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才得道,逸筆寫真 —《意與古會—潘友紅書畫印作品集》摭談

文:趙涇生一日前,友紅髮來其新著《意與古會——潘友紅書畫印作品集》小樣,煌煌巨冊,書、畫、印薈萃,其中尤以畫數量最豐,除熟悉的山水、花鳥、人物以外,尚有部分我以前未曾見過的戲畫與動物畫,充分展示出其繪畫題材的豐富性。書中另一個亮點是穿插出現的多篇書畫論文和創作隨感,在內容上,文圖自相映發,互為印證;在結構上,以文帶圖,自成章節,穿珠綴玉,使全書內容渾為一體。覽之如上林觀花,步步生春,繽紛耀眼,美不勝收。

通才得道,逸筆寫真 —《意與古會—潘友紅書畫印作品集》摭談

▲《意與古會》正式出版

我和友紅相識甚早,平時來往不頻,屬同氣相求、神交如晤的好友。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從高校轉行到電視臺工作不久,曾對他進行過一次電視專訪。那時的他還是個二十多歲的翩翩少年,對金石痴迷尤甚。後來因同為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在書法上的交集更多一些。雖知他近年來畫藝大進,但今日睹此大觀,多少還是有些吃驚。因早年在單位做宣傳工作,他養成喜歡動筆的習慣。生活中偶有所感,或思之有得,便援筆成文。文字簡練乾淨,極具可讀性。我一直認為,一個願意動筆寫作的人,對世間萬物的敏感程度和認知能力與不寫作的人是有差異的。看得多,學的廣,想的深,參的透又能寫得出,得文心滋養,便容易觸類旁通,打通自然與藝術,藝術與藝術之間的關聯。很難想像,一個才疏學淺、思維遲滯、缺乏特殊觀察力和敏銳領悟力的人,會從錐劃沙,折釵股、屋漏痕、孤蓬自振、驚沙坐飛、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夏雲奇峰等自然現象中激發聯想,點燃智慧的火花,領悟出筆法筆意的精髓。所謂“字外功”、“畫外功”強調的就是創作主體的綜合素質,成為字奴、畫匠還是書畫藝術家分水嶺也即在此。

通才得道,逸筆寫真 —《意與古會—潘友紅書畫印作品集》摭談

▲《意與古會》封面

據我的觀察,友紅屬於那類喜歡獨處而不善交際的人。他興趣廣泛,對看書寫作、金石書畫、玩石養草、聽樂畫瓷等等帶有文人氣息的活兒均饒有興致。用他自己話說就是一個字:“玩”。我理解他所說的“玩”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喜好和玩耍。“玩”既可以是隨性的消遣,也可以上升為高境界的修為。願玩愛玩,便會對身邊事物產生興趣,有興趣才會有激情。生活中,我們面臨很多的限制,玩其實就是突破限制的過程。如果技短術乏,遭受挫折就怨天尤人而放棄,這便屬於玩不起的心態。接受限制條件且能堅守,在限制條件下創造各種精彩的瞬間以獲得樂趣,玩便進入到一種至高的境界——“耽玩”。在古代典籍中,因耽玩而獲成就者不勝列舉:《三國志·吳志·士燮傳》:“耽玩《春秋》,為之註解。”《晉書·皇甫謐傳》:“耽玩典籍,忘寢與食,時人謂之‘書淫’。”宋葉適《包顒叟墓記》:“退而教子讀書,擇古人之義,耽玩傳寫,申論反覆,陶然有以自樂。”……無數事實證明,現實世界可以被馴服,也可以被享受,只要我們懂得如何發現樂趣。

通才得道,逸筆寫真 —《意與古會—潘友紅書畫印作品集》摭談

▲《意與古會》內頁

正是秉持專心研習,深切玩賞的初心,那個當年在廢香菸盒上和課本空白處“耽玩”畫小人的淘氣男孩,幾十年後終於在書畫藝術領域“玩”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二“逸堂”是友紅近兩年新啟用的齋號。齋號是中國文人特有的一種文化標籤,蘊含著主體的社會意識、道德觀念、價值追求和審美意識。此前他曾用過多個齋號。從漸入境齋、清心寄廬、草石堂、逸堂這些齋號中,我們大體能看出齋號的變化記錄著主人心靈運動的軌跡。《意與古會》中所收作品大多是逸堂的產物,所以從“逸”字入手,可以更便捷地瞭解他近年來在藝術風格和審美趨向上所作的努力及其帶來的變化。

