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交友還是假把戲?揭秘交友軟體的“桃色”與騙局

給女主播刷了近1000元的禮物後,竟被對方“拉黑”了,人財兩空。而此前兩人約定,刷完禮物後線下見面。這是某社交平臺上一名使用者近期的遭遇。

實際上,這樣的案例在現實中並不少見。隨著交友軟體風靡一時,使用者在享受交友樂趣的同時,也頻頻陷入性騷擾、性交易以及各類騙局。一些交友軟體逐漸淪為違法犯罪行為的高發地。

近日,多名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的業內專家指出,平臺應該加強稽核,提高運營技術,制定網路安全應急預案;禁止用虛假身份註冊,遇到舉報、投訴及時採取必要措施,切實保障使用者合法權益。

社交軟體暗含“桃色”,色情交易屢見不鮮

一款主打“靈魂社交”的交友軟體近年來頗受年輕人青睞,其可根據使用者的個性標籤和地理位置為其隨機匹配異性,使用者使用卡通頭像,可以發瞬間動態記錄生活,在廣場上可以看到其他人的動態,給人營造一種“社交圈”的感覺。

使用者張先生長期使用這款軟體,經常參加平臺方主辦的各種戀愛派對。他發現聊天室中經常會出現帶有黃色內容的語音,並且系統一般檢測不出來。

根據張先生提供的線索,記者加入名為“優質速配小姐姐”的派對中,看到了這樣的場景:

8號男生開麥想了解一下4號女生,這時主持人說,“8號這是看見人家小姐姐主頁的色圖了,抬走”,接下來兩個人進入私聊環節。

7號女生見自己久久未能匹配到男嘉賓,便向主持人申請開麥。開麥後,該女生髮出幾聲嬌喘,示意在場男嘉賓快點了解她。派對內的男嘉賓聽罷,紛紛向主持人要求與7號女生匹配私聊。

另外一款交友軟體則要求使用者上傳個人照片,且使用者在瀏覽異性照片時,往右滑表示喜歡,往左滑表示不喜歡,被使用者稱為“看臉社交”。

記者註冊該軟體發現,註冊時無需實名認證,隨便用一張網圖作為本人照片上傳,平臺也在瞬間完成稽核。隨後,記者在動態中更新了幾張“私房近照”網圖。沒過多久,一名名叫“養雞場看門老大爺”的人找上門來。

“你好哇小姐姐,可以找你玩嗎”“晚上有沒有空,我來找你一起‘麼麼噠’”“我就住在××,晚上可以直接過來找你”……對方接連向記者發出邀請。為了躲避平臺檢測,對方讓記者新增其微信並影片,方便後續約會。

被拒絕後,這名“養雞場看門老大爺”很快便釋出動態尋找下一個“獵物”。動態內容是其在居所附近賓館的自拍照,並配上文字“無聊呀小姐姐”。

又過了一會兒,另一名名叫“某某同學”的人也發來資訊,希望“牽牽小手,事後給500元”。在主頁中,其每天都會發布這樣的資訊,評論區有不少人詢問聯絡方式。

“現在哪有什麼本人自拍,都是隨便找張網圖充當自拍照,主動來聊天的人大多不懷好意。”一名某交友軟體的老使用者說。

記者統計發現,短短半天時間內,有19名使用者向記者打招呼,但真正以交友為目的的寥寥無幾,打招呼的內容多數是“可以出來約嗎”“多少鈔票”等。

還有一些交友軟體玩起了“漂流瓶”的把戲,漂流瓶中的內容也很隱晦,如“哥哥,你女朋友知道我們撩騷,會不會打我呀”“你喜歡什麼姿勢”等。一旦加為好友,對方便以“給你看刺激照片”為由,誘導使用者進一步送禮物充值。

聊天送禮步步設陷,詐騙高發屢被投訴

除了涉及色情內容外,一些交友軟體還因成為詐騙高發地而被大量投訴。

在一第三方投訴平臺,有不少網友反映某交友軟體中的主播存在誘導刷禮物、打賞等行為,只要使用者一直為主播刷禮物,每到一定程度,主播就可以解鎖“新技能”,從最開始的唱唱跳跳到私信發照片,新增微信甚至線下見面,只要錢給到位,主播們都答應辦到。還有許多人刷了大量禮物後,主播卻拒絕提供之前承諾的內容。

