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祥 王媒婆說媒

劉維祥 王媒婆說媒

文|劉維祥 編輯|燕子 圖片|來自網路

一 王媒婆開始說媒

王媒婆大名叫王淑文,挺文靜的一個名字,像是一個大家閨秀的芳名,其實,王媒婆是一個乾巴巴的老太婆,走起路來呼呼騰騰,說起說來嘰嘰喳喳,走到哪兒哪兒就會蕩起歡聲笑語。提起王媒婆說媒,就小孩沒娘,說起來話長了。那時候,王媒婆還是王大嫂,剛初嫁為人婦,家住李莊村東,出了院門就是條小溪,溪邊綠樹成蔭,河水清徹透明,是一個環境清幽的好地方。

有一天,王大嫂倚在門口玩,正巧碰上一個算卦看相的先生從她家門口經過。這算卦先生噴口很大,號稱鐵口神算,能測吉凶禍福,斷人生死。這算命先生看見王大嫂,主動上前搭訕:“這位大嫂,你家宅院地勢高聳,外有玉帶繞過,主人丁興旺,大富大貴。”王大嫂聽罷大喜,馬上從家裡端出茶水,恭請先生用茶。算卦先生繼續說:“貴寶宅居院落西北,為乾位,主家人長壽;再看這位大嫂,一雙鳳目,面帶福相,老年必有後福,可長積些功德,比如做一些成人之美的善事等等,……,”一番話說得王大嫂喜在心頭,一雙三角眼樂得眯成一條縫,於是厚賞這位算命先生,心裡也起了為人說媒的念頭。說來也巧,算命先生走後,王大嫂便像藤蔓上結瓜一樣,在短短的幾年裡,嘟嘟嚕嚕地生了二子一女。可惜的是,王大嫂的老公李福無福享受這吉宅寶地,得了個急病,竟年紀輕輕撒手人寰,撇下了王大嫂一家孤兒寡母,苦熬日月。這王大嫂生性堅強,性格爽朗,拉扯著三個子女,還不忘幫助鄰里鄉親,主動熱心為年輕男女牽線搭橋。

劉維祥 王媒婆說媒

起初,王大嫂說媒,並不想圖仨瓜倆棗的,可男女主人家裡都感到過意不去,為表達感謝,總是強給王大嫂些東西。王大嫂架不住主人家的盛情推讓,就半推半就的收些錢財貼補家用,三個孩子小,家裡也實在需要接濟。慢慢地,王大嫂就心安理得地收起媒禮來。王大嫂能說會道,善於察言觀色,很受大傢伙歡迎。

另外,王大嫂很有識人眼力,什麼樣的小夥配什麼樣的姑娘,她都能掂兌個八九不離十。王大嫂說成的媒越來越多,人們見了她都個個笑臉相迎,希望自己的兒女也能承她幫助,尋一佳偶。王大嫂在眾多笑臉的迎來送望中,自尊心得到極大滿足,整天這家請,那家喊,吃得嘴上油乎乎,臉上紅光光,末了,還有媒禮紅包塞在兜裡,小日子快活地似神仙。王大嫂逐漸愛上這一行,說媒也就成了她的專職職業。王媒婆的大名,也慢慢地響遍了十里八村。

劉維祥 王媒婆說媒

王媒婆成就了很多對姻緣,極少落埋怨,那時的青年男女還不興打工,見的世面少,思想單純,婚姻事大都由父母作主,說成後極少有反悔的。雖也有小倆口吵架,到媒人家鬧後帳的,但王媒婆卻嘻嘻哈哈,渾然不放在心上,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該說媒的還去說媒。

但有一件事讓王媒婆耿耿於懷很多年,常常說:“終日打雁,卻叫雁啄瞎了眼。”原來,本村有一個叫槐花的姑娘,老實忠厚善良,雖然頭腦聰明,學習成績也很好,但家裡窮,只得聽從家人安排,答應早早嫁人。王媒婆聽人推薦,領了一個俊小夥,到槐花家相親,姑娘見了很樂意,很快訂下了親事,王媒婆吃罷訂親席,揣上媒禮錢,自認沒有什麼事了,就不再過問這件事。

