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波:通靈者信函 (空洞的超驗性,刻意的反常性,不諧和的音樂

蘭波:通靈者信函 (空洞的超驗性,刻意的反常性,不諧和的音樂

通靈者信函

(空洞的超驗性,刻意的反常性,不諧和的“音樂”)

1871年蘭波寫了兩封信,信中他設計了未來詩歌創作的綱領。這綱領與他自己創作的第二個時期是吻合的。因為這些信是圍繞先知(通靈者)的,所以人們習慣於將其稱為“通靈者信函”,這證明,在蘭波這裡,現代詩歌創作也是與具有同樣價值的對詩歌創作的反思並行的。

為詩人爭取先知的地位,這當然並非新創。這一思想的根源之一在古希臘。文藝復興——柏拉圖主義再次恢復了這一思想。蘭波則是通過蒙田獲得這一思想的,蒙田在一篇文章中將柏拉圖關於詩人狂病的兩處論述結合了起來。蘭波在中學已經能背誦蒙田的這一段文字,另外,維克多•雨果可能也為之提供了啟發。但是具有決定意義的是,蘭波為這一古老的思想帶來了怎樣一種轉折。先知詩人所知是何事?他又如何成其為先知詩人?對此的答案是與希臘頗為不同的,是非常現代的。

詩歌創作的目的是,“到達陌生處”,或者也可以這麼說,“看到不可見之物,聽到不可聽之物”。我們熟悉這些概念。它們出自波德萊爾,而且在兩處都是空洞的超驗性的關鍵詞。蘭波也沒有對它們作進一步的定義。他止步於對所期望目標的消極稱述。這目標被界別為非常見者和非現實者,也即某種異類,但是其中卻沒有填充內容。這也被蘭波的詩作所證實。這些詩作超越現實的爆發性突破首先是這種爆發欲本身的釋放,然後才是將現實變異為那些影象,那些影象雖然是非真實的,但並不是一種真正超驗性的符號。“陌生處”在蘭波這裡也始終是無內容的張力極點。詩的觀看是穿越有意打碎的現實向空洞的隱秘看去。

這一觀看的主體是什麼呢?蘭波用以回答這個問題的句子已經廣為人知:“因為‘我’是一個他者。當鐵皮作為小號醒來,就無法再將其歸為鐵皮。我在我的思想繁茂之時在場,我凝視他,我傾聽他。我用弓拉響一個絃音:交響曲已經在深處啟用。說我思想,這是錯誤的。必須說:我被思想。”也就是說,具有行動力的主體不是經驗自我。另一些強力取代了他的位置,那是從下升起的強力,具有前個人化的性質,但是帶有強制性的支配力。只有它們才是觀看“陌生處”的恰當器官。在這幾句話中可以感受到神秘主義的模式:自願獻出自我,因為神賜靈感將主宰他。然而這種主宰現在是來自下方的。自我往下沉降,被集體深層意識奪去了權力。我們現在位於一個門檻上,現代詩歌從這裡開始,從無意識的混沌中拋擲出那陳舊的世界材料無法再提供的新經驗。由此可以理解,為何20世紀的超現實主義者要求將蘭波看做自己的一個先輩。

重要的還有另一個思考:自我要自棄權力,必須透過一種操作性行為。意志和智慧是這行動的指揮。“我要成為詩人,並且努力工作以成為詩人”,這是意志的語句。這語句的使用在於“所有感官的持久、無界限、受理智引導的迷亂”。更確切地說,“是要創造出一個畸形的靈魂,與那個將肉瘤植入自己的臉並讓其長大的男人類似”。詩歌的動力透過自殘、透過醜化靈魂的操作行為而啟動。這一切都是為了“到達陌生處”。這種看向陌生處的觀看者,詩人,成為了“偉大的病者、偉大的罪犯、偉大的受鄙棄者——也是所有知曉者中最高的”。由此來看,反常性不再像盧梭曾經遭受的那樣,單單是被忍受的命運,而是一種蓄意為之的置身事外。詩歌於是被連線在這樣的前提上,即意志扭曲了靈魂的構造,因為這樣的扭曲讓人得以突入前個人化的深處,並通向空洞的超驗性。這時,我們已經遠離了被繆斯賜予神啟的希臘先知。

透過這樣的操作而形成的詩歌被稱為“新的語言”“萬有語言”,對於這種語言來說,是否具有形式無關緊要。它是“讓人覺得陌生者、無法窮盡者、令人反感者和令人迷醉者”的相互交融。所有的高下等級都被拉平,包括美與醜。這語言的價值證明就是激奮與“音樂”。在他的作品中,蘭波處處都提及音樂。他將音樂稱為“未知的音樂”,在“由骨建成的宮殿裡”,在“電報機敲杆的鐵造歌曲中”聽這音樂。這是“新災難的明亮歌聲”,是“最集中的音樂”,在其中一切浪漫式的“僅僅音調優美的痛苦”都被清除。當他的詩歌讓物體或者生命發出聲音時,這聲音總是一再成為一種嚎叫與怒吼,並橫衝直撞進入歌曲中:不諧和的音樂。

回到通訊上來。其中有個美麗的句子:“詩人定義了量度陌生者的尺寸,這陌生者在他的時代的所有靈魂中激盪。”緊接其後的是對反常性的綱領性宣告:“這是成為常規的反常性。如此宣言的頂峰是:“詩人到達陌生處,即使他始終也無法理解自己的視像,他畢競看到了那影象。他也許會因為在穿越這聞所未聞、無法言表的物象時所做的巨大跳躍而毀滅:其他可怕的工作者會到來,從詩人自己潰滅之處開始展望那地平線。”

詩人:憑藉具有暴力性質的幻想爆破世界的工作者。這幻想闖入了陌生處,並因此而瓦解。蘭波已經預感到,現代的那些彼此敵對的掌權者,即技術工作者和詩歌“工作者”,暗地裡是會相遇的嗎?因為他們兩者都是專制者:一個主宰地球,一個主宰靈魂。

文/胡戈•弗里德里希 譯/李雙志

胡戈•弗里德里希(1904一1978)德國著名羅曼語語文學家,弗賴堡大學教授。他致力於研究經典文學,著作等身,《現代詩歌的結構》堪稱現代詩歌研究的里程碑式作品。他又是一位出色的演說家,善於在課堂上以細膩的語言與深入淺出的表達來打動聽眾。另著有《法國小說的三位大師:司湯達、巴爾扎克、福樓拜》(1939)、《〈神曲〉中的法的形而上學》(1941)、《蒙田》(1948)、《義大利抒情詩諸時代》(1964)、《論翻譯藝術》(1965)等。

讀書摘錄,僅供交流學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