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寧願自己受委屈也要顧及對方的喜怒哀樂,為什麼不給他零錢?

一個人寧願自己受委屈也要顧及對方的喜怒哀樂,為什麼不給他零錢?

一說到自私,很多人第一反應就覺得它是一個貶義詞,是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傷害別人的利益的一種卑鄙手段。

所以,在感情中,更多的人願意成為一個無私奉獻的人,以此來獲得一個在愛情中的良好評價。

於是,他們在感情中不計成本的付出,寧願自己受委屈也要顧及對方的喜怒哀樂。

之前有一戶人家給了流浪漢五塊錢,後來,流浪漢來了很多次,這戶人家也給了很多次,每次都是五塊錢。

一次,這戶人家大概是沒零錢了,於是流浪漢再來的時候,只給了他一塊錢,只見對方的臉色瞬間變得不好看,指責這戶人家小氣、摳門,最後憤憤不平地走了。

人都是有貪婪的慾望的,一旦開始就無法填滿,他們只會要求給予更多,一旦達不到要求,就會惱羞成怒。

所以,在兩性關係中,太過無私並不是處理感情的最好方式。

一個人寧願自己受委屈也要顧及對方的喜怒哀樂,為什麼不給他零錢?

學會“嬰兒萬能性”,就是在理性的面對情感生活

01)、什麼是嬰兒萬能性?

在人類的嬰兒時期,由於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認知體系,所以,嬰兒感覺到餓了的時候就會哭,感覺到不舒服的時候也會哭。

他們不會在意大人們會不會感覺到累,他們只會根據自己的潛意識發出的指令,然後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這是一個人最本質的天性。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都難以避免一種最為原始和持久的性情,那就是嬰兒萬能性。

所謂嬰兒萬能性,就是一個人不管在怎樣的人際關係中,都會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他們會透過計算付出和得失,從而形成一套有利於維護自己利益的價值體系。

一個人寧願自己受委屈也要顧及對方的喜怒哀樂,為什麼不給他零錢?

02)、而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開始計較得失並開始為自己著想的時候,是一種內在足夠成熟的表現,同時也是一種相對理性的行為方式。

人要學會優先為自己考慮,才能夠更好、更“任性”地去享受屬於自己的美好,

當你總是把別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憂心忡忡會成為一種阻礙你變得自在快樂的束縛。

一個人寧願自己受委屈也要顧及對方的喜怒哀樂,為什麼不給他零錢?

適度的自私可以有效地拉開彼此的心理距離

01)、電影《無問西東》的劉淑芬對許伯常是不計成本的好,有什麼好吃的優先讓給他吃,家務活都自己包攬。

劉淑芬以為,只要自己對他足夠好,就能夠讓對方回心轉意,只是,那些不計成本的付出沒有起到一丁點的作用,許伯常依舊冷漠,依舊無視,依舊視而不見。

劉淑芬很崩潰,她不明白自己對他這麼好,為什麼對方依舊對自己不理不睬。

其實,從一開始,許伯常就沒有要求劉淑芬這般的無私,是劉淑芬自己希望能夠透過不計成本的付出可以讓許伯常改觀,所以才會因為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而開始氣急敗壞。

一個人寧願自己受委屈也要顧及對方的喜怒哀樂,為什麼不給他零錢?

02)、倘若一開始,她能夠對自己好一點,不對感情抱有期望,或許,當現實擺在面前的時候,她也不至於那麼失望。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會有一定的心理距離的,最舒服狀態莫過於不遠不近。

而太近的心理距離是會讓人有一種束縛感的,會讓自己的內心開始負重,從而覺得自己付出了就一定要對方回饋點什麼,若是沒有,便惱羞成怒。

這樣的無私總歸是有點刻意,而事情一旦加上刻意,就會和一開始的期望背道而馳。

所以,與其要過分強求,倒不如從一開始就降低期望,把那些時間和精力都放在自己身上,這樣一來,內心的負重感減輕了,感情自然就變得通透起來。

一個人寧願自己受委屈也要顧及對方的喜怒哀樂,為什麼不給他零錢?

一個內心成熟的人,一定會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在這個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世界裡,看似紛紛擾擾、車水馬龍,其實細細想來,這不過是一個人的世界罷了。

我們之所以要經歷投入一段感情,是因為這段感情能夠讓我們體會到一個人的狀態體會不到的美好,倘若這段感情最終會成為一種束縛,那麼它的存在也就變得沒有意義了。

一個內心成熟的人,一定會計較得失,一定會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因為他(她)知道兩性本就是尋求一個供求關係的平衡。

他(她)不會高估自己在別人心裡的地位,同樣也不會過分要求別人在自己心裡的地位有多高,他們只會從容不迫地去經營自己的感情,愛別人的同時,也不會忘了愛自己。

往往這樣的愛情,才能夠在一個波瀾不驚的狀態裡走得很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