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北上廣深,是無數年輕人為之奮鬥的地方,也是無數年輕人想留卻留不下的地方。

有這麼一批人,在工作上沒有能留下的優秀,家境上也沒有能置業的能力,但恰好婚戀物件是本地人,對方在一線城市土生土長,無論工作好壞能力強弱,至少有房有家,一紙結婚證拴住兩個人,便也實現了在一線“有房”有家,雖然是與公婆同住的。

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戀愛時不計較條件,婚姻卻不一樣,無論感情的開始是否純粹,但感情的結尾確確實實是借了對方的光,佔了便宜的難免底氣不足 ,最初有偏見的也往往會經久不散。

電視劇《心居》,將鏡頭對準的正是嫁到上海的外來媳婦馮曉琴(海清飾演)和上海精緻姑姐顧清俞(童瑤飾演)的故事。海清飾演弟媳,童瑤飾演姑姐,高手對戲,招招精彩。

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站在姑姐顧清俞(童瑤飾演)的角度上,這個弟媳馮曉琴(海清飾演)把“留在上海”寫在了臉上,為了自己那個傻乎乎的弟弟,是不得不防的人。

首先,自己的弟弟確實不成氣候,論長相,他又胖又呆;論生活習慣,他懶散邋遢,單身時靠老爹拉扯照顧,結婚後靠弟媳全權打理;論事業,他甭說亮點了,連工作都是自己給安排的,進單位後和混日子差不多,升職加薪遙遙無期,且不求上進鍾愛遊戲;性格上也不是個討喜的主,怯懦、耳根子軟、沒有主見,簡直是個大型巨嬰。

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但就是這樣一個不成氣候的弟弟,當年卻是大弟弟兩歲的弟媳死死追求,偏要結婚的。

馮曉琴(海清飾演)找弟弟作為婚戀物件的動機,明眼人都知道,不就是圖個上海戶口,圖能讓她留在上海嘛,或許還要加上一條:因為弟弟傻乎乎,所以好拿捏,明面上弟弟是一家之主,背地裡,弟媳才是大事小情的掌控者。

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弟媳料理家務照顧老人勤勤懇懇,說話辦事利利索索,對未來有規劃肯執行還很有上進心,如果不是為了照顧家裡的老老小小,出去工作應該也是比弟弟要強一些的。

比起呆頭呆腦沒主見的弟弟,弟媳算得上聰明伶俐,怎麼想弟弟的心眼都是玩不過弟媳的,作為親姐姐,自然要把弟媳的每個要求都品出背後意義,將弟媳做的每件事都控制在可控範圍內,生怕弟弟被哄騙了去。

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所以當馮曉琴(海清飾演)提出想要借款100萬買一個房子時,顧清俞(童瑤飾演)心中警鈴大作,就差沒把“你是不是要貪我們家一套房”的疑問寫在臉上,當然是眼珠一轉,找理由拒絕。

站在弟媳馮曉琴(海清飾演)的角度上,這個姑姐顧清俞(童瑤飾演)把“我防著你且看不起你”體現在了舉手投足,一直在摻合自己和丈夫的決定甚至“挑事”。

結婚近十年年,自己也不是不清楚自己身份,雖沒有做小伏低那麼卑微,但任勞任怨總是有的。家裡沒有婆婆,但有公公和公公的年邁老媽,還有自己上小學的調皮兒子。

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當初丈夫說家中老小需要照顧,自己就辭了職做主婦,拿著不爭氣丈夫的微薄工資過生活。清早所有人都在酣睡,就得起床去菜市場搶新鮮的菜,買捆青菜得讓攤位老闆送把蔥,買斤刀豆也得砍價少兩元,可以說勤儉持家絕不亂花錢。

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家中老小的生活都安排得有條不理,叫大家起床前,奶奶的茶泡好了,需要吃的藥分類裝好了,公公愛吃的油條特意去買了,早餐一大桌子都準備完成了……咱是“貪”人家上海人坐地戶,可咱也確實低姿態,跟“老媽子”一樣伺候著了。

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公公的眼鏡壞了沒張嘴讓修呢,第二天起床就已經粘好了,老公零零碎碎的東西不知道放哪了,只要他問,自己都能指出確切地點。不管咋說,對於這個家,自己是盡心盡力,連挑剔的姑姐也要承認“上海小姑娘是做不到的”。

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但為什麼就是被嚴防死守,就是全家人都拿自己當外人呢?

