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之間的對話,是我可以聽的嗎?

俞敏洪最近跨界搞了一檔訪談節目——

《酌見》

對酌

相見

,正如標題一樣,這是一檔喝著酒吃著飯聊天的節目。

俞敏洪

擔當主持人,訪談的物件是他的各路企業家好友,比如房地產大亨馮侖,中國李寧的李寧,比亞迪的王傳福,華誼兄弟的王中軍等等……

一檔訪談類節目想要做的成功,訪談物件是主要原因。

而這些企業家們,身上的故事肯定不會缺,人生經驗也夠多。

他們只要想說,真誠的說,都是很想讓人聽一聽的。

大佬之間的對話,是我可以聽的嗎?

為什麼會成功?

面對這些企業家大佬,行走的“成功學”書籍。

公眾對他們的最大的好奇,應該是,為什麼你會成功?

想要看看有沒有什麼捷徑可走,是否有什麼通用的經驗可吸收。

雖然來自各行各業,所學專業也不同,但聽這些大佬講他們過去的經歷,如何應對創業的挫折,還是能發現一些共通之處的。

忍字當頭,意志力要足夠強大。

俞敏洪採訪馮侖,這位充滿江湖氣息的地產大亨。

他直說了,做生意就是求人,

彎腰下跪

是做企業的基本功,當年六君子下海的時候求人,直到現在還是要求人的。

大佬之間的對話,是我可以聽的嗎?

還有技術、理工男出身的王小川,如何和搜狐大老闆張朝陽“鬥智鬥勇”是他成功故事的一大主軸。

讓自己想幹的事被老闆認可、支援,除了自己的才能之外,也需要展現出極高的忠誠度,王小川對此心知肚明,也一直在證明自己。

他回憶說,張朝陽身邊有一個登山隊,能進入登山隊的人就是老闆的革命戰友了。

王小川也加入了這個隊伍,登的特別勤奮,再艱難也衝在第一線,老闆登一座山,他就登兩座山。張朝陽說過他意志不堅定,那就登山給他看,以此證明了自己的意志力很強大,以及極高的忠誠度。

大佬之間的對話,是我可以聽的嗎?

在老闆身邊,不管哪裡,也處處是職場

不擰巴,拿得起放得下。

企業家,同時也是公眾人物,他們的一舉一動關乎著企業的同時,也牽動著媒體,沒有一顆強大的心臟是不能夠扛過去的。

所以,這些企業家身上都有著這樣的特點,拿得起放得下,這或許不僅是性格使然,而是這樣的地位要求了他們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

1988年漢城奧運會,李寧鞍馬失利,從一個站在成功皇冠上的人,到跌落“谷底”。

大佬之間的對話,是我可以聽的嗎?

雖然運動員的成敗都是不確定的,但他依然收到了很多沒理由的謾罵,甚至有人給他寄刀片。

大佬之間的對話,是我可以聽的嗎?

雖然比賽的失利和公眾的指責讓他心情沮喪,但他很快就挺過來了,他說:“因為這些人,曾經給我鼓過那麼多的掌。”

他也理解了公眾的這種情緒變化,昨天還在挺你的人,可能今天就來罵你,認為作為公眾人物面對這一切是很正常的。

大佬之間的對話,是我可以聽的嗎?

不論外界的言論和過去的成功與失敗,重要的還是自己,搞清自己在哪生活,要做些什麼。

大佬之間的對話,是我可以聽的嗎?

華誼兄弟的王中君,當被問到華誼兄弟經紀公司總裁王京花的到期“出走”往事,也一樣是坦然、豁達的態度。

而這件事,當年在媒體上炒的還是挺兇的,被視為華誼兄弟的“重創”,因為王京

花出走,還帶走了一批很火的藝人,包括陳道明、劉嘉玲、梁家輝、關之琳等等。

但王中軍看的很清,沒想這些人情變故,而是人家王京花和華誼兄弟的5年合約到期,到時間了想自己創業,這是何樂而不為的事情。

大佬之間的對話,是我可以聽的嗎?

包括王傳福的認錯。

他面對媒體對比亞迪的批評,沒有打太極,直接在公開場合承認錯誤,這對於諸多上市公司的董事局主席而言,恐怕還是第一個。

當然,在聽這些大佬追憶往昔,總結經驗的時候,我們也必須

清醒的認知到,什麼是成功學?

其實,從來沒有一個叫“成功學”的東西或者標準。

那些成功的人掌握了話語權,他們寫出來的東西、講出來的話就變成了“成功學”,而在包裝華麗的“成功學”後面還有更多的“失敗學”,沒有名字,也無人問津。

年輕人,你怎麼不拼呢?

俞敏洪是搞教育的,目標群體也是一群年輕人。

從節目中可以看出,俞敏洪對於年輕人的生活和心態是很關注的,雖然不會試圖融入,但總是為他們“操心”。他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沒什麼進取心,

或者情懷與抱負。

大佬之間的對話,是我可以聽的嗎?

所以他總希望採訪的這些企業家給年輕人們傳授一點經驗,或者分享自己的熱情,多去大學裡做些演講,點燃一些年輕人心裡的火種,相信這也是他決定辦這個節目的目的之一。

但我認為這完全不能強求。

因為人的心態不完全取決於人,更多的,還有現下所處的環境。

比如第一期馮侖說的:

“年輕的時候幹什麼都是當下,稍一努力就幹成未來了,現在是不留神就幹成過去了。”

這話,除了年輕的因素,還有時代背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國迎來了下海經商狂潮,馮侖抓住了機會,作為初代企業家,

他面對的是草莽的大地和廣闊的機會,艱苦但是有希望,所以才會有

稍一努力就幹成未來了

大佬之間的對話,是我可以聽的嗎?

王傳福也分享說,自己改革開放初期

來到深圳,那時候深圳還到處都是工地,塵土飛揚。但同時這裡也是一個充滿機會的試驗田,可以放手去幹,比如當時在深圳註冊一家公司,可能今天註冊,明天就批下來了

(這才是真的“來了就是深圳人”)

大佬之間的對話,是我可以聽的嗎?

所以,在這些大佬身上,能看到一種顯著的時代烙印,他們是有理想的,而這些理想放到現在,聽起來有點天真。

比如馮侖說,他年輕時的理想就是改造中國,不能讓這種貧困的狀態繼續。

大佬之間的對話,是我可以聽的嗎?

而現在的年輕人,都沒有馮侖這樣的資本,大多按部就班的上學、考試、考研考公或工作,什麼年齡幹什麼年齡該乾的事。

競爭激烈,

焦慮學校,焦慮年齡,

到處內卷。

社會容錯率低,

試錯成本高,所以雖然年輕,但也容易“

不留神就幹成過去了

”。

當然,還是有人會被時代選中,或者擁有足夠的天分超越時代。

俞敏洪也知道可能百來個人裡也就這一個人,但是他依然有這種責任感在身上,他對王傳福說:“你我這樣的人,就應該承擔這樣的,點燃這些年輕人的責任”。

聽著很理想化,但我相信他說這些話是真誠的,在這點上回歸了一個老師。一個教育者的樸素心願。

也希望,他們真的能夠點燃一些人。

大佬之間的對話,是我可以聽的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