通才得道,逸筆寫真 —《意與古會—潘友紅書畫印作品集》摭談

▲《意與古會》內頁

“逸”最初是作為人物品藻的標準而存在的,反映的是中國古代文人的一種生活態度和精神境界。後逐漸進入藝術品評領域,並最終成為中國傳統美學中一個重要的審美範疇。考察“逸”的審美話語特徵,字面上有清逸、雅逸、俊逸、隱逸、沉逸、雄逸、超逸等多種形態。“逸品”作為文人畫的品格特徵,在中國傳統藝術批評中被尊崇為書畫的至高境界,也是唐宋以降文人畫家們所努力攀登的藝術高峰。透過古人的描述我們大略可知,逸品之作追求簡約天真,適性自然,不含人間煙火之氣。表現形式多為縱橫疏野,由繁到簡,由巧到拙,既出於法度又不僵守於法度,妙在似於不似之間。正如清惲壽平《南田畫跋》中所說,“須知千樹萬樹,無一筆是樹;千山萬山,無一筆是山;千筆萬筆,無一筆是筆。有處恰是無,無處恰是有,所以為逸。”

通才得道,逸筆寫真 —《意與古會—潘友紅書畫印作品集》摭談

▲《意與古會》內頁

和文學即人學命題相類似的是,書如其人、人品決定畫品也是中國傳統文藝批評中通用的準則。五代黃休復就明確提出,“逸格”的形成取決於人格的超脫。畫家要出“逸品”之作,必須具備超逸脫俗的人格。不過,今人要想達到古人那樣超逸的境界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所處的快速發展的工業化、資訊化社會已與傳統的農耕社會有著本質的不同。現代化的快節奏提高了生活和工作效率,也逐漸拉大了人與自然的距離。尤為令人不堪的是,自然環境的惡化和物慾橫流帶來的精神世界滑坡,更是嚴重影響著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的良性發展。因此,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要擺脫社會和心理的種種壓力,自覺遮蔽紛繁社會的喧囂煩擾,遠離物質世界的功利誘惑,脫俗迴歸到原始的心理狀態,是十分考驗書畫家定力的。

通才得道,逸筆寫真 —《意與古會—潘友紅書畫印作品集》摭談

▲《意與古會》內頁

友紅無疑算得上是“逸品”朝聖路上的一位苦行者。現實生活中的友紅是個生性散淡、自甘寂寞、簡單透明的人。他堅持把藝術作為一種人生的修煉方式,追求“在內在的精神層面上感悟內在之光,祈求真正的靈性和解脫”,在屬於自己的隨意、天然、去矯飾的生活空間裡縱情地放鬆心靈,獨自享受著“閒雲野鶴般的超脫、淡泊和寧靜”。逸品的至高歸宿其實就是一種自由而無所拘束的心態。在這點上友紅與傳統文人的人格表徵並無二致。漢文學家揚雄說“書者,心畫也”,清畫家石濤也說“夫畫者從於心也”。書為心畫,畫為心聲,心境無塵,畫境自然也就澄明乾淨。他筆下山水景物中的空靈、清雅、靜謐之境其實正是他本人超然象外的心靈體驗。他喜歡描寫古人清雅閒適的生活情狀,表現軒冕才賢、巖穴上士、仙侶高僧的高情雅緻:探松訪竹,觀石賞花,品茗飲酒,面壁參禪,各呈其態,各怡其情。他們或泛舟湖上,或策杖山間,或巖崖盤坐,或園中春眠;寒夜青燈之下,有的候客對弈,有的焚香靜思,有的黃卷在手,有的揮毫案前。