誰料這件婚事出了大亂子:新媳婦被迎到夫家,拜過天地之後,竟發現與她拜堂的夫婿不是相親的那個俊小夥,卻換成了個醜男人。一場吵鬧之後,新媳婦孃家爹發話了,這個老頭老實了一輩子,卻思想守舊,“閨女既然過了門,拜了天地,就是人家人了,名節重要,湊和著過去吧。”在那個特定的時代,忠厚老實的槐花竟真的與那個醜夫婿生活起來,生兒育女,一家人倒也過得熱熱火火,可苦了代為相親的那個小夥子,他是槐花的本家大伯哥,一見到弟媳,就躲得遠遠的,一輩子也沒和這個近門弟媳說過話。這件婚事也讓王媒婆氣憤煩悶了好多年。

劉維祥 王媒婆說媒

二 兒女成婚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王媒婆終日在外說媒,家務事基本不管不問,三個孩子都很爭氣,不用王媒婆操心。大兒子李義,頭腦靈活,心靈手巧,會木工活,擅長瓦工壘牆等建築活,終日在外幹些零活,掙錢養家;閨女李梅溫順勤勞,把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王媒婆到了家裡,只管等著吃喝;小兒子李信,在中學裡成績優異,得的獎狀都快把牆上糊滿了。

李義給劉莊的一戶人家打傢俱,小夥子木工活好,很得戶主劉三的賞識。李義長相英俊,小嘴甜得像抹蜜,很快贏得劉三的閨女劉英的好感,劉英漂亮端莊,卻善良老實,寡言少語,但卻很喜吹李義的能言善辯,一來二去,李義竟和劉英偷偷談起戀愛來,等到劉三發覺情況不對時,劉英卻已用情很深,對父親直言,非李義不嫁,劉三深知自己女兒雖言語不多,卻極為執拗,再加上自己看李義也不錯,就答應了這門親事。王媒婆見大兒子不用自己操心,竟領來一個大姑娘,自然喜出望外,為兒子辦了婚禮,把兒媳婦娶進了家門。新婚燕爾,小兩口倒也恩愛甜蜜,讓王媒婆喜得合不攏嘴。

劉維祥 王媒婆說媒

王媒婆在給申莊的申明說媒。申明的父親申老漢是個不幸的人,妻子在生申明時難產而亡,申老漢又當爹又當娘,辛辛苦苦把申明拉扯大,不捨得吃,不捨得穿,一顆心用在這寶貝兒子身上,終日在地裡出苦力,不捨得閒一會,準備積攢錢娶兒媳婦。無奈,姑娘們一聽說申明沒有娘,都不願意到他家來,沒有老婆婆照顧,還得照顧小的,侍候老的,委實不是個理想的人家。申老漢不得已,只得備好酒菜,去央求王媒婆給兒子說物件,王媒婆說了一個又一個,申老漢家的飯菜,王媒婆是吃了一次又一次,仍然勞而無功。到最後,王媒婆都覺得不好意思見申老漢了,耐不出申老漢的一次次的極力央求,又提了幾個媒,雖然沒成,卻和申氏父子接觸的時間越來越長,竟覺得申老漢老實善良,家境殷實,申明小夥子個子高挑,勤勞肯幹,是個過日子的好手,就想到自己的閨女李梅身上,回到家裡說與女兒,李梅也沒有意見。兩家遂結為親家,王媒婆親自說媒嫁閨女,在當地被廣為傳說了一段時間。

王媒婆想早操心,早省事,就一鼓作氣,在嫁女後,給小兒子李信也張羅了一門親事,兒媳婦是鄰村的陳五的閨女,文化程度不高,小學未畢業,卻長得壯實,在地裡幹活是一把好手,還聽話孝順,是王媒婆相中的兒媳婦兒。李信還是初中生,是個不懂事的孩子,懵懂之中聽從了母親的安排。李信越長越大,成績也越來越好,升上了重點高中,三年後,又考上了省裡的重點大學。畢業後,分到大城市濟南做了國家幹部。

