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殘唐(石山)李存孝十八鐵騎破長安並非完全虛構,原型在洛陽

李存孝是殘唐五代十國故事中最為著名的人物,他在小說中被認為是第一高手,有“王不過項,將不過李”的說法。無論是在小說中還是在史書中,李存孝都是被認為非常悍勇的,個人作戰能力非常出色。雖然在戰役級和戰略級的作戰上李存孝亮點不多,但在個人作戰方面的確有很多讓人稱道之處。由於小說中描寫的誇張,李存孝的很多故事都被認為是超人類的,是小說作者虛構的產物。然而在這些故事中也有不完全虛構的部分,其中十八鐵騎破長安的故事便是其中的典型,他在歷史上很可能存在著實戰原型。

淺析殘唐(石山)李存孝十八鐵騎破長安並非完全虛構,原型在洛陽

十八鐵騎破長安的故事出現在古典小說《殘唐五代史演義》中,後來被改編成各種作品,如評書、戲劇和影視劇等等。這部小說相傳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所著,但其文學藝術價值遠遠比不上《三國演義》,寫作水準也不高。因此我更相信另一種說法,這部小說是明末文人假託羅貫中的名義所作的。小說中有很多誇張的描寫,表現了李存孝的武勇,十八鐵騎破長安就是其中之一。

故事發生在李克用率領沙陀軍收復長安的過程中,佔領長安的起義軍首領黃巢派手下大將葛從周率四十八萬兵馬抵擋。雙方發生了激戰,李存孝作為李克用的先鋒部隊衝殺葛從周的兵馬,大破一字長蛇陣,直接追到長安城下。

淺析殘唐(石山)李存孝十八鐵騎破長安並非完全虛構,原型在洛陽

然後李存孝在長安城下進入了第一個高光時刻,展現出殘唐第一猛將的風采。他火燒永豐倉、箭射黃巢,十八騎衝入長安城如入無人之境,整個過程中的大智大勇讓讀者和觀眾們感到暢酣淋漓。而曾經不可一世的的黃巢竟然被逼的躲在長安皇城之中不敢露面,派重兵把守皇城四門,防止李存孝突入。

以十八鐵騎把黃巢起義軍的五十萬大軍堵在長安皇城之中,這中誇張的事情恐怕只有小說中才會出現。因此從理智的層面來看待十八鐵騎破長安,我們基本上認為這是作者誇張的描寫。這種描寫大多為虛構,就像李存孝破葛從周的一字長蛇陣一樣,是作者的藝術誇張。

淺析殘唐(石山)李存孝十八鐵騎破長安並非完全虛構,原型在洛陽

然而這種堪稱神奇的戰績在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過呢?為此我查閱了一些歷史資料,卻發現這個故事也不完全是虛構。十八鐵騎破長安的故事在宋元時期就已經存在了,從資料上看流傳的時間應該不短。元朝戲劇作戰關漢卿的元雜劇《哭存孝》中便提到了十八鐵騎誤入長安的事情。因此可以認為《殘唐五代史演義》中的十八鐵騎破長安並非原創,而是採納了宋元時期故事所改編的。這兩個版本有所區別,關漢卿的雜劇中是以誤入為主,而小說版本則是追敵突入長安,並引發了和黃巢起義軍的戰爭。

淺析殘唐(石山)李存孝十八鐵騎破長安並非完全虛構,原型在洛陽

從歷史資料中我們知道,長安被黃巢起義軍攻佔後,唐僖宗和田令孜逃到了成都,以鳳翔節度使鄭畋為宰相和招討使召集全國的藩鎮勤王。各方藩鎮節度使紛紛出兵長安,關中地區陷入混戰之中。由於黃巢起義軍勢力龐大,藩鎮軍隊負多勝少,河中節度使王重榮和天下兵馬都監楊復光上書唐僖宗,請求赦免李克用叛國之罪,招李克用帶沙陀軍南下勤王。於是在北起軍使陳景思的斡旋下,李克用被封為代州刺史、雁門以北行營節度使率領沙陀軍南下勤王。李克用入關後勢如破竹,三戰而破長安,將黃巢起義軍趕出了關中。

