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0%的已婚婦女都曾遭受過家暴,女兒被傷害,父母該怎麼做?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家暴已經成為了家庭矛盾中最不可調和也最無法原諒的矛盾。近些年來,家暴致死的案例也不在少數,很多男性會因為酒後失態而因為小小的事情就對自己的妻子大打出手。

更令人心寒的莫過於,

女性遭受丈夫的毆打,滿身是傷地回到孃家,想要離婚或是尋求幫助,孃家人不僅不幫自己的女兒,還替打人的丈夫說話求情。

而近些年來那些家暴致死案件機率也頻頻上升,這使得很多人都開始思考,為什麼自己的女兒受了欺負,做父母的還不幫自己的女兒,不讓女兒離婚,難道男方家裡有什麼大的利益可圖嗎?

中國30%的已婚婦女都曾遭受過家暴,女兒被傷害,父母該怎麼做?

大多數網友在看到類似案件的時候,都會為女方打抱不平。

原本夫妻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相處,相互尊重,相互扶持的。想要一起走完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夫妻之間相互的尊重。

那麼,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近些年來家暴案件的頻發,且大部分的受害者都是女性,在受到傷害之後都得不到應有的保護。

現代社會,是否還存在著真正相敬如賓的夫妻關係呢?

現在,家暴成為了阻礙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如果想要維持家庭的穩定、幸福、和諧,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起足夠穩定與和諧的夫妻關係。

中國30%的已婚婦女都曾遭受過家暴,女兒被傷害,父母該怎麼做?

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上來看,人類的侵犯性屬於原始本能的一種,每個個體事實上都有強烈的侵犯性,並且這種侵犯性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或者個體素質的提高而消失。

人類的本性中原本就帶有趨利避害,人們會本能地想要避免外界給自己帶來的侵犯,因此,會將矛頭向外,用更加暴力更加強勢的侵犯來排解或者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心理學研究表明,這種侵犯行為存在著明顯的性別差異性。

面對外界的傷害,男性更傾向於使用肢體暴力,用身體攻擊的方式實施侵犯行為。而大多數女性則更傾向於使用語言攻擊作為主要的侵犯行為。

中國30%的已婚婦女都曾遭受過家暴,女兒被傷害,父母該怎麼做?

並且,男性更具有侵犯性。在現代社會中,家庭關係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上述男女差異也在逐漸縮小。

據全國婦聯統計資料顯示,30%的已婚婦女都曾遭受過一定程度的家暴,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正在被丈夫毆打。

社會學家研究成果顯示,酒精會催使男性產生家暴事件,在酒精的影響之下,男性的大腦神經會被過度刺激,感官放大,情緒失控。

在酒精的刺激之下,男性會一次性向女性發洩出自己對於生活中的一些不滿,越說越激動,最終藉機向妻子實施暴力

。那麼,當自己的女兒遭受到家庭暴力之後,做父母的能夠做些什麼呢?

中國30%的已婚婦女都曾遭受過家暴,女兒被傷害,父母該怎麼做?

幾乎每個家庭中的女兒,都是小公主般的存在,父母對於女兒的疼愛可以說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而女婿與自己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但是,兩個人已經組成了一個家庭,就是一家人,在生活和感情上都已經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絡。

雖然女兒被家暴的時候,父母會十分心疼,但是,調解家庭矛盾最主要的就是保持公平,也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女婿,不讓只會火上澆油,讓矛盾擴大。

冷靜下來,把事情的原委搞清楚,如果問題不大,後果不嚴重,就讓雙方檢討自己的問題,在源頭上解決矛盾,不要一味地勸和,也不要盲目地勸分。

中國30%的已婚婦女都曾遭受過家暴,女兒被傷害,父母該怎麼做?

更要讓女婿知道暴力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如果兩人之間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可以離婚,但是不能透過毆打他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不僅僅是在家庭中,在社會上也是一樣的,並且,女性是弱勢群體,男性動手毆打女性也並不光彩。

父母作為小夫妻之間調和人,既要傾聽兩個人的抱怨,也要找到其中的問題所在,透過合理的方式解決問題。

作為一個過來人,父母應該知道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道理,有問題不應該盲目指責其中一人。

即使是自己的女兒,在生活中也有可能有不足的地方,如果想要修復問題而不是直接離婚,那就要公平地看待女兒和女婿之間的問題,不能因為情感原因就偏袒女兒,這樣只會讓原本的小矛盾發展到不可調和的狀態。

中國30%的已婚婦女都曾遭受過家暴,女兒被傷害,父母該怎麼做?

最後,

作為父母,在女人家中發生家暴事件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停止女婿的暴力行為,讓兩人暫時分開,然後再介入矛盾之中,用公平的方式進行調和。

但是,如果女婿的暴力行為嚴重的傷害到了女兒,就不要再想著如何解決問題了,直接離婚,不然受傷害的只會是自己的女兒。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