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師的騙術 引發爭議: 年輕人為何不能入戲太深

摘要

週末談

玩歸玩,鬧歸鬧,年輕人還需慎防自己“入戲太深”,以至於徹底讓迷信事物俘虜了自己,突破了理性的防線。

迷信——這兩個字在許多人的認知當中,似乎天然與年輕人絕緣。自打義務教育普及以來,我們從小到大一直接受各種各樣的反迷信教育。時至今日,1985年出品的反迷信科教片《巫師的騙術》,依然是許多80後、90後共有的童年記憶。在網上,每當帶有迷信要素的民間愚行引發爭議時,幾乎所有年輕網友都會抱以“難以置信”的態度,發出類似“都什麼時代了,還有人信這個”的感嘆。

巫師的騙術 引發爭議: 年輕人為何不能入戲太深

高強度的反迷信宣傳,以及校園教育培育出的科學素養,讓今天年輕人對那些古老的迷信事物具備了相當程度的免疫能力。不論是在各路“半仙”門前求神問卜,還是向“風水大師”一擲千金,做出這些事的,似乎很少有年輕人。然而,一旦把迷信的定義拓寬,我們便會發現,今天有些年輕人其實同樣會落入類似的陷阱中。

不難料想,我這麼說,一定會有不少朋友反對——“你哪隻眼睛看到年輕人迷信了?”在這個問題上,我當然不是信口開河,只要隨手開啟微博或微信,看看有多少“新世代”在轉發“錦鯉”求好運,或是沉迷於各種基於星象、手相、生辰的“網路算命”,證據便會自然顯現。

當然,肯定有朋友又要說了:“嗨,這不是年輕人隨便玩玩嗎,怎麼就上綱上線到迷信的層面上了呢?”我絕不是要像個道學家一樣,把所有在網上玩過這些東西的年輕人都拉出來批判一番。

這些並無科學依據卻號稱與命運相關的“玄學”,無一不與迷信有著緊密的關聯。對此,固然不必過度敏感、上綱上線,但至少要保持一份清醒,其中確實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平心而論,年輕人喜歡在一些帶有“玄學”意味的東西上尋求寄託,其實不難理解。面對升學、考試、求職這一系列接踵而至的人生“關卡”,年輕人感到迷茫、慌張乃至恐懼,都是正常現象。對年輕人而言,社交網路既是生活圈,也是娛樂場,“錦鯉”“水逆”之類的運勢符號,以及各種“網路算命”之所以能夠流行,都是因為它們迎合了年輕人急於“在不確定中抓到點什麼”的心理。

比如,理工科高材生小明今天轉了一個錦鯉,並不能給他扣上“缺乏科學素養”的帽子,職場精英雪莉對星座如數家珍,也並不代表她就成了愚昧無知的化身。倘若年輕人僅僅把這當成一個“用後即拋”的減壓視窗,其實無可厚非。只不過,

玩歸玩,鬧歸鬧,年輕人還需慎防自己“入戲太深”,以至於徹底讓迷信事物俘虜了自己,突破了理性的防線。

巫師的騙術 引發爭議: 年輕人為何不能入戲太深

千萬別覺得我在這裡危言聳聽——給迷信的製造者送錢,早已不是個別人的“專利”。當年,某自媒體寫手自稱“從小躺贏到大”,把自己包裝成“超過楊超越的錦鯉”,聲稱只要和她沾邊就能得到好運,短短數天之間,就收穫了超過6位數的打賞。然而沒過幾天,就有網友發現了其自述中的漏洞,指出了這個故事的編造虛構之處。最終,釋出相關文章的公號由於此前還有其他惡性炒作記錄被封,然而,打賞的網友卻已無法再把自己交出去的“智商稅”要回來了。

嚴肅地講,迷信的危害,首先在於愚民。深陷於迷信之中的人,會因此或主動、或被動地失去理性思考與積極行動的能力。年輕人把“玄學”當成娛樂,未必會有什麼嚴重後果,但是,如果有人一味沉迷此道,把自己的成功與失敗過度歸功或歸咎於玄奧之物上,難免會讓自己隨波逐流,失去對人生方向的掌控力。

與此同時,迷信的另一大危害,則是助長那些藉著迷信把戲謀取私利的人的威風。如果這樣的手段總能騙到錢,難免會對社會風氣造成潛移默化的汙染。因此,年輕人還是要對迷信多留心一點,讓自己心裡清楚一點。

撰文/楊鑫宇

編輯/黃帥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