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演繹清宮的故事,為什麼港片和大陸片的官帽差別這麼大?

同樣是演繹清宮的故事,為什麼港片和大陸片的官帽差別這麼大?

清朝的官帽本來就有兩種,一種是夏天戴的涼帽,圓錐型,呈斗笠狀,俗稱喇叭式,材料多為藤、篾席製成;一種是冬天戴的暖帽,元寶型,蒸籠狀,宛如騷鼠,材料為緞布及動物皮毛。

之所以會認為港片和大陸片的清朝電影的官帽不一樣,很可能是看了香港黃飛鴻系列《獅王爭霸》中發生在夏天故事裡的戲,又看了大陸《康熙王朝》中康熙於慘死寒冬之夜的戲份。

大清王朝發跡於東北苦寒之地,冬天是少不了帽子的,而帽多取材於貂鼠、海獺、狐狼等等,式樣則仿製於明朝武官休閒時所戴的“奓簷帽”。

同樣是演繹清宮的故事,為什麼港片和大陸片的官帽差別這麼大?

定鼎中原後,猛增成千百倍任職官員,哪裡去取這許多動物皮毛來縫製帽子?於是退而以絲綢、緞布作為原料。

原先在關外,滿人在夏天是不用戴帽的,前額及周圍剃光,僅留下腦門心一小塊地帶的毛髮,結成長辮,縱馬馳騁于山野、深林,一如人猿泰山,愜意無限。

大清統治者於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頒行《服色肩輿條例》,堅決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用刀劍推行滿族服飾,除了要求男子全部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外,官員冬天戴“暖帽”,夏天戴“涼帽”(夏天還戴暖帽的話,腦袋肯定會被捂出病,而如果不戴帽,又實在不成體統)。

這涼帽怎麼弄呢?

用藤和篾席製成,式樣仿製於江南鄉人常戴的箬笠——詞人張志和詞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箬笠。

但直接這麼整,也太砢磣了。

於是就精心地在帽表裹以羅絹,外罩白布,帽身覆上織網,紅紗綢裡,黑地織金包緣,緣上裝上黑帶圓邊,上綴朱緯,朱緯以紅絲織成,以紅線縫在帽冠上,帽前緣縫飾配上東珠一顆,帽頂綴紅纓頂珠。

同樣是演繹清宮的故事,為什麼港片和大陸片的官帽差別這麼大?

涼帽做得是如此標緻,暖帽也不能落後,於是,暖帽的中間裝上以紅絲織成朱緯,外罩黑布及圍上青絨,帽胎兩側縫上繫帶,帽前緣同樣縫飾配上東珠一顆,帽頂同樣裝上紅、藍、白、金等色寶石頂珠。

有意思的是,這兩種帽子,都在頂珠下面吊上一根由白玉或翡翠製作成的空心翎管。

這根空心翎用來幹嘛的呢?

安插翎枝。

翎枝又分花翎、藍翎兩種。

頂珠加花翎,就稱“頂戴花翎”。

花翎為孔雀羽所做,分一眼,二眼,三眼。這“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狀的圓花紋,一個圓圈就算做一眼。

官員所戴花翎上翎眼的多寡標誌著官員的等級高低,其中三眼等級最高。

在清朝初期,皇室成員中的親王、郡王、貝勒的貝子和固倫額附(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資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為鎮國公或輔國公的親貴、和碩額附(即妃嬪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資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內大臣、前鋒營和護軍營的各統領、參領(擔任這些職務的人必須是滿洲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這上三旗出身),有資格享戴單眼花翎,而外臣無賜花翎者。

可以說,清朝統治者對於穿戴服飾上的講究和要求還是很下了一番心思的。

但這些講究,在我們今天看來,卻又是何等的古怪荒誕。

同樣是演繹清宮的故事,為什麼港片和大陸片的官帽差別這麼大?

補一個小笑話:清末民初的大學問家齊如山晚年寫有一本《齊如山回憶錄》,書中,作者追憶了自己少年時參加科舉縣內小考的往事。當時,清朝有規定,凡是科考,考生必須穿官衣、戴官帽。由於參加科考的人太多了,根本沒那麼多官衣官帽。怎麼辦呢?朝廷就放寬了要求,免了官衣,但一定要戴官帽。這官帽容易做,大家都用舊式寬邊氈帽,頂上糊一層紅紙,作為帽纓子,將就著就這麼矇混過去了。當時的直隸,流傳著一首吟詠科考的民歌,雲:

三年一考久曾經,永遠纓冠借不成。

到時仍將氈帽替,糊層紅紙替紅纓。

呵呵,拿頂鄉下人戴的氈帽,帽頂糊層紅紙,大功告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