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喬遷新居至瓢泉,寫下山居即事,愜意的生活場景令人嚮往

辛棄疾喬遷新居至瓢泉,寫下山居即事,愜意的生活場景令人嚮往

山居生活是怎樣的呢?

陶淵明的山居生活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王維的山居生活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李白的山居生活是“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山居生活是孤獨的。但真正的山居者,一定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一個強大的精神世界,和超然物外的生命追求。

今天分享一首辛棄疾的《滿江紅·山居即事》,他眼中的山居生活優勢怎樣的一番光景呢?

辛棄疾喬遷新居至瓢泉,寫下山居即事,愜意的生活場景令人嚮往

《滿江紅·山居即事》

幾個輕鷗,來點破、一泓澄綠。更何處、一雙鸂鶒,故來爭浴。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有飛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滿,秧新谷。閒日永,眠黃犢。看雲連麥壟,雪堆蠶簇,若要足時今足矣,以為未足何時足。被野老、相扶入東園,枇杷熟。

註釋:鸂鶒(xī chì),一種水鳥,又名紫鴛鴦。

這首詞寫於1197年左右的一個夏日,這年辛棄疾已經57歲,他所生活的地方也從帶湖遷居到了瓢泉。《滿江紅·山居即事》寫的正是他在瓢泉居住期間的夏日生活場景。

辛棄疾喬遷新居至瓢泉,寫下山居即事,愜意的生活場景令人嚮往

上片

這首詞上半部分詞人主要圍繞瓢泉的自然美景進行描寫。瓢泉的初夏景色優美、愜意,令辛棄疾感覺彷彿超脫於塵世之外,精神感覺很是清爽。

辛棄疾是怎麼描寫這優美的瓢泉景色呢?

在本詞第一句由幾隻水上飛舞的水鷗寫起,“幾個輕鷗,來點破、一泓澄綠”,他看到幾隻鷗鳥很輕盈地在水面飛來飛去,偶爾會落腳輕點水面,把碧綠澄澈的湖水蕩起一陣陣漣漪,打破了原本平靜如鏡的湖面。

辛棄疾喬遷新居至瓢泉,寫下山居即事,愜意的生活場景令人嚮往

由靜入動的寫法,賦予眼前景色以生機活力。這才是生活應該有的樣子。

接下來,繼續描寫動景,“一雙鸂鶒,故來爭浴”,有一對紫鴛鴦飛來與水鷗爭浴。“故來”一詞用得十分有趣,擬人手法,賦予紫鴛鴦人的情感,彷彿這多情的紫鴛鴦,有意趕熱鬧、有意要令詞人開心。

開頭兩句僅22個字,寫出了一幅水鷗、紫鴛鴦在水上嬉戲玩鬧的快樂熱鬧場景,充滿生機與活力,這才是生命應該有的精神狀態。詞人表面寫景,其實在寫自己內心,只有當詞人內心也是如此開心快樂、閒適輕鬆的時候,他所看見的眼前景緻才是富有活力的。

辛棄疾喬遷新居至瓢泉,寫下山居即事,愜意的生活場景令人嚮往

接下來,詞人將描寫的筆觸從外物轉移到自己身上來。“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看到水鷗和紫鴛鴦的生活狀態,他自熱而然想起了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一面細讀《離騷》,一面舉杯痛飲;在飽看翠竹之餘,也不推辭各種肉食美味。

雅俗共賞,好不愜意啊!

你以為就這些嗎?不,詞人還有更豐富的生活呢?

“有飛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辛棄疾繼續說:“居所附近還有一道飛瀑,可以供我天天欣賞。這瀑布猶如明珠飛濺,不停地傾瀉,每天流下的水量足足有三千斛之多。”

抬頭有飛瀑,低頭有湖水,耳邊有飛鳥,口中有美酒,這日子那叫一個美啊!

辛棄疾喬遷新居至瓢泉,寫下山居即事,愜意的生活場景令人嚮往

下片

小詞下半部分,詞人把描寫的重點轉到身邊人居環境、人們生活狀態、精神風貌上來。著重寫人情美。瓢泉的自然景色優美,生活在瓢泉的人們是淳樸溫厚的。

春雨滿,秧新谷。閒日永,眠黃犢,春天,雨水豐足,新播下的谷種長出了碧綠的秧苗;進入農閒的時節,小黃牛懶散地打著瞌睡。春播夏耕秋收冬藏,年復一年,這就是瓢泉居民的日常生活。

辛棄疾喬遷新居至瓢泉,寫下山居即事,愜意的生活場景令人嚮往

雲連麥壟,雪堆蠶簇,到了麥收時節,田地裡的麥子熟了,一片片金色的麥浪鋪滿了整片片的麥田,豐收在望;蠶房裡白花花的新蠶一堆堆兒的,如同一堆堆的白雪,格外喜人。

綠色的秧苗、黃色的麥穗、雪白的蠶絲,還有耕田的黃牛犢,鄉野大地上一片生機勃勃的場景,令詞人無比喜悅、無比感動,他不禁叫喊出來:“快看啊!這多麼充實有意義的生活!多麼美好!難道還不應該知足嗎?”

當然應該知足了!

辛棄疾喬遷新居至瓢泉,寫下山居即事,愜意的生活場景令人嚮往

若要足時今足矣,以為未足何時足, 詞人用肯定的語氣說:“若是要追求人生狀態的富足,那麼眼前的這一切就已經足夠令人感到滿足啦。”

詞末最後一句,詞人又秀了一把凡爾賽,“被野老、相扶入東園,枇杷熟”,幾位老農見詞人閒著沒事,就邀他到東園去走走,說是枇杷已經熟了,請他去吃枇杷。最後一句,又為閒適愜意的生活輕描淡寫似得加上一筆,勾起人的食慾,令人恨不得自己也能有朝一日過上此等生活。

你羨慕這樣的山居生活嗎?嚮往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