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王陽明: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文/芨芨草

一直很喜歡一句話: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正是因為這句話,我特別去讀了《王陽明全集》和《傳習錄》。

歷史人物真的太多了!有時,只能透過一件事或者一句話,才知道,原來歷史上出過這麼有名的人!王陽明,明代思想家、哲學家,他的“心學”,影響了明代以後的很多很多人。

王陽明的心學,提倡以“心”為本,提倡從善出發,修身立世。他留下的四句教法“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可以說是“心學”的中心。

心學的智慧,我們就是說上幾天幾夜也可能難以詮釋完。那就摘幾句,與大家共享一下。

王陽明: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王陽明提倡以“心”為本,一切要從“心”去出發。他認為,要打敗山中的賊寇很容易,但是要剖析自己內心陰暗的一面就非常困難了。

這是很中肯的說法。我們總說“戰勝別人容易,戰勝自己很難”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個人,如果不能認清自己,瞭解自己的內心真正想要幹什麼,他是很難去走好面前的路的。

之所以不能很好地認清自己,還有一個原因:

人總是太過於高估自己,以為自己想的都是對的。

這樣的思想,讓人很難以去直面自己的缺點。這也是人為什麼不願意接受別人批評的原因。

人是虛榮的,如果得到別人的表揚,就會很高興,但一旦遭到批評,心中就不樂意。人心的兩面性,就是這樣體現出來的。因而,王陽明提出,做人要從自身的修行做起,“

知行合一

”,讓心裡想的和行為達到一致的境界。這才是心學的中心思想之一。

王陽明: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

人去認識世界,就是用心去體驗世界的一切,心靈的感知範圍,就是我們所能看到的世界。所以,“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

我最初知道這句話,是在一次產品直銷的會議上。那時,主持人極力想調動參會人員的積極性,鼓勵大家多賣東西。有人提出產品賣不動,或者沒有方法、沒有門路之類的話。所以,主持人就用這句話不停地來鼓動大家,意思是說“你要能想,敢想,敢去賣,就能賣得好,賣得多”。

我沒有記住產品有多好的介紹,卻記住了這句話。後來,我學習了王陽明的“心學”之後,才發現,原來王陽明說的並不是這個意思。

王陽明: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它的全文是: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而必曰窮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為未足,而必外求於天下之廣,以裨補增益之。

原來,王陽明並不是讓大家要有“野心”,而是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如果我們內心的良知還不足以認識這個世界,那麼我們就還要去學習,來增強自己內心的修養。所以,有些話如果被不懷好意的人斷章取義,想想還是挺可怕的。

王陽明: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王陽明創立“心學”的核心,就是提倡人性向善。他認為,世上的人只要心存良知,人人都可以是聖賢。但如果人心向惡,人性就是泯滅的。所以,“

天理即人慾

”。

提倡人心向善,到了今天,我們也仍然在遵循他的理念。今天,我們也一樣歌頌真善美,摒棄假惡醜。善良的人,同樣得到眾人的喜歡和歡迎。雖然,人性中的惡並不能如王陽明提倡的那樣全部去掉,但我們記住了善的美,善的賢,讓良善成為一種值得表彰的風氣。

善,是人的立根之本。

一個人,如果根不善,那他的成長,他的結果,都不可能是好的。所以,記住“一念向善,心存良知”,即使不能成為“聖賢”,也無愧於自己的良心。

王陽明: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讀王陽明的書,懂“心”之大,收穫頗多。先人給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一些書籍,而是藏在書籍中那些珍貴的人生道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