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不懂事的人,薄情點才好,無須愛面子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對待不懂事的人,薄情點才好,無須愛面子

《異鄉人》:“

有的時候,我們自以為很篤定的事,實際上卻非如此。

我對這句話深有感觸,年輕時經歷過很多次這樣的事。當時年少輕狂,總是沒來由自信,不管是買東西還是與人爭論,總是篤定地認為自己沒有錯,認為錯的一定是別人,結果卻被現實打臉。

比如有一回我跟朋友去買瓜,我只是模糊記得挑瓜的技巧,卻自認為自己是老手,老闆給我挑了一個我偏不要,自己認定另外一個才是熟瓜,結果開了以後,根本不熟,直到現在我還記得當時羞愧難當的感受,夾雜的還有憤怒,表面上看是被羞辱了,實則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這並不等於說“凡是篤定”就一定會出錯,而是,有的時候,我們毫無根據篤定,或者依據錯誤的標準篤定一件事,往往難以如願。

下面這位讀者的婚姻中也出現過類似的問題,錯不在她,而在於她的婆家人,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怎麼回事。

對待不懂事的人,薄情點才好,無須愛面子

東林老師,您好:

我想聊聊我的婚姻,想聽聽您的看法和我是否一致。

我和婆家人的關係不好,不是我不願意跟他們和睦相處,而是他們不懂尊重,不值得我跟他們和睦相處。

先來說說我婆婆,她是這樣一種人:認為我既然嫁給了她兒子,就算是她兒子的人了。她沒有把我和她兒子放在平等的位置,而是認為我是她兒子的傭人,從而認為她有資格越過她兒子直接使喚我。

雖然說我這個人不喜歡跟外人一起生活,但是,從理論上來講,我不排斥我老公的母親經常出現在我們家,畢竟他們是母子關係。我願意接受這一切,是建立在老公和婆婆都懂尊重的前提下,如果沒有這個前提,我就不想讓婆婆出現在我們家。

我婆婆覺得自己經常去兒子家沒有錯,覺得使喚我也沒有錯,但我不這麼認為,我嫁人不是為了給自己添堵,如果結婚後的生活還不如婚前好,就只有一種解釋:我嫁錯人了。

對待不懂事的人,薄情點才好,無須愛面子

我可以確定自己沒嫁錯人,是因為單獨跟我老公在一起生活,比我婚前的生活要好,只有在婆婆出沒的時候,才會讓我有不好的感受。所以,為了繼續維持好的感受,我必須跟婆婆劃清界限。

我的這個決定惹惱了小姑子,婆婆剛走,她就登門興師問罪:“我哥買的房,你憑什麼不讓我媽住?”

事已至此,我只好實話實說:“

你錯了,房子其實是我買的,之前之所以不說,是想給你哥留面子。現在的情況是,如果我不說實話,就會讓自己受罪,所以,毀掉你哥面子的人是你,你也沒資格怪我對你們家人不客氣

。”

她向她哥求證以後,灰溜溜走了。確定了房子的所有人是我,他們不敢再在我面前撒潑,但並沒有因此對我另眼相看,而是背地裡在別人面前說我壞話,只因我傷了他們的自尊,他們要報復我。

我就想知道我的做法是對是錯,反正我自己認為我沒有錯,您覺得呢?

對待不懂事的人,薄情點才好,無須愛面子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如果都從“篤定”的角度來說,她和婆婆以及小姑子,各有自認為很篤定的事,我們可以一一分析下她們各自篤定的事。

她婆婆篤定的出發點,是以長輩自居,是母憑子貴,是自認為婆婆高兒媳一等,認為自己無論在氣勢上還是條件上都勝過兒媳,所以才會擺出居高臨下的姿態。

雖然她婆婆有根據,但很明顯她的根據是不合理的,因為她所認定的事實跟真正的事實嚴重不符,兒媳並不比她低一等,她沒有任何資格居高臨下,所以,我們可以很肯定地說,她所篤定的事跟實際情況不符,自取其辱是必然的結果。

她小姑篤定的出發點,是為母親叫屈,是為母親出氣,自認為自己有理,認為自己有資格教訓嫂子,卻不知本身就是她母親有錯,她沒搞清楚狀況就對嫂子不敬,同時還忽略了她哥的感受,同樣說明她所篤定的事實跟實際情況不符。

至於她自己篤定的出發點,我是沒看出有什麼問題。她不是存心要跟婆家人過不去,而是因為婆家人不懂事在先,她只是靈活應對而已,只是為了維護自身的權益。

綜合來講,

她和婆家人最大的區別,就是在做人和做事方面“有沒有動腦子”。她對待婆家人是動腦子之後付出的行動,而她的婆家人壓根兒沒動腦子,所以她適時薄情沒有錯,根本無須愛面子

希望這個小案例能對其他人有所啟發,不管在婚姻中還是在職場中,不管你是何種身份,做人和做事的時候別忘了動腦子,別忘了讓自己的自信有據可依,否則你盲目篤定,活成了不懂事的人,只會自討苦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