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重男輕女,如何擺脫被迫成“扶弟魔”?

生活中有一些女性,不僅過的不是自己的人生,而且好像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讓家族裡面的男性過上好日子,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扶弟魔。

什麼是扶弟魔呢?

比如說,

有的女性,自己省吃儉用,把錢都用來幫襯孃家弟弟,甚至自己結婚以後,不顧老公和兒女,不惜把自己的小家掏空,也要讓弟弟過得舒服。從弟弟結婚買房到娶媳婦生孩子,甚至弟弟兒女上學的錢結婚的錢,都要全力承擔。

像電視劇《都挺好》裡面,蘇明玉的媽媽就是典型的扶弟魔。

我們在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更多是覺得她對蘇明玉很不公平,重男輕女,甚至蘇明玉在中考前想買個習題冊,她都不同意,明明蘇明玉能考清華的,她卻覺得女孩上那麼好的學校沒用,不如上個師範出來好工作。

更多的時候,我們想到蘇明玉的媽媽是覺得很氣憤,但忽略了她本身也是重男輕女的受害者,也是被迫成了扶弟魔。

比如說,她自己的婚姻就是一場交易,她根本看不上蘇大強,但是因為蘇大強能解決她弟弟的戶口問題,她嫁給了蘇大強。

家裡重男輕女,如何擺脫被迫成“扶弟魔”?

結婚以後,經常拿家裡錢給弟弟,不僅養著弟弟,還養著弟弟的兒子。但其實我們知道,她自己的日子過得不併富裕,寧可委屈自己的女兒,也要讓弟弟過好日子。在這樣的家庭裡,蘇明玉就是被犧牲的那個。

不幸中的萬幸,就是蘇明玉雖然從小受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她一直在抗爭,後來事業愛情雙豐收,和家人也和解了。

蘇明玉這個人物火了之後,有很多人拿蘇明玉和樊勝美做對比。其實她們倆的原生家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家裡都是極端的重男輕女,都是從小被壓迫,但是兩個人差別卻很大,一個讓人佩服,一個卻讓人同情。

同樣是一手爛牌,蘇明玉打成了四個王炸,樊勝美卻一張牌都沒打出去。如果是你的話,是要做蘇明玉還是做樊勝美呢?

可能你會問,為什麼蘇明玉沒有像樊勝美那樣成為扶弟魔呢?樊勝美延續了媽媽的模式,不斷壓榨自己,貼補哥嫂的生活,但蘇明玉卻沒有這麼做。

其實蘇明玉也在延續媽媽的模式,只是用了另外一種方式。因為,我們說延續父母的模式,不一定是直接的複製的方式,不一定是我媽怎麼對我的,我就怎麼對我自己的孩子。

其實很多時候會是因為我媽對我不好,於是我就會對我的孩子特別好,於是我成了我媽的反面。

但是我們會發現,對孩子不好和對孩子特別好,是兩個極端,也就是說,我們也可能用反極端的方式來把這個模式傳承下去。

現在你再來想想蘇明玉,她就是在用這種反極端的方式傳承母親的模式。母親重男輕女,覺得女孩讀書沒用,太有出息沒用。

家裡重男輕女,如何擺脫被迫成“扶弟魔”?

她就要像男人一樣:一樣能賺錢,一樣能成功,一樣有地位。她要證明母親是錯的,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樣出色。她每天很辛苦,工作量非常大,她自己也說,她的那些同事、工作夥伴都不把她當女的。

雖然蘇明玉還是在傳承母親的模式,但是這樣反極端的傳承給了自己新的可能性,她可以讓自己過的更好了,這可以說是

對於童年創傷經歷的一種昇華,從不幸中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其實像這種扶弟魔的現象挺普遍的,很多地方都有重男輕女的風氣。在錢鍾書寫的《圍城》裡有一句話形容的非常到位,他說:“運氣好的人家,第一胎準是個女兒,既可以幫廚幫傭,又可以帶大弟弟妹妹,父母省了一個傭人錢,嫁出去又是一筆收入。”

但我們可以一起來想一下,沒有哪個女孩一生下來就天生願意當扶弟魔,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父母關注的焦點,希望是父母的最愛,那這種扶弟魔的心態是怎麼產生的呢?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所有好東西,都是先給男孩的,對吧。

但是,小孩之間肯定要去搶的,在這個時候家裡大人就會訓斥女兒。就像蘇明玉,看蘇明成管媽媽要錢,媽媽特別痛快就給了,她也去要錢,而且要的不多,就想買本習題冊,可結果不但錢沒要到,還被罵了一頓。如果一個女孩從小就是受到這樣的待遇,會對她產生什麼影響呢?

家裡重男輕女,如何擺脫被迫成“扶弟魔”?

在我們小的時候,必須要依賴父母才可以生存,所以當父母打罵我們的時候,或者是對我們不好的時候,我們並不會覺得這是父母的錯。為什麼呢?

因為,

那個時候我們必須要依賴父母才能生存下去。我們要依靠父母,就必須要讓自己有依靠他們的理由。

很多時候,當我們在遭受到情感上面的忽視或者虐待的時候,我們會傾向於認為是我的問題,不是父母的問題,以此來保留父母在我們心理的形象。

那麼帶來結果就是我們自己的需求就會被否定,我們也會覆蓋自己的感受,雖然沒做錯什麼事,但是當我這麼做的時候爸媽打罵我了,於是我覺得我是錯的。

也就是說,一個小女孩在跟哥哥或者弟弟爭搶的時候,她被父母罵了,她會覺得是自己做錯了,是自己不好。

很多女孩在長大之後,哪怕父母不在身邊,她心裡還會有一個聲音,總在提醒她:“如果你不把好東西都給哥哥或者弟弟,那就錯的。”

但其實哪怕她不跟哥哥弟弟搶,父母也不會特別關愛她,好像那就是她應該做的,所以

她心裡面被父母關注、被父母認可的需求一直是不被滿足的。

或者是,只有她把好東西都讓給家裡的男孩了,才會得到父母的一點點認可。一個女孩對哥哥弟弟的付出,就相當於是對父母的討好,因為只有這樣,父母才能稍微對她好一點。甚至是,直到成年之後,很多女孩還在延續這種討好父母的方式,去獲得父母的認可。

所以,

我們會看到,很多身為扶弟魔的女性,哪怕在家裡不受重視,甚至很委屈,還一直忠於父母,比家裡的男孩還要孝順,她們一輩子都在用對父母、兄弟付出的方式尋求父母的關注,因為她們不知道還能用什麼方式去獲得父母的愛。

家裡重男輕女,如何擺脫被迫成“扶弟魔”?

總結一下扶弟魔心理的成因:

生活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的女孩,從小被父母忽視,從而自己也會忽略自己感受和需求;她會一直用付出的方式去獲得父母的認可和關愛。

但實際上,不論她怎麼付出,父母都會覺得這都是她應該做的。這就相當於是一個死迴圈,她越是得不到父母的認可,就越想透過付出去博認可。

如果你就生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被迫成了扶弟魔,你可以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一看,你願不願跳出這個死迴圈,從求父母關愛,到自我關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