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把“假笑”當作職業快樂嗎?

賈玲,把“假笑”當作職業快樂嗎?

一個喜劇演員,用一部賀歲片收割觀眾的喜悅與淚水。她做到了。

不管你喜不喜歡賈玲,你一定不會討厭喜劇。

在這個追逐效率的時代,喜劇成為了打工人必備的解壓包。活躍在熒幕裡的喜劇人,為螢幕前的我們生產著快樂的產品。

賈玲,把“假笑”當作職業快樂嗎?

我們自己也常常是“假笑”的代言人。比如,異地過年的人,與家人影片時,為了讓遙遠的親人放心,暫時性的精神抖擻……

賈玲,把“假笑”當作職業快樂嗎?

很殘酷的事情是,靠“假笑”吃飯的喜劇演員,腦海中想到的,永遠是抖包袱。如何迎合我們的喜好,是否撥動了觀眾的笑點,成為了“績笑考核”的鐵律。他們會不會得上一種“假快樂”的職業病?

賈玲,把“假笑”當作職業快樂嗎?

她暫時丟下“假笑”的職業裝,迴歸了普通人的一面。每一滴淚水裡,不僅滿載了對已逝母親的懷想,更包含了對他人認可的感激。這或許是代替快樂的喜悅吧。

我們不妨換一種問法:看到別人因你而歡笑,你開心嗎?

因為,令人快樂,或許比自己快樂,更快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