淺析殘唐(石山)李存孝十八鐵騎破長安並非完全虛構,原型在洛陽

這段故事在兩唐書中寫得非常詳細,其中並沒有李存孝十八鐵騎破長安的段落。從李存孝的個人史料來看,兩唐書中只簡要的記錄了李存孝跟從李克用南下,收復長安,攻破陳州、蔡州、許州,把黃巢軍攆到山東去的戰史。在這段史料中並沒有對李存孝單獨進行描述,自然無法確定他是否在攻打長安時創造了十八騎入長安的奇蹟。可是僅憑這些描述就否定這個事情完全不存在,這又顯得主觀武斷。因此在考證這個事情是否存在上,我們需要更多的史料在佐證。於是我從宋元時期的傳說入手,調查民間如何形成這種說法的。

淺析殘唐(石山)李存孝十八鐵騎破長安並非完全虛構,原型在洛陽

在《元史》中記錄了這麼一個故事,講的是南宋將領劉整攻佔信陽稱的事情,記錄中提到了李存孝十八鐵騎拔洛陽的事蹟。劉整是宋末元初的將領,也是元朝水軍的創始人。他出生鄧州,本來是金朝將領,金國滅亡前投奔了南宋,隸屬於南宋宰相趙方麾下。趙方去世後,被劃入荊湖制置使孟珙麾下。孟珙奉命攻打金朝控制的信陽城,劉整作為先鋒率領十二人趁夜登城,直接擒拿信陽守將,一舉拔掉了這個戰略要點。孟珙對劉整的斬首行動非常吃驚,以為可以與“李存孝十八鐵騎拔洛陽”的事蹟媲美,於是稱劉整為“賽存孝”。

淺析殘唐(石山)李存孝十八鐵騎破長安並非完全虛構,原型在洛陽

這個事情發生在南宋晚期,距離宋朝滅亡已經不遠。以此作為參考,我們有理由相信李存孝十八鐵騎破長安在南宋時候的認知是“十八鐵騎拔洛陽”。以南宋名將孟珙的角度來看,他將劉整與李存孝相比擬,說明這個事情對他的震動。而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李存孝攻取洛陽的戰事在他心裡的地位很高。作為一名將領,對戰史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也許他不瞭解李存孝攻取洛陽的經過,但事情處在應該是沒有疑問的。而長安和洛陽都是唐朝的都城,黃巢入關時先後佔據這兩座城池,後來又被唐軍收復,李存孝攻佔洛陽並非不可能。

淺析殘唐(石山)李存孝十八鐵騎破長安並非完全虛構,原型在洛陽

從政治地位上看,唐末長安的地位要高於洛陽,所以故事的流傳中老百姓以長安替代洛陽也是可以理解的。對於民間故事的創作者來講,為了讓故事達到吸引力,提高事情的嚴重性,也是一種創作手法。用長安來替代洛陽,使得故事更加令人驚歎,也更加凸顯李存孝的神勇無敵。

而這段事情沒有被記錄在史書上,我認為可能存在如下幾種原因。從黃巢起義發展的過程來看,黃巢攻佔洛陽基本上是兵不血刃的,是洛陽官民主動投降的。後來黃巢敗退出關中,也是在陳州、蔡州、許州等地組織反撲,並沒有將洛陽作為反撲的戰略要點。

淺析殘唐(石山)李存孝十八鐵騎破長安並非完全虛構,原型在洛陽

因此洛陽守軍應該不多,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而史書上對於中小規模的戰事,除非特別典型,一般都是一筆帶過的。李存孝的史料中大規模的戰爭只有兩個,一個是在澤州和潞州對付宣武節度使朱溫,一個是背叛李克用被圍剿。除此之外都是中小型的戰役,文中以隨同李克用的名義一筆帶過。如果李存孝攻取洛陽的事情是真實的,那多半也就是規模不大的戰爭。而從洛陽投降黃巢的情況看,再次轉投李克用也是很正常的。所以李存孝故事只是用十八騎突入敵陣威脅一番,然後對方就投降了。

淺析殘唐(石山)李存孝十八鐵騎破長安並非完全虛構,原型在洛陽

這種中小規模的戰事在歷史上數不勝數,史書很少作為詳細記載。劉整的事情之所以被記載,一方面是劉整在南宋立下的第一個拿得出手的軍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名將孟珙背書。而中小規模的戰爭奪城在唐末亂世太為普遍了,簡直是數不勝數,所以史書沒法一一記錄。

而李存孝雖然是非常悍勇的名將,但在帶兵作戰上並不出色,除了爭奪澤州潞州之戰,他並沒有拿得出手的大戰功。李克用都沒有因為這些小功勞將李存孝提拔為節度使,可見李存孝的功勞實在不算特別出眾。而這也是李存孝後來勾結朱溫,背叛李克用,戰敗後被車裂而死的原因。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