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最近播出的《為歌而贊》第二期,有嘉賓問到張信哲一個關於一首歌時長的問題。張信哲說,我們一般把流行音樂作品濃縮在4-5分鐘之間,“因為這是一個比較舒服的時間,它是我們可以集中精神的一個差不多的時長”。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今天我們也來聊聊這個關於歌曲長度的問題。因為在當下碎片化資訊時代,歌曲的時長再次面臨革命,這本身也是《為歌而贊》這個節目所直面的核心問題。

張信哲在說音樂4-5分鐘的長度時,用了“濃縮”二字,也就是說,本來要充分表達一首歌的內涵,肯定是不止這個時長的,但從聽眾接受的角度考慮,對時長進行了壓縮,才有這個4-5分鐘的精簡時長。

但現在的短影片傳播方式,把一首歌又濃縮成了10-20秒的“音樂碎片”。而《為歌而贊》的節目形式,就是讓那些短影片創作者們,以評委的立場來決定這些歌手所演唱作品的成績。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沒錯,這些“百贊團”的評委,就是短影片平臺的普通創作者,你無從瞭解他們的音樂審美和專業知識,平臺的粉絲量是唯一咖位標準,其中6位千萬級粉絲的創作者組成“爆贊團”,擁有更高權重。他們作為非專業人士,卻要來評判臺上這些專業歌手,而他們的評判標準很簡單,就是看你這首歌適不適合作為碎片放在自己的短影片裡,有沒有火起來的潛質。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這種前所未有的碰撞形式,說到底,就是原生音樂與碎片音樂的交鋒。

為什麼一首歌通常是3-5分鐘?我們還是先來說說這個一般時長是怎麼來的。

1、歷史淵源

在黑膠唱片問世之前,人們使用一種10英寸的78轉/分唱片記錄音樂,這種唱片單面記錄時長為3-4分鐘,還有一種12英寸的78轉/分唱片,單面時長4-5分鐘(應用較少)。所以,受制於音樂儲存介質的侷限,為了便於傳播,就形成了將每首流行音樂做到3分多鐘時長的慣例。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2、收聽習慣

雖然後來隨著音樂儲存介質的更新換代,早已經具備突破3分多鐘時長限制的條件,但習慣已經形成,就沒變化太多。另外,正如上面張信哲所言,3-5分鐘是一個比較合適的聽歌時長。3分鐘以下,可能都不夠聽的;6分鐘以上,可能就要考驗收聽者的耐性了,容易產生審美疲勞。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3、演出習慣

如果是錄音室唱片,歌曲時間長點就長點吧,但如果考慮到現場演出,3-5分鐘也是最合適的一首歌演出時間。

時間太短,你是騙出場費,都不知你唱了個啥。不信你讓李榮浩唱首《貝貝》,看主辦方給不給錢;時間太長,你可能唱著費勁,要是唱得不好還拖時長,極可能會被轟下臺。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一首歌從主歌-副歌,再來一遍主歌-副歌-收尾,還加點前奏、間奏啥的,大概就是三五分鐘的樣子,基本能把想表達的內容表達出來而又不顯臃腫拖沓。

為什麼歌曲越來越短了?

其實張信哲說的4-5分鐘,主要還是針