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他是鬼門關裡的醫生,受傷後,患者家屬願捐自己的手!

今年年初轟動全國的“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遇襲事件”後,從鬼門關逃回來的陶醫生出現在節目中,對著鏡頭,他說“受傷之後,患者家屬說甚至願意把自己的手捐給我,那時候我覺得,我來人世間這一趟,值得。”

【醫者】他是鬼門關裡的醫生,受傷後,患者家屬願捐自己的手!

【醫者】他是鬼門關裡的醫生,受傷後,患者家屬願捐自己的手!

從醫二十多年,陶勇醫生遇到了很多人,也救助了很多患者。“這一路上,很多患者的故事,很多你讀過的醫學前輩的故事,很多你曾經救治過的患者,他們摘下紗布的那一刻的那些故事,會匯聚成點點滴滴,就像路邊的燈一樣指引著你,不停地往前走下去。”

這些從醫生涯中經歷的故事和從中得出的感悟,被他寫進了個人第一部文學隨筆集

《目光》

裡,而每一個,都足夠打動人心。

【醫者】他是鬼門關裡的醫生,受傷後,患者家屬願捐自己的手!

【醫者】他是鬼門關裡的醫生,受傷後,患者家屬願捐自己的手!

天賜的故事

陶勇醫生曾經很多次提起過一個叫天賜的小患者,小小年紀的他因為患眼部視網膜母細胞瘤(一種兒童惡性腫瘤)兩歲就摘除了一隻眼睛,而為了保住另一隻眼睛,他的父親北漂十幾年,艱難的留在北京只為天賜方便看病。住橋洞,睡公園,在火車站給人拉行李,送報紙賺點微薄收入,他靠著這些來苦苦支撐著生活。

作為正常人的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孩子兩歲就被診出眼底惡性腫瘤,之後漫長的十多年要一點一點地接受自己逐漸變成盲人的感受,這中間要經歷多少疼痛和手術,又要經歷多少次內心的絕望與掙扎;我們也很難想象,擁有這樣的一個孩子的家庭,他的父母家人是如何接受這殘酷的現實。

【醫者】他是鬼門關裡的醫生,受傷後,患者家屬願捐自己的手!

天不遂人願,天賜最終還是失明瞭。當他失明之後,天賜爸爸就拿著在我們看來一模一樣形狀方塊,塗上不同的顏色,讓天賜摸,訓練他的觸覺。慢慢地,天賜完全可以透過撫摸辨別出方塊的色彩,憑藉這種觸覺和記憶的能力,他又學會了盲文,上了當地的盲人學校,父親也在北京扎落下來,在醫院裡面做全職護工,一家人的生活終於走向了光明。

在小小天賜的故事裡,我們看到的患者對於光明的渴望,看到是父母家人對於病患的不離不棄、堅持不懈,這種對抗病魔不屈的精神、人性深處的堅韌和善良在十幾年的從醫生涯中一直讓陶醫生感慨萬千,他說體會人間的喜怒哀樂和真情才是當醫生最為寶貴的饋贈。正如陶醫生所說:“而堅強,並不是一次打擊後站起,而是無數次打擊,仍然還能站起來,仍然微笑地告訴生活,放馬過來吧。”

【醫者】他是鬼門關裡的醫生,受傷後,患者家屬願捐自己的手!

薇薇的故事

薇薇,是一個非常小就查出白血病的小姑娘,她的父母為了給她治病,賣房子賣地,家境陷入深淵,可是薇薇媽媽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她用她最大的愛給了薇薇希望,陪著她常年輾轉於雲南與北京之間,她還教薇薇去愛,不去抱怨生活和社會,反過來去愛去擁抱現在擁有的一切。

眼睛注射,這在常人眼裡是非常恐怖和痛苦的事情,但薇薇完全不害怕,在陶勇醫生給她治療的時候,她還會講笑話給大家聽。

【醫者】他是鬼門關裡的醫生,受傷後,患者家屬願捐自己的手!

薇薇送給陶勇的彩色橡皮泥

眼睛好的時候薇薇很喜歡畫畫,在一個大賽裡獲了大獎,得了五千塊獎金,她拿出一千塊捐給了天賜,把這份愛傳遞了下去。後來她眼睛失明,她還憑著記憶用彩色像皮泥給陶勇醫生捏了一條龍,無論是造型還是色彩都非常細膩逼真,健全的人都不一定做捏出來,真的是難以想象出自一個盲童之手。

今年六一兒童節時,陶勇醫生在抖音直播間為盲童做了一場公益募捐活動,薇薇接線進來給觀眾唱了一首歌,她整個人陽光又可愛,充滿對生活和未來的熱愛。

在薇薇的故事裡,我們看到了愛與溫暖的力量,我們或許用盡全力也阻止不了病魔的腳步,但是我們可以用愛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光明。

【醫者】他是鬼門關裡的醫生,受傷後,患者家屬願捐自己的手!

阿婆的故事

王阿婆的故事,也被陶勇在董卿的《朗讀者》節目上講述,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

【醫者】他是鬼門關裡的醫生,受傷後,患者家屬願捐自己的手!