姑姐一回來,家裡有事要商量,準保揹著自己拉著弟弟爸爸去臥室裡“開小會”,就把你隔在門外;自己辛辛苦苦手工織成的圍巾,送給姑姐當作生日禮物,隔幾天就發現姑姐把這圍巾送給了她自己家僱的鐘點工。

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公公名下房產的對口中學早戀現象嚴重,想要買一個總價200多萬的學區房,左挑右選才找到了一個小房子,希望能夠得到大家支援,把房子買下來,這樣不僅孩子能去更好的中學,資產有升值空間,還可以讓自己在365天全年無休地照顧一大家子的勞動中喘口氣。

要說有私心,也確實有,能夠擁有一個自己名下的房子,總比和老公一起住在公公家更有安全感。也不是沒顧及老人,小房子甚至特意挑了離家一碗湯的距離,方便自己回來伺候老人一日三餐。

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沒想到身價數千萬的姑姐找各種理由不借給自己錢,還背後囑咐公公不要借錢給自己,詢問弟弟我這個做弟媳的什麼意思。

在自己緊追不捨後,姑姐甚至提議把公公的名字加到她的一處房產上,再把孩子的戶口轉過去,上她房子的對口學校,如此解決孩子學區問題來堵自己的嘴。

這樣一番操作,會花費幾十萬的稅費等林林總總的費用,聽姑姐的意思,寧願掏出幾十萬交稅交各種費用給她侄子解決學區問題,也不願掏出這些錢借給自己用來買房。

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其中意味還不明顯嗎?就是哪怕用幾十萬的代價堵媳婦的嘴,也不能讓外地媳婦有自己名字的房子!結婚快十年了,孩子都上小學了,把自己的勞動價值折算成保姆都得有幾十萬,這麼多年掏心窩子的伺候,就換來想要買房時,全家的如臨大敵?

想想就心涼,甚至不如真幹了保姆,保姆還能領工資呢!

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心居:結婚十年仍被姑姐嚴防死守,不如保姆是多少外地媳婦的心聲

好的電視劇,要有打辯論的感覺,即無論站在哪一方,都能品出對方屁股下的道理,劇情不至無腦一邊倒。《心居》開了個好局,希望不要爛尾。

關於“姑嫂”問題,是自古難題一樁,其矛盾發生的頻繁和激烈,甚至可能要多於婆媳:畢竟婆婆面臨的只是兒子被“搶走”,但姑姐面臨的是弟弟和爸媽都被“搶走”。

尤其是自身很有能力的姑姐,可能早在成年之後就代替了媽媽的一家女主人位置,那麼哥哥弟弟的媳婦來了之後,便有了一山不容二虎之式。更何況公婆尚能把自己與兒子兒媳看成一家,但姑姐與弟媳永遠互為“外人”。

本就艱難的“姑嫂”問題,再碰上一線城市敏感的“外地媳婦”問題。看多了傻兒子被媳婦哄光家產的鄰里八卦,自家兒子不成事,便會對聰明媳婦又愛又怕,愛的是兒子有了主心骨,怕的則是兒子的主心骨和兒子並非一條心。

都說“真心換真心”,可誰又知道對方的真心下,是否有偽裝?

不由感嘆一句:老人們的理想婚姻是“門當戶對,本地娶嫁”,到底也是多年的智慧,至少,省去了諸多麻煩和猜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