劉維祥 王媒婆說媒

這李信年齡漸長,地位一變,就看不上母親在家裡訂的親事,他給王媒婆寫了一封信,說他和家裡的物件沒有共同語言,沒有感情基礎,必須分手,他在濟南談了一個大學生物件,他要娶那個女大學生。王媒婆看罷信大怒,搭車直奔濟南。見了兒子,先是一頓好罵,責怪他沒良心,說那個女孩子一直痴情等他十多年,每逢忙時,這個農村未過門的兒媳婦都來幫忙,家裡地裡,啥活都幹。王媒婆早已把這個兒媳婦看成了親閨女,她看不上兒子現在談的物件,柔柔弱弱,看上去生孩子都困難,打扮得妖里妖氣,說起話來,嗲得讓人掉一地雞皮疙瘩。但小兒子鐵了心要分手,王媒婆激動時厲聲斥罵,生氣時放聲痛苦,激烈時以斷絕母子關係相威脅,到最後,王媒婆甚至下跪到兒子面前,但李信絲毫不為所動,王媒婆氣得當時直髮誓永不踏小兒子家一步。

萬般無奈之下,王媒婆回到家裡睡了三天,最後厚著一張老臉,滿面羞慚,到陳五門上提出退親。陳五一聽,一蹦三尺,把王媒婆罵得落荒而逃。在後面的幾天裡,陳五夥同四個哥哥,帶著閨女兒子,在李莊大街上罵個不休,王媒婆的大門上被糊上大糞,方圓幾家都臭不可聞,鄰居們都掩鼻而過,遠遠躲避。王媒婆一家嚇得躲到親戚家裡,不敢露面。最後還是王媒婆央求著中間的村裡明白人出面,搭了幾萬元彩禮錢不說,還包賠了人家閨女幾幹元的青春損失費。王媒婆也氣得大病一場,有兩三個月沒有給人說媒。

劉維祥 王媒婆說媒

李義離婚

李義幹了幾年建築活,逐漸成為村裡建築行業的領頭人。他手快活好,壘的牆平直,粘的瓷磚牢固,人人見了都豎大姆指。更令人稱讚的是,他會看圖紙,樓房預算準確,辦事講義氣,說話有威信,深得李莊建築民工的信任和推崇。於是,李義領了一批民工,組建一個建築隊,遠赴內蒙,去招攬一些建築工程。李義善於拉關係,整天在酒場上與內蒙當地人稱兄道弟,拉得活多,民工掙的錢也多。再加上,李義慷慨大方,給工人吃得好,開的工錢也高,於是李義的建築隊也幹得越來越大,購置了剷車、水泥攪拌機等等一套建築裝置,李義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老闆。

回到村裡,李義儼然一幅爆發戶的樣子:西裝革履,皮鞋錚亮,頭髮總是留著很酷的髮型,髮膠經常把頭髮粘成一縷一縷的;雖然李義文化程度不高,但經常能冒出幾句新詞,令人刮目相看;平常時間,李義愛開著一輛二手奧迪到處兜風,這是他頂帳得來的。李義回到家裡,首先把自己的小院翻蓋成二層洋樓;村裡毎當有捐錢買菸火或唱大戲時,李義必捐錢最多。媳婦劉英會過日子,看不得李義花錢大手大腳,經常在家裡絮絮叨叨,兩口子開始吵架拌嘴,後來逐漸戰火不斷。原來,李義在生意場上闖蕩既久,少不得出入風月場合,見慣了鶯鶯燕燕,蜂狂蝶亂,見識了千般風騷狐媚,領略了萬般溫柔繾綣。回到家裡,看見妻子劉英沉默寡言,木頭人一般,一點風情也沒有,遂漸生厭煩之意。更有甚者,隨著越來越富,李義竟迷上了賭博,並且越玩越大,動輒成千,多則上萬,劉英恰恰對賭博是深惡痛絕,於是,李義和劉英的矛盾加深,戰爭升級,家裡不斷傳來劉英捱打的慘叫和痛哭吵罵。

正在這時,有一段網戀加劇了婚姻破裂。李義在內蒙工地上,寂寞無聊玩微信,結識了一個叫吳芳的女友。這個女人雖然年齡較大,也嫁了人,生了子女,但喜歡吃喝玩樂,終日在外遊蕩不顧家,丈夫也管不了。這女子生性放蕩,風騷無比,抽菸喝酒,樣樣都沾,唱歌玩麻將無一不精。李義一見吳芳本人,就相見恨晚,吳芳也喜歡李義瀟灑多金,二人一拍即合,很快明鋪暗蓋,雙宿雙飛起來,早把家裡的劉英拋在九宵雲外。吳芳名義上是李義的司機,月薪四千,實則被金屋藏嬌。禁不住枕頭風的軟吹,李義返回家裡鬧離婚,王媒婆也看不上劉英的木訥少言,“肉頭一個,一年也應不上她一個‘娘’。俺兒有錢,散了還娶大閨女。”由於王媒婆的不反對,婚終於離成,劉英揮淚離開李家,五歲的兒子判給了男方,由王媒婆養著。

