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不親”,古人眼中的親情,遠比我們想象的複雜很多

從古到今,民間流傳著許許多多與親情、家庭有關的俗語。例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等等,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聊到的這句俗語是:“人有三不親”,換句話說,就是這三類親戚不值得親近,那到底是哪三不親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人有三不親”,古人眼中的親情,遠比我們想象的複雜很多

姨夫

姨夫我們都知道,是媽媽的姐夫或妹夫。古代還有這樣一句話:“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因為牛吃的是草,而豬吃的是糠,所以二者在營養成分上就存在著區別,肥力也自然大不相同。所以,在古人眼中,牛屎並不是最好的化肥,自然也不會受到農民們的喜歡。

直白一點說,就是在血緣關係上,姨夫與外甥是沒有關係的,所以在感情上自然也會淡薄一些。尤其是在姨媽去世之後,可能外甥與姨夫之間的往來也會變少。所以,在古人眼中,姨夫與家庭成員之間並沒有太多可牽絆的感情。

“人有三不親”,古人眼中的親情,遠比我們想象的複雜很多

姑父

姑父就是爸爸姊妹的丈夫。之所以說姑父不親,其實原因也與血緣關係有關,首先從姓氏上來說,他們都屬於外姓,所以跟我們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

但在農村,有這樣一種說法:“姨夫親不叫親,姨娘沒了斷了根;姑父親才叫親,沒了姑姑還連根”。在過去的一些農村地區,認為姑姑是父親的兄妹,所以跟自己同姓,只要同姓的就都是自己的家人,不是同姓同宗的就是外人。

所以,他們認為:姨媽與姨夫都是外姓人,這種親情是靠母親連線起來的,而姑姑是自己人,所以姑父與姨夫相比,姑父要更親一些。但其實不管是跟姑父還是姨夫,往來都不多,所以關係也會變得疏遠。

“人有三不親”,古人眼中的親情,遠比我們想象的複雜很多

舅媽

舅媽是舅舅的妻子。舅媽跟姨夫姑父一樣都是外姓人,唯一不同的就是舅媽是嫁進來的。除了血緣關係這層含義外,人們不願意跟舅媽親近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我們都知道,在我國婆媳關係一直都是一個大問題,而舅媽是外婆的兒媳婦。古時候很多貧困家庭的兒子在結婚後,還是會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時間久了,媳婦與婆婆之間難免會發生摩擦。而我們肯定是向著外婆的,所以舅媽就會成為我們眼中那個不尊重老人的人,自然也就不願意親近了。

其實不管是跟姑父還是姨夫、舅媽,感情的建立一定是要靠互相的來往去維護的,而現在大多數家庭的常態是一年可能都見不到一面,建的家庭群也很少會說話,即便有人說話,也只是發發廣告,或者發一些雞湯之類的文章而已。

“人有三不親”,古人眼中的親情,遠比我們想象的複雜很多

所以這就導致孩子們跟親戚之間的感情變得越來越淡,姨夫和姑父又都是男性,我們跟自己的父親有時候都沒有太多的交流,更別說跟姑父姨夫了,所以就會顯得沒有那麼親近。再加上姨夫與姑父也常常會忙於自己的工作,即便是有家庭聚會,也會迫於無奈缺席。

小編有話說

所以,“人有三不親”這樣的說法其實多少有些偏激了,其實親情遠沒有古人所說的那麼複雜。在古人眼中,有血緣關係的就是親人。而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都是外人,甚至都不能稱之為一家人。只有真正的一家人,才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而外姓人在古人眼中,有時候還會是破壞家族和睦的那個人,其實這裡主要指的是舅媽。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古人才會說“家有三不親”,首先他們認為姑父、姨夫、舅媽也不會對自己的外甥好;其次他們認為跟“外人”親近並沒有什麼用,有好事還是不會想著你,畢竟人家還有自己的孃家人。

不得不說,古人眼中的親情,多少有些太過於極端了。在當今社會,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現在大家各自都忙於自己的家庭或事業,所以很少會有聚在一起的機會。走動少了自然交流就少了,交流少了感情也會變得生疏。

“人有三不親”,古人眼中的親情,遠比我們想象的複雜很多

但不管是在什麼時候,親人還是永遠的後盾,有了好事還是他們會時時刻刻想著你。遇到了困難,也還是親人會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所以,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多走動,就算再不親的親戚都會變得親切,閒來無事的時候,給你的七大姑八大姨打個電話,問問好。你會發現,其實他們一直都在你的背後支援著你,鼓勵著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