某交友軟體使用者孫先生就被騙了3000元,連女方的面都沒見著。

前不久,孫先生透過某交友軟體添加了一名女生為好友,又透過對方發來的二維碼進入臨時會話群,群成員包括她和一名管理員。緊接著,女方和他共享了位置,並提議在附近找一家酒店,孫先生欣然同意。在酒店等待期間,女方說已經到樓下了,需要孫先生轉給管理員1000元才能上來開單,併發來銀行卡號。隨後,孫先生又禁不住女方的話術,陸續轉給對方3000元,直到久未見到女方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孫先生的遭遇並非孤例。近日,河北省唐山市高新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網路交友詐騙案:被告人梁某為騙取他人錢財,透過手機聊天軟體結識女性朋友,以結交男女朋友的名義,在聊天過程中謊稱為某機關的工作人員,並提供偽造的身份證、駕駛證影印件,以增加被害人的信任。在聊天過程中梁某虛構事實,先後以投資做生意、調動工作、母親重病去世等虛假理由騙取被害人錢款,共騙取9名女性被害人11萬餘元。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被告人梁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最終依法判處梁某有期徒刑四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責令退賠9名被害人合計11萬餘元。

記者注意到,在這類詐騙案件中,交友軟體只是最開始的一環,多名受害網友稱交友軟體不過是“魚鉤”,自己這條“大魚”在這些軟體上被釣起,犯罪分子再轉移到第三方軟體實施詐騙,等自己意識到被騙後舉報平臺,往往會因證據不足而自食苦果。

有些交友軟體也注意到了上述問題,當用戶向對方傳送“多少錢”等字眼時,這些軟體會自動彈出提示視窗,提醒使用者謹防“殺豬盤”等騙局,並告知使用者不要輕易新增其他社交軟體以及向對方轉賬。

但也有個別交友軟體在這方面的風險意識薄弱。比如某款知名交友軟體,在其社群規範中明確禁止“釋出色情暗示、挑逗性的所有資訊”,但實際聊天中,記者並未看到平臺對這些敏感詞彙採取措施。當記者傳送“約嗎?”等字眼,均無法觸發平臺提醒,甚至連一些略帶性暗示的語句都沒有觸發相關提醒。

此外,該交友軟體直播版塊中,使用者需要為主播刷禮物進行充值,主播也會私下和使用者聊天,引導使用者刷禮物,透過其他社交軟體發紅包等。有使用者認為,這些操作不僅不能促進交流,反而會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機。

平臺加大監管力度,切實保障使用者權益

“透過交友軟體從事色情交易,應當對其進行行政處罰,情節嚴重者追究其刑事責任。”盈科律師事務所全球總部合夥人韓英偉指出,當下交友軟體除了詐騙、色情交易外,還存在公民資訊洩露、虛假資訊等風險隱患。

因此,他建議加大普法宣傳力度,提醒公民自覺抵制網路色情等違法行為;同時要健全軟體認證規範管理制度,加強對該類軟體運營商的監管力度,督促其合規經營;相關主管部門要不定期開展網路環境治理專項活動,嚴厲打擊和整治色情交易等網路違法犯罪活動。

“平臺加大監管力度同樣重要。”韓英偉說,平臺應當嚴格履行法律義務,合規運營,加強稽核,提高運營技術,制定網路安全應急預案等,切實保障使用者合法權益。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平臺對規避“殺豬盤”等網路詐騙違法犯罪具有重要作用,他建議交友軟體在演算法推薦層面保持技術中立。

“平臺應禁止用虛假身份註冊,這樣一旦出現問題,平臺可以第一時間追責到人。同時,若遇到舉報投訴,平臺需及時採取必要措施,阻止資訊傳播,將相關資訊向有關部門彙報。”朱巍說,此外平臺應按照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內容,禁止未成年人進行註冊、使用,進一步完善身份認證程式。

從使用者角度來說,韓英偉建議,使用者應當增強法律意識、證據意識,以便維權;在使用交友軟體過程中,也要擺正心態,以道德為底線。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