劉維祥 王媒婆說媒

四 王媒婆說媒

王媒婆在李莊婦女行裡是個大能人。當李莊的婦女們開始學騎腳踏車時,王媒婆已經騎著腳踏車奔行在各村說媒多時了。每到主家,主人都要拿出香菸讓讓王媒婆,不吸吧,拿人家煙不好看。於是,王媒婆就叼一顆煙在嘴裡吧嗒著,整盒煙往兜裡裝著,久而久之,王媒婆就染上了煙癮。酒席吃多了,王媒婆也能飲上半斤四兩的白酒,而不耽誤正事。於是,王媒婆家裡便終年不斷好煙有酒。隨著時代變化,說媒也遇到新情況。以前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年輕人往往在結婚前只見很少次面,有的甚至只見一次,再加上害羞,不能看清楚物件模樣,聽從父母意見,竟也願意結婚成家過日子。現在不同了,青年男女都時興外出打工,眼界開闊了,心兒也野了,有的男女兩人搞物件,談至二三年,甚至同居在一起,如果一言不合,也一樣撤夥。媒難說了,媒禮錢自然水漲船高,由原來的幾十元,幾百元,到現在的幾千元。王媒婆現在把媒禮錢訂為三千元,如果有剛離婚的或孀居的小寡婦改嫁,說成一個則要男家出六千元媒禮錢,因為這樣的機會少,年齡較大的光棍漢也捨得出錢,再則,成過家的女人知道過日子,牢穩可靠。現在農村男女比例失調,再加上農村的女孩嚮往大城市的繁華,紛紛外嫁,導致村村都有幾個小光棍漢,孩子家長為了攏一個兒媳婦,不惜血本,蓋樓房,買轎車。這樣,王媒婆的說媒也與時俱進,出入必有轎車,沒有車的人家也要借一輛去相親,來扎呱臉面。

王媒婆瞎字不識,竟也在腰裡揣著手機,還是兒子給買的蘋果牌手機。王媒婆不會用手機電話薄,就讓人抄了個小本本,揣在兜裡。有了現代化通訊工具,王媒婆如虎添翼,婚姻情報網擴至方圓二十里。誰家的姑娘俊,誰家的小夥是什麼屬相,王媒婆都瞭如指掌。年關將至,打工的小夥姑娘紛紛回家過年,這也是王媒婆最忙碌的時候。王媒婆曾策劃一次集體相親,在年前二十七那天,她讓人拉了一三輪車小夥子,她的合作伙伴則領著幾個大姑娘在閆鎮北頭相親,只要看見有中意的,就去搭訕。雖然成功率很低,但這個大手筆還是被廣為傳說。一天領著小夥相個十家八家的是常事,親事成或不成,每家總是給一兩盒煙的,回來把煙兌給代銷點,如此一天下來,光煙錢也能弄個一二百。如果說媒順利的話,王媒婆一年的收入竟能比過一個壯勞力,小日子過得挺滋潤

劉維祥 王媒婆說媒

李義復婚

劉英離婚後,回到孃家,與爹孃一起生活。兒是孃的心頭肉啊,何況兒子剛剛五歲,他哪知道人世間有太多的酸甜苦辣。劉英終日以淚洗面,想兒子想得夜不能寢,食不甘味。去過李莊幾次,想看一眼兒子,都被李義和王媒婆拒之門外,他們怕劉英母子交往過多,孩子大了心生外向。王媒婆對小孫孫也愛如珍寶,吃的,玩的,只要孫子張嘴要,無不答應。一天,王媒婆領著孫子去趕集,剛來到閆鎮集市上。早被已有準備的劉英注意到,乘王媒婆不防備,抱起兒子揚長而去。王媒婆顛著小腳,哪裡趕得上。只得回到家裡,喊上李義,糾集一夥近門子青年,到劉莊要孩子,那劉英早已抱著孩子躲得遠遠的,杳無蹤影。訴至公家,有關人員和村幹部去調停,見那小孩緊摟著母親,誰也不跟,一離開母親,這小孩就惡嗷直鬧。這可憐的孩子,被強行與母親離開一段時間,實在被嚇怕了。中間人看著心酸,遂回來告訴王媒婆,事情於是就此作罷。劉英擔心兒子受委屈,一直沒有再找物件。雖也有中意的,可人家一聽說劉英帶個男孩,都不願意,他們都不願添累贅。