通才得道,逸筆寫真 —《意與古會—潘友紅書畫印作品集》摭談

▲《意與古會》內頁

他以超脫世俗後返歸自然的理性自覺,用作品中所描繪的超然物外、與世無爭、淡泊寧靜、脫俗自適的生活方式,傳達不激不厲、不溫不火、不急不躁的生命體驗。儘管這樣的作品不能直接反映火熱的現實生活和積極用世的主流價值觀,但現實生活的豐富性和人們精神需求的多維性,決定了藝術作品主題、題材、形態和風格上的多樣化呈現。我們不覺得畫中的恬淡清逸之氣具有避世思想的消極導引作用,反而會在作品超脫世俗,嚮往自由的情緒表達中獲得精神的認同和情感的共鳴,在浮躁的時風下為自己日顯疲憊的心靈尋找到一塊可以暫時安放休憩的伊甸淨土。藝術創造成敗與否,決定的因素並非題材和形式,而是創作者的熱情與真誠,及其所體現出來的崇高和純潔的人類情感。在友紅的作品中,我們感受到了熱情、真誠並被其所打動。三品賞友紅近年來的畫作,有一個突出的感受,就是在很多作品中都呈現出一種趨簡的態勢。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展的規律。精於心,簡於形。對書畫藝術來說,簡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境界。

通才得道,逸筆寫真 —《意與古會—潘友紅書畫印作品集》摭談

▲《意與古會》內頁

眾所周知,以文人畫為主流的中國傳統繪畫其本質是寫意的,其重意尚簡、以形寫意的繪畫語言是由內涵型邏輯所決定的。西方的寫實藝術重整體感,以整體效果與生活相似、相近為標準。中國寫意畫則以充分表達作者的意念為目的,有意的忽略細部而只把握整體,所有的藝術元素都服從於整體的主要韻律。在友紅近年來的創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藝術表現力並不突出在山、樹、石與人、景、物細節的刻畫和展示上,而是體現在畫面全部的形式結構中。他用簡而拙的筆觸對描繪的物象形式加以變化措置,經過凝鍊的抽象誇張和變形,形成一氣呵成的整體的、寫意的效果。用虛靜恬淡的心境和清澈明淨的心象直擊觀者的內心,使之從中獲得一種輕鬆、自由的審美體驗。線是人類最古老的造型語言,其突出的便利性、直接性、概括性、簡練性是一切造型藝術賴以生存的基礎。在中國書畫藝術中,線作為最基本的審美元素,在自身的筆墨形式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形式規定,並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人文情懷。誠如當代著名畫家石魯所言:“線化為筆,以立形質、以傳神情、以抒氣韻。線雖簡,然以其抑揚頓挫之變而化眾美。”

通才得道,逸筆寫真 —《意與古會—潘友紅書畫印作品集》摭談

▲《意與古會》內頁

線性特徵是中國傳統書畫藝術表現方法最主要的形式特徵,書畫家們也都把線條看成其作品的一種生命象徵。正因為如此,相比於墨和色而言,友紅線上的運用上顯得更為著力,更見匠心也更顯功力。在他繪畫的線性和線質中,我們能感受到篆書的雄古茂密、圓厚遒勁,行書的秀潤靈動、流美峻利,草書的縱姿放逸、流走飛動。他善於運用不同線條虛實強弱的對比和濃淡乾溼的走向營造空間感,很多作品甚至不用或很少作墨、色的渲染,僅用線條的疏密組合就表現出黑白色階的變化、形狀的層次及深度關係。他運用線的長短、粗細、曲直、剛柔、輕重、遲速、濃淡、枯潤的變化組合,造成各種不同的節奏和韻律。時而逆鋒入筆,正而反之,時而蓄力藏筋,實而虛之,時而澀筆取勢,緊駃戰行。在藏與露、正與逆、走與留、蓄與放的對立統一中,充分展示出線條的生動美妙和神奇變化魅力。

唐張彥遠論畫曰:“夫象物必在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古工畫者多善書。”顯然,友紅對線的深刻理解和嫻熟運用得益於他的書法修煉之功。長期的書法實踐,使他對書法抽象線條的筆畫形態、筆法、結構、墨法、章法等諸多技術因素有著足夠深入的認識,在對線條質感、力感、立體感、運動感、節奏感、韻律感等多重審美要素的整體掌控上也積累了足夠的資本。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刻印的原因,他很早就對大小篆書作過深入的研習。就如同吳昌碩書法和繪畫線條的質感高度契合一樣,他線條中的金石味、篆籀氣也大大提升了繪畫“骨法用筆”的品質。而篆書尤其是甲金文以抽象性線條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具象性再現特徵,介於似於不似之間、帶有原始樸拙風格的圖畫意味,也都成為他內心深層的文化積澱。這種書肇自然的象形意識作為一種深層的文化心理,在創作中不自覺的產生出一種意味暗示作用,將造化中奇詭多變的自然形態,萬物間相互碰撞又相互依存、互為矛盾又相互轉換的辯證關係都轉化為筆下的形式意味,充實和活化藝術自身的規則,豐富著作品的審美內涵。

