不下來。

大明風華:爺爺多疑,兒子多謀,孫子腹黑,誓把窩裡鬥進行到底

再說這漢王。

漢王善征戰,像老子。他比太子差了什麼呢?差了點運氣。誰讓他出生晚了呢?都是一個媽生的,而且他還立下了赫赫軍功,可是就因為出生晚了,太子就讓別人當了。他能不叫屈嗎?當然屈。因為覺得屈,還覺得自己那個太子哥哥無能,加上老爺子還說什麼‘你要努力,你哥哥身體不好’之類的話,這不是挑事嗎?生怕漢子不起心思,老爺子不停地勾他呀。

當然,漢王也沒辜負老爺子的期待,各種努力反啊。他這一生,反了好幾回,老爺子放過了他,哥哥也放過了他,侄子就沒那麼好心了。所以啊,人呢,不能太過分了,如果早一點收了,也不至於最後的下場不好看。

大明風華:爺爺多疑,兒子多謀,孫子腹黑,誓把窩裡鬥進行到底

還有這趙王。

趙王也是個耳根子軟的。話說,太子當皇帝也好,漢王當皇帝也有,對你趙王來說有區別嗎?還是說,你覺得你跟漢王關係更好些,助了漢王上位,以後你也能撈到更多的好處?趙王,你真的想多了。你如今已是親王了。作為明一代皇子,親王也就做到頭了。除非,你能做到皇帝。所以,你完全可以隔山觀太子與漢王鬥,誰也不幫,等著誰勝了,再跟著誰,這樣也不擔風險,是不?

結果,你非要跟著漢王搞點動靜出來,最後不也一起倒黴了。

大明風華:爺爺多疑,兒子多謀,孫子腹黑,誓把窩裡鬥進行到底

剩下的就是皇太孫了。

論腹黑,皇太孫說第二,還沒人敢說第一。

不過,我喜歡皇太孫的腹黑。生在帝王家,他打從一出生,命運就無法自己左右。爺爺要造反,他也跟著一起提心吊膽。這贏了還好說,輸了,他也得賠上腦袋。

打小就是在那樣的環境中過來的,自然對人有了更多的防備和心眼。這是逼出來的,也是要謀活路,不多個心眼,什麼時候死了都不知道。

兩位叔叔要把太子父親給弄下去,他當然不肯了。歷朝歷代,沒有一個被廢的太子有好結局的,他就算不保他爹,也要保自己,所以,總是感覺他在替父親鬥。

生在皇家的人,無論男女,沒有一個不想爭權的。因為,你不爭,你就可能被別人踩在腳下,這挺殘酷。所以,朱家這五子,也不知道是老爺子沒開個好頭,還是皇家皆如此,總之,他們是要把這窩裡鬥進行到底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