李義和吳芳一齊回到李莊,可苦了王媒婆。劉英在家時,王媒婆是倒油瓶不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終日在外說媒。可現在,那吳芳只知道玩樂打麻將,家務話根本不幹,王媒婆說不上半句,吳芳就杏眼一瞪,大發雌威,頓時嚇得王媒婆噤若寒蟬。這吳芳性情暴躁,體壯強悍,王媒婆哪裡敢惹她。忍無可忍時,訴苦給李義,李義正樂得吳芳不管他賭博,兩人各玩各的,互不干涉,關係如膠似膝,不肯聽母親訴說,反把母親訓說一頓。王媒婆成了家庭主婦,心愛的說媒職業就更不能幹了,心裡的鬱悶就別提了。更讓王媒婆受不了的是,她幾年來存的菸酒都讓吳芳給敗壞了,吳芳在那裡大吸二喝,王媒婆則在一旁敢怒而不敢言,暗自恨得咬牙。

李義沒了劉英管束,賭得越來越大,王媒婆雖有所耳聞,勸上幾句,罵上幾次,終是隔靴搔癢,無濟於事。吳芳才不管這些,有吃有喝,能玩能樂,她就萬事大吉了。李義在牌桌上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很快就把家底輸得淨光。輸紅眼的李義把建築隊里民工的工資也拿出來作賭資。常言說,十賭九輸,這民工的幾萬工資很快也被輸出去。李義又把主意打到母親身上,向母親要錢,被王媒婆一口回絕,氣得老太太掄起掃帚把李義趕出家門。年前,村裡的民工都來向李義討要工資,婦女們在李家門口吵吵鬧鬧,好不熱鬧,王媒婆賠盡老臉,才勸退眾人。除夕晚上,為躲人要帳,李義領著吳芳沒敢回家。吳芳見李義要錢沒錢,要物沒物,哪肯跟李義受這洋罪,於是找個機會,來個不辭而別,揚長而去,以後再也沒聽說她的音訊。

劉維祥 王媒婆說媒

李義守著冷清的家,開始悔恨自己的所作所為,方念起前妻劉英的好,決心重新做人,以期獲得劉英的原諒。王媒婆經過對比,感到了劉英的賢惠,再者,老太太也想念自己的小孫孫,於是母子二人商議和劉英和好復婚。一天,王媒婆領著兒子到劉家請罪,劉英門也沒讓她娘倆進,來了一頓好數落,王媒婆不斷賠情,李義則長跪在地,用手向臉上痛打,最終,娘倆個被劉三一家人趕出來。王媒婆和李義充分發揮臉皮厚不要臉的精神,三番五次上門,婦女畢竟心軟,劉英顧念孩子可憐,再感於往日的夫妻情份,遂答應復婚請求,但必須答應三個要件,萬可重進李家:第一,李義必須戒賭,還上全部賭債。第二,重新要十萬彩禮。第三,再舉辦一次風光婚禮,她必須體面地嫁過去。李義滿口答應。

次日,李義就登上了北上內蒙的列車,從壘牆幹苦力做起,勤勤懇懇,果然是洗心革面,再不踏入賭場風月場半步。畢竟李義有經驗技術,有人脈關係,短短一年,李義掙的錢,就足夠還上欠帳,再加上王媒婆的傾囊資助,終於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在鼓樂的敲敲打打中,劉英再次被娶進李家。婚後,李義劉英恩愛倍加,小日子過得更紅火。王媒婆和劉英婆媳倆互敬互諒,和睦相處,婆媳關係更勝以前。

2017年除夕夜完稿

劉維祥 王媒婆說媒

劉維祥 王媒婆說媒

作者:劉維祥, 菏澤是作協會員 ,鄄城縣引馬鎮中學教 業餘寫作者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釋出,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