通才得道,逸筆寫真 —《意與古會—潘友紅書畫印作品集》摭談

▲《意與古會》內頁

前人推崇“書從印入,印從書出”,友紅正是這種理念的踐行者。他既“以刀法傳筆法”,更“直從書法演畫法”,以印養書,以書養畫,書、畫、印彼此滲透,相互成就。四友紅將作品集名曰《意與古會》,可以看作是他對中國書畫藝術傳統的致敬。中國書畫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書畫貴有古意一直被視為書畫藝術之圭臬。“意與古會”中的“古”在某種意義上可視作傳統的代名詞。而傳統從來就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前代人的篩選留存對後代人來說均可歸入傳統的範疇。不同的畫家、不同的流派乃至每個經典作品本身都含有相當成分的時代與個性的特定內容。因此,“意與古會”不僅要“會”古人披沙揀金、去蕪存精提純而成的筆墨形式與審美意趣,還需要更深層次的去“會”不同動態文化空間中“古意”產生的指導思想與藝術精神根源。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學古人既要師其跡更應師其心。受家庭環境薰陶,友紅自幼學習書畫,並有幸得到著名書畫家黃葉村和南京藝術學院教授黃敦兩位先生的啟蒙和教誨,使得他在學藝之初即與中國書畫藝術傳統有了免走彎路的正向接觸。如果說他早年所學更多的是傳統筆墨形式的修煉,尚屬師古人之“跡”的階段,那他在藝有所成後,又先後赴京參加北京師範大學首屆書法創作研修班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山水畫高研班的學習,則更多的表現為從外在表象而轉入內在真意的求索,為師古人之“心”尋求更高層次的支援與幫助。“意與古會”既是他素心堅守的不變方向,也是他藝術實踐的不懈行為。

通才得道,逸筆寫真 —《意與古會—潘友紅書畫印作品集》摭談

▲《意與古會》內頁

意與古會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師法自然。師法自然是中國書畫“古法”的靈魂所在。那些得古法的書家,能從天地永珍中悟得“筆勢”“筆意”等筆法內容,筆墨縱橫之處,生機相隨,富含味外之旨。而對畫家來說,師法自然的意義則更為重大深遠。細檢畫史,從南朝謝赫《古畫品錄》“六法”中的“應物象形”“傳移模寫”、五代荊浩的“搜妙創真” 、唐代張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北宋米芾的“借物寫心”、明董其昌的“當以天地為師”,直至清初石濤的“搜盡奇峰打草稿”等等,無不體現了古人在天地造化中探尋筆墨路徑的精神。“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時移世易,物理不變。面對自然造化,今人與古人同為一師。友紅愛外出寫生,也極為享受直面真山實水時的那種獨特感覺。他曾在《寫生芻議》中寫道:“山水畫寫生是人與大自然的一種對話、交流的手段。透過寫生可以使我們在感悟大自然奧妙的同時,開啟自身的智慧,鍛鍊自己的藝術表現能力,挖掘新的表現方法,尋找新的意境。”基於這種清醒的認識,他在日常教學和學習、創作之餘,總是儘量抽時間約上三五畫友,或帶上一眾學生,深入到蕪湖周邊的鄉村城鎮以及鄰近的皖南山區,對景寫生,陶煉筆墨,印證傳統。在外師造化、記錄物象外在特徵的過程中體味畫理,找出自己的品性,寫出自己的精神感受,用累積的寫生經驗為創作帶來法外“化機”。