2009年的時候,陶勇醫生參加了一隻公益醫療隊,去往江西樂安給患者做免費的白內障手術。

當地有一個年齡很大的阿婆,白內障病情非常嚴重,雙眼已經失去光感。 阿婆還患有腫瘤,時間已所剩無幾。

醫療隊出發前,老師千叮嚀萬囑咐: “不要惹麻煩,複雜的病人不要去碰,千萬不要折了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

孤身一人生活的阿婆,想親手製作自己的壽衣,安詳地離開人世。但面對阿婆的懇請,儘管有過百般糾結,陶勇也無法拒絕。

為了讓駝背的阿婆上半身放平,手術的時候幫她找了個半米高的墊子墊著腿,而且破天荒地給她的雙眼同時進行了手術。這在眼科手術原則裡一般是不允許的,但這一切只為了確保她術後能看得見。半小時後,手術成功,阿婆的視力恢復到 0。6,老人很滿意。

回京後,陶勇收到了當地聯絡員打來的電話。阿婆在手術後一星期便離開了人世,但她是笑著走的。 因為她終究在那一星期裡做好了自己的壽衣,把丈夫和兒子的照片縫在了口袋裡。

“這是你學醫的初衷嗎?”後來,陶勇醫生曾經反覆問過自己。

也許醫生所能帶給病人的希望,不只是解除病痛,還有在生死之間的一種期待,那種對生生不息的煙火日常的眷戀。

給一個即將去世的阿婆7天光明,這或許就是陶勇行醫初心的冰山一角。

【醫者】他是鬼門關裡的醫生,受傷後,患者家屬願捐自己的手!

【醫者】他是鬼門關裡的醫生,受傷後,患者家屬願捐自己的手!

陶勇醫生的故事

作為一名優秀的眼科醫生,指引著他毫不猶豫投身醫學,並願意為之奮鬥一生的起因,在孩童時就像一顆火種一樣種在了小陶勇的心裡。

陶勇醫生的母親常年患有沙眼,眼睛經常是紅通通的,不斷地流淚,因為家貧,總是忍著,不舒服的時候就點一點眼藥水。

【醫者】他是鬼門關裡的醫生,受傷後,患者家屬願捐自己的手!

在他十歲的時候,母親帶他去省城南昌的大醫院看眼睛,醫生給她的眼睛上點了麻藥,然後用很細的一根針,在眼睛上的小皰疹上一個一個的挑,挑出好多白色的大砂粒。

那些砂粒困擾了陶勇母親十幾年,在他的手裡就這麼輕易地解除了,以後就再也不會疼了。

隨後,醫生又拿出一根很細的針管,對陶勇說,小朋友,你的眼睛是不是經常乾乾的,那是你流眼淚的淚腺堵住了,叔叔給你通一通好不好。

【醫者】他是鬼門關裡的醫生,受傷後,患者家屬願捐自己的手!

和氣的態度,高超的醫術,讓小陶勇對醫生湧動出無限崇敬,對眼科有了一個非常好的印象,所以在他高考的時候,他幾乎是豪不猶豫地報考了北京醫科大學。正因如此,才有了後來不為名不為利把有生之年成為一名“蒼生大醫”當做人生目標的陶勇醫生。

這些戳中人心的故事,都被陶勇醫生寫進了這本《目光》,他把自己從醫二十年來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關於生死的看法、人性善惡的思辨、放棄與堅守的掙扎、少數和多數的抉擇、醫患關係的矛盾等等忠實的記錄下來,他把自己接觸到的形形色色的患者和朋友身上以及書本里吸收到的能量彙集成冊。

【醫者】他是鬼門關裡的醫生,受傷後,患者家屬願捐自己的手!

在這本書裡,你會看到患有先天性白內障的孩童經過治療重現光明那一刻的欣喜,那就是他希望實現的時刻,也是他人生最重要的時刻;你會看到掙扎在生存邊緣的貧困家庭卻願意從獲得的五千元的獎金中拿出一千元,捐獻給了素昧平生的病友;你會看到得知陶勇醫生被砍之後痛哭流涕恨不得自己替他捱上一刀的患者…。。。

雖然這世界總有黑暗之處,但這些處在人生谷底的不屈、抗爭,對生活依然不改的熱愛,它們像一盞盞燭光幫我們找到了光明,看到了人心和世界存在的美好。

如果說用一句話來形容陶勇醫生的《目光》,我想那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閃著智性和溫暖光芒的“目光”。就像陶勇醫生在《朗讀者》節目中說的,想透過目光,把希望和光明帶給每個人。相信希望的力量,相信愛可以治癒世間一切的苦難,相信每一雙眼睛的背後,都是光明。

【醫者】他是鬼門關裡的醫生,受傷後,患者家屬願捐自己的手!

“世間如此美好,值得我走這一遭。”希望讀到這本書的你,能夠如陶勇醫生那般,面對黑暗和痛苦,懷揣一顆慈悲之心,用善意解讀人生冷暖,用溫柔化解人心涼薄,永遠心向光明。

【醫者】他是鬼門關裡的醫生,受傷後,患者家屬願捐自己的手!

【贈書活動】

陶勇醫生遭遇苦厄,卻以美德回報這個社會,世界用榴蓮吻他,他便將這榴蓮做成比薩。大家如何看待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感受,留言點贊最多的兩位網友,我們將會送出陶勇個人第一部文學隨筆集《目光》一本。

期待大家的留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