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新版烏鴉喝水的故事,我頓悟人和人的差距是怎樣拉開的

看了新版烏鴉喝水的故事,我頓悟人和人的差距是怎樣拉開的

最近在朋友圈刷到了一個新版烏鴉喝水的故事:

一隻烏鴉絞盡腦汁,終於琢磨出了往瓶裡丟石子的方法,並順利喝到了水。

然而它卻沒有料到,另一隻烏鴉根本不往瓶子裡丟石子,而是嘴裡直接含上了一根吸管。

看了新版烏鴉喝水的故事,我頓悟人和人的差距是怎樣拉開的

其實,生活中不乏像第一隻烏鴉這樣的人。

自己拼盡全力得到的東西,別人卻能輕而易舉獲得。

有人說,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是智商,不是能力,而是認知層次。

認知層次較低的人,往往很難過好這一生。

01

真正困住一個人的,永遠是固有認知。

《三體》一書中,有個詞叫

“降維打擊”

本是指外星人使用“二向箔”,將太陽系由三維空間降至二維空間的一種攻擊方式。

但它還有另一種解釋:

如果一個人所面臨的問題與他的認知處於同一維度,那他是無法解決這些問題的。

而當他的認知處於高維度時,這些問題就會變得無足輕重,甚至不復存在。

作者

@硬核小白

講過這樣一個例子:

有一隻蝸牛叫小黑,在一處被人施了法,只能按照規定的螺旋式線路前行。

但在小黑看來,他一直走的都是直線,永遠是從A到B。

看了新版烏鴉喝水的故事,我頓悟人和人的差距是怎樣拉開的

因為小黑的認知還在一維空間裡,它認為直線是不能變成螺旋狀的。

而一維的螺旋需要在二維的平面上才能看透。

當小黑走出魔咒後,來到了一個超大的球面上,但小黑用盡了渾身力氣,還是爬不出這個球面。

看了新版烏鴉喝水的故事,我頓悟人和人的差距是怎樣拉開的

因為這時,小黑的智商雖然上線了,但認知還停留在二維世界裡,它不知道平面會彎曲成一個閉合的球。

而二維的球面,則需要在三維空間裡才能看透。

愛因斯坦曾說:

“這個層次的問題,很難靠這個層次的思考來解決。”

因為真正困住我們的,從來不是眼前的這些困境,而是我們固有的認知。

它將我們的視野禁錮在了方寸之地,從而迷失了方向。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管窺效應。

當一個人的眼睛,只能透過一根管子看東西,那麼他就只能看到管子裡面的東西。

而一個人的固有認知,就如同這根管子,唯有打破它,我們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02

你的認知高度,決定了你看世界的高度。

一位創業老闆曾說:

“未來不再是資訊差時代,而是認知差時代。”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主要就是認知差,認知層次不同,結局就會千差萬別。

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中,作者劉同在日記中記錄了這樣一件事。

大學畢業後,他進入電視臺工作。

那時,同期應聘進欄目組的大學生有近十位,工種類似。

但一段時間後,劉同發現,只有他和另一位男同事每天工作近15個小時,其他人6個小時都不到。

他當時第一反應就是“不公平”,覺得自己太傻了。

同樣是大學生,為什麼他們就一直加班、拍攝、編輯、寫策劃,而其他人卻那麼清閒。

後來他向同他一起的男同事抱怨:

“他們把我們倆當豬嗎?

為什麼吃苦的都是我們,大家拿的工資還一樣多?”

男同事看了他一眼,說:

“他們才是豬,你想想,工作就只有那麼多。

如果拿一天50個小時的工作量來算,咱倆就做了30個小時,剩下那麼多人只做20個小時的工作,每個人才三四個小時。

假使工作是升級打怪、積累經驗的話,我們倆比他們先獲得更多的經驗值不說,當我們犯了100個行業錯誤的時候,他們或許才犯了不到10個。

而且年紀越大,犯錯誤被原諒的可能性就越低,我們是搶了人家的機會,我們怎麼可能是犯傻呢?”

從那一刻起,劉同就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努力工作,不再抱怨。

後來,他說道:

“大多數人不會在同一個地方工作一輩子,大多數人也不會在同一個崗位做一輩子。

我們所有的累積,都是為了給人生最後的那個位置打一個穩定的根基。

因此,每個獲取經驗的機會都顯得尤為重要。”

事實也確實如此,最終,劉同成為了光線的副總裁,而與他同期的那些應聘者,卻還在原地打轉。

人與人之間,認知失之毫釐,結局就可能差之千里。

一個人的認知邊界決定了他的人生邊界,認知高度決定了他看到世界的高度。

就像《教父》中的那句經典臺詞:

“花半秒鐘就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看了新版烏鴉喝水的故事,我頓悟人和人的差距是怎樣拉開的

03

成長的本質:認知升級。

在《羅輯思維》一書中,作者羅振宇說,他接觸新領域A這塊已經好幾年了。

有一次他給一位尊敬的兄長打電話,諮詢道:“大哥,您說我應該怎麼抓住領域A處的機會呢?”

兄長說:

“面對一種新技術,如果站在原來的行業裡問,怎麼抓住這個新機會呢?

最後的結果,基本都是抓不住。

得換個思路,這個技術會成就什麼東西?那就去幹這個東西。”

所謂認知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

一個人成長的本質,就是認知升級。

那麼,如何提升認知的層次,實現思維的躍遷呢?

1. 閱讀不同型別的書籍

《知識大遷移》中,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

一個人的知識積累情況,會影響他的認知水平。

多閱讀不同型別的書籍,會給我們帶來不同的認知、不同的思維方式,拓寬我們認識世界的廣度。

從而可以建立自己的認知維度,更全面地看問題。

2. 接觸不同層次的人和圈子

有一個“圈子定律”,說的是一個人的能力、財富等,是他最常接觸的5個朋友的平均值。

認知亦是如此。

我們或許能從周圍人身上學到很多,但多數可能只是簡單的重複,而自己的認知水平還是難以突破。

賈平凹先生曾說,朋友的圈子其實就是一個人的人生世界。

當我們去認識更高層次的人,接觸不同層次的圈子時,我們的認知也會隨之提升。

3. 用“終點思維”看問題

什麼是“終點思維”,就是站在事物發展的更長遠的終點上看問題。

很喜歡貝索斯的一句話:

“如果你做的每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來三年,和你同臺競技的人會很多;

但是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來七年,那麼可以和你競爭的就很少了。”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侷限於眼前的收益,從而缺乏長遠的考慮。

但如果我們加上時間跨度,站在事物的長遠發展上去看,可能就會有不一樣的決定。

作家水木然在《深層認知》中寫道:“認知,是未來社會的核心資本。”

打破原有認知,實現思維的破局,不僅是治癒當下的良藥,也是掌控未來的鑰匙。

升級認知層次,完成思維的飛躍,更是一個人實現人生逆襲的絕佳途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