通才得道,逸筆寫真 —《意與古會—潘友紅書畫印作品集》摭談

▲《意與古會》封二

正因為嚴格遵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作方法,賦予寫生以更為深廣的含義,所以,他把“寫生”逐漸帶入到一個相當自由的境界。他筆下的皖山徽水、野亭古道、田園樹木、老屋舊宅,均能得之於自然,又熔裁於心胸。它們不是自然景觀複製似的實景再現,而是由景造境成為極具地域特色又包容著畫家精神世界的藝術空間。這些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景物是凝固的時間符號,透著深沉的歷史滄桑感和豐富的地域文化內涵。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已經不只是畫家遊蹤所及、即景記錄的風景素材,而可視之為 “以心觀物”、滲透著作者的主體情感、包蘊著中國山水自然精神和人文內涵的藝術成品。縱覽古今,“師法自然”的創作方式都是美術史傑作產生的重要基石,也是畫師進階為大師的不二法門。久居太湖邊的倪元林受環境啟發,創造出折帶皴與“一河兩岸”三段式的新圖式,形成了自己簡淡、幽靜、闊達的畫風意境;黃山腳下的漸江、石濤、黃賓虹也都把面對自然山水的哲學感悟和美學理想轉化成各自的筆墨語言,從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歸宿。畔長江、鄰皖南而居的友紅能否得江山之助,成長為堪與前賢大師比肩的具有鮮明地域歸屬感的藝術大家,時間自會給出答案。作為好友,我覺得雖任重道遠,但非常值得期待。《意與古會——潘友紅書畫印作品集》一書作品題材豐富,藝術形式多樣,是作者多方面藝術素養的綜合體現。本文旨在探討作者的藝術思想、筆墨風格與審美精神,至於具體作品的解讀賞析,見仁見智,相信讀者諸君讀後自有會心之處。最後,以四句小詩為本文作結:師古且從造化尋,通才得道楮生春。技精腕下能驅鬼,逸筆縱橫好寫真。潘友紅藝術簡介:

通才得道,逸筆寫真 —《意與古會—潘友紅書畫印作品集》摭談

▲潘友紅

潘友紅  1967年出生,安徽蕪湖人,齋號逸堂、草石堂、清心寄廬、漸入境齋、別署佛寺石僧。民盟盟員,大專學歷。先後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首屆書法創作研修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山水畫高研班。現為逸堂文化藝術總監、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佛像印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安徽省教育培訓工作委員會委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散文家協會會員、蕪湖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鏡湖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蕪湖書畫院特聘書畫家、蕪湖市作家協會會員、蕪湖市鏡湖區人大代表。受家庭的薰陶自幼勤習書畫,先後得已故著名書畫家黃葉村先生以及南藝教授黃敦先生的啟蒙和教誨,收益頗多。作品榮獲:“交通杯”全國書畫大賽書法一等獎(交通部、中國書協、中國美協主辦);全國第八屆“群星獎”(文化部主辦)等,曾多次赴日本高知縣和東京美術館參加國際文化交流。作品入選:第二屆中國書壇新人展、中國青年書畫家精品赴港展、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入選)、全國印社篆刻作品聯展、全國新文人畫小品展、首屆國際藝術節——西泠印社首屆中國印大展(入圍)、第三屆國際篆刻展、“與佛有因”中國佛像印雅集展(第一回)(第二回)(第三回)、2017、2020年“萬印樓”當代國際篆刻精英收藏工程、“方寸萬千”當代中國畫名家小品展、威海第二屆中國古文字書法篆刻展等、“玩陶瓷印”全國陶瓷印邀請展、海上絲綢之路篆刻展、中國竹根印藝術展。諸多作品入選:《中國書法選集(1949-2000)》《安徽省現代篆刻選集》《當代篆刻家大辭典》《中國青年篆刻家作品集》《中國書畫名家精選》《當代青年篆刻五百家》等專集;多次發表於《美術報》、《中國書畫報》、《美術大觀》、《書法導報》、《書法賞評》、《書與畫》等報刊。《青少年書法報》、《安徽青年報》、《中國交通報》等均有專欄介紹。爨碑書畫碑林、翰墨碑林、昭陵博物館、黃帝陵管理局、鄱陽湖書法碑廊刊石及諸多學術團體收藏。2003年——2004年在《青少年書法報》開闢“近(現)代書法家介紹”專欄。2006年論文《黃賓虹書法藝術論》入選“當代安徽書法創作的觀察與思考”學術研討會,並且收入《墨海探珠》論文集;2014年教學課件《體驗從圖畫到漢字書法的筆墨神奇》入編《少兒美術》增刊(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20年論文《印外求印   印從書出——從黃牧甫邊款釋讀窺覽其印風的形成》入選“安徽省首屆書法學術研討會”,並收入論文集。其個人辭條收入《中國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2008年12月在甘肅蘭州成功舉辦個人書畫展。2011年由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出版《潘友紅書畫作品集》,2015年由中國文獻出版社出版《書法指導教程—智永真書千字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