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胡錫進同志勝利日心得體會的體會

5月9日,俄羅斯勝利日,這是一個重要日子。閱兵式是必有的,過去只是走,今年邊打邊走,所以,“重要”前面還應再著重強調一下。

這樣的日子當然要學習。在我看來,只聽兩個人就夠了,廣場那頭聽普京,另一廣場這頭聽胡錫進。如果時間實在不夠,聽老胡傳話齊活。這不是夸人,在俄羅斯問題上,老胡可謂又紅又專,論總分,很可能全國第一。

普京講話大致可以用ABC來歸納:A,北約對俄羅斯構成“明顯威脅”,西方正在為“入侵我們的土地”做準備,俄羅斯的軍事行動是必要的,也是“正確的決定”。B, 俄羅斯要擊敗烏克蘭,打垮新納粹,必須完成先人擊敗納粹德國的未竟事業。C,“每個士兵和軍官的死亡對我們來說都是痛苦的”,國家將“盡一切努力”照顧因烏克蘭戰爭而遭受喪親之痛的家庭。

學習胡錫進同志勝利日心得體會的體會

相對定性的A和展望的B,C更具針對性,它叫撫卹,而俄軍在閃電戰升級為持久戰過程中,的確有嚴重傷亡。如果把軍官的成分再細化一下,光陣亡的將軍就好幾位。撫卹金多少另說,但精神是同等的,都是“為國捐軀”。

不過,不知是不是因為發生了好幾次出師未捷身先去,現實讓老胡有了思想負擔,總之這次話頭還行,但標題明顯偏軟:紅場閱兵,俄羅斯遠未山窮水盡。

學習胡錫進同志勝利日心得體會的體會

才打了75天,又不是75個月,怎麼一上來就想到“山窮水盡”?這不像是老胡的一貫風格。儘管是“遠未”,可還是讓人聽出了一絲心扉。這說明,老胡真的不善於撒謊。

文章一開頭就製造出某種氛圍:“在這一天到來之前,西方如臨大敵,宣揚不知道普京會在閱兵式上說出什麼狠話來。烏克蘭那邊也特別緊張,擔心俄軍會發動猛烈襲擊,給這個勝利日獻禮。”

西方在具體怎麼排班,我不清楚,但可以完全肯定的是,完全沒有老胡所說的“如臨大敵”,烏克蘭也沒有“特別緊張”。西方已經抱成比原來更結實的團,怎麼可能“如臨大敵”?澤連斯基和烏軍就更不會是那種情緒,獲得的道義支援和武器援助越來越多,戰鬥裡成長,作戰經驗日臻豐富,這些,國際社會都看在眼裡。

學習胡錫進同志勝利日心得體會的體會

在眼下的烏克蘭,馬裡烏波爾早已成為一個象徵。普京在講話中居然沒提到這個地名,想來可能是因為亞速鋼鐵廠這股殘餘勢力沒有最終蕩平。可是老胡在文章中提到了。節日到了,總該有個什麼禮?這或許就是原因。

不過,老胡在講到頓巴斯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普京“好像更願意用穩紮穩打的策略逐漸拿下整個頓巴斯和烏克蘭東南部,而且他對俄羅斯社會將繼續支援他很有信心”。普京有支援率不假,但要用“穩紮穩打”來形容當下在烏東作戰的俄軍,則明顯是把並不存在的沉著強加於對方。從告別基輔,到把今後工作重點放在頓巴斯,俄軍什麼時候“穩紮穩打”了?

學習胡錫進同志勝利日心得體會的體會

老胡愛談核武器,人們都知道,這次也不例外。文章說:“莫斯科還一再宣佈不會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這也是普京對使用常規力量就能夠打贏這場戰爭很有信心的表現。”

不用白紙黑字,大家也都從網上知道,就在不久前,俄羅斯還非常嚴肅、相當鄭重地說,我們這邊有啥啥規章,核武器不是擺設,到了要用的時候就會用。應該說,這書面上叫“震懾”,市面上叫“嚇唬”。然而,效果不好,坊間好像沒有多少人真在乎。當時老胡就寫過文章,諄諄告誡:別不當回事兒,到時候別後悔。

應該說,那時的老胡顯然在告訴人們,真到了某個拐點,俄羅斯會用核武器。其實,不用說也知道是什麼拐點,常規力量搞不定了唄,炮彈導彈火箭彈能辦成的事兒,誰會用原子彈?可是,後來克里姆林宮不提核武器了,而且表示,不會打核戰。這時候,老胡恍然大悟:我就說嘛,俄羅斯對自家的常規力量很有信心。

現在看,俄羅斯橫豎都有信心,無論是常規力量,還是動用核打擊。真正的問題恐怕在於,老胡對自己的判斷有沒有信心?

學習胡錫進同志勝利日心得體會的體會

不過,老胡說“俄羅斯對戰爭有著充分的記憶”,這話千真萬確,一路打過來的,不可能不充分,就算別人忘了,自己也忘不了啊。我相信這是很多人的感受,早在學中學歷史的時候就有充分記憶。老胡更不用說,他的專業是俄羅斯文學,當然比我們更瞭解俄羅斯歷史。

談起當前的俄烏戰爭,老胡抒情地說:“普京雖然發動這場戰爭很突然,但他撥動了俄羅斯社會的共同心絃。雖然這一次他們是主動出擊打進了烏克蘭,但他們心中湧動的是1812年趕走拿破崙和二次世界大戰趕走希特勒軍隊時同樣的愛國主義豪情。”

學習胡錫進同志勝利日心得體會的體會

按老胡所說,俄軍此次“特別軍事行動”毫無疑義是保家衛國。澤連斯基如果看了老胡文章的翻譯件,一定會莫名驚詫:那麼我是拿破崙?還是烏克蘭是希特勒治下的那個德國?這兩種說法國際上能給認證嗎?

反法西斯戰爭是偉大的,蘇聯軍民的犧牲是巨大的,但是,有些史實也是經不起放大的。二戰爆發前,希特勒和斯大林各懷打算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其中包含附屬秘密議定書,將波蘭、波羅的海三國、芬蘭以及東歐等國劃分為兩國的勢力範圍,規定,雙方以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立陶宛北部邊界、波蘭的那累夫河、維斯瓦河和散河為分界線。

一句話,該條約導致了日後蘇德對波蘭的侵略。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凌晨4點40分從西向東對波蘭展開進攻,而蘇聯也不含糊,亦於9月17日由東向西入侵波蘭,10月6日,在最後一批波蘭軍隊於科克戰役被擊潰後,德蘇兩軍佔領波蘭全境。

俄烏戰爭爆發後,人們清楚地看到,波蘭的立場特別堅定,態度特別堅決,行動特別迅速。真正做到了三個特別。分析起來有兩個原因,一是感同身受,二是他們也認同這句話: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這個,也沒有無緣無故的那個。

俄羅斯是豪情,波蘭就是矯情?眼下的烏克蘭又是什麼情?有些秘方類的判斷標準,像老胡這樣的老中醫,輕易不會外傳。

不過,碰到大事兒,還得先看老胡的文章,那不代表一定正確,但卻一定代表風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