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嫂要換大房子,父母理直氣壯要求:不用借,她們兩姐妹,一人10萬

哥嫂要換大房子,父母理直氣壯要求:不用借,她們兩姐妹,一人10萬

如果可以選擇,你願意把自己的血汗錢給親兄弟買房嗎?

我覺得,如果可以選擇,我相信沒有人會心甘情願去做這個孃家提款機。但現實往往是比較無奈的,父母的苛責,父母的道德綁架,最終還是會迫使女兒屈服和妥協。

作家拾遺曾說過:多孩家庭的紛爭根源,不是兄弟姐妹的分愛,而是父母的不公正。因為父母不公正,所以兄弟姐妹諸多隔閡和矛盾。

其實,父母的偏心,子女的紛爭,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錢。正如《寄生蟲》所說的,錢就是熨斗,能把生活的一切褶皺熨平。

哥嫂要換大房子,父母理直氣壯要求:不用借,她們兩姐妹,一人10萬

01、兄妹三人,父母卻只偏心兒子

張喬沒想到,自己和妹妹在結婚之前當了好幾年的扶哥魔,如今大家都紛紛成家生子了,卻依舊擺脫不了扶哥魔,補貼孃家的厄運。

張喬家裡有三個孩子,哥哥是老大,也是家裡唯一的兒子,從小深受父母的寵愛。雖然張喬和妹妹才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但父母的關注力和全副身心,卻都撲在了哥哥的身上。

然而,越是被父母寵壞的孩子,長大就越是一事無成。哥哥也是如此。即便父母千方百計為哥哥著想,供他上學,給他請私教,但哥哥卻壓根不是讀書的那塊料。在初中畢業後,哥哥就決定不上學,在家裡玩。

父母管不著他,也只能隨他性子喜好。只是遊手好閒的哥哥,沒錢就找父母要,而父母每每都百依百順。再到後來,張喬和妹妹工作之後,也成為了父母養兒子的搖錢樹。

父母沒錢了,找張喬姐妹倆;哥哥要買房結婚了,父母找兩個女兒。即便後來哥嫂結婚有了工作,可房貸和父母養老卻依舊落在張喬姐妹倆的頭上,讓他們一個承擔房貸,一個養父母。

哥嫂要換大房子,父母理直氣壯要求:不用借,她們兩姐妹,一人10萬

02、哥嫂要換大房子,父母理直氣壯:她們兩姐妹,一人10萬

隨著張喬姐妹倆結婚成家後,父母卻依舊沒有放過她們。但凡孃家有點什麼風吹草動,父母生病,尤其是需要花錢的地方,張喬姐妹倆總是首當其衝,充當了冤大頭。而哥嫂則躲在父母后面,洋洋得意,坐享其成。

張喬和妹妹也曾想過反抗,但她們的反抗,對於父母來說,無疑是叛逆和不孝。父母在親朋好友面前,到處散播姐妹倆不孝的罵名,到最後,姐妹倆礙於良心和孝心,又不得不妥協。

這次哥嫂藉著家裡有了二胎,居住的房子太小了,需要換一套大房子為由,再次讓父母拿出20萬幫他置換大房子。為了達成目的,哥嫂還假惺惺地說,實在不行,就跟兩個妹妹先借20萬,等他工作掙錢了再慢慢還。

結果,姐妹倆還沒說話呢,父母卻理直氣壯地說,不用借,她們兩姐妹,一人10萬,剛好夠20萬。一家人談錢,太見外了,兄弟姐妹就應該相互幫助。

父母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把兩姐妹的付出,當成了理所當然。而按照以往習慣,姐妹倆在接到父母的指令後,不管各自的丈夫和婆家願不願意,都得想辦法湊齊10萬塊錢。

哥嫂要換大房子,父母理直氣壯要求:不用借,她們兩姐妹,一人10萬

03、姐妹倆紛紛跟父母斷絕關係

可這一次,父母的理直氣壯,哥嫂的坐享其成,讓姐妹倆都紛紛厭惡到了極點。哥嫂第一次買房的時候,姐妹倆還沒結婚,就在父母之命之下,掏空了各自的工資給他們買房。如今哥嫂再要換房,父母又打起她們的算盤,真是沒完沒了了。

想到各自的家庭,想到各自丈夫提出的離婚,姐妹倆這次無論如何也不會再掏錢。哥嫂自己有本事就自己掏錢買房,沒本事就在老房子窩著,更何況,她們姐妹倆也還租房住,沒買房呢。

但姐妹倆的決定,卻惹惱了父母。父母指責她們不孝順,還說姐妹倆不幫自己哥嫂買房,那以後這個孃家她們也甭想再回來。

聽著父母的狠話,姐妹倆都心灰意冷了。原來不管自己為孃家付出了多少,但凡有一次沒辦法滿足孃家的要求,就會被父母綁上不孝的罵名。

姐妹倆一對視,心一狠,紛紛跟父母斷絕關係,並聲稱以後哥嫂的家務事,與他們無關。如果父母執意要偏袒哥嫂,重男輕女到底,那父母女兒情分也算是到頭了。

電影《教父》中有這樣一句經典臺詞: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地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正因為張喬姐妹倆太過於心軟和妥協,才會讓父母得寸進尺,而自己也成為了孃家搖錢樹,無窮無盡去填補孃家的虧空。

今日話題:

你支援張喬兩姐妹跟父母斷絕關係嗎?

口袋愛情:剖析婚姻情感,教你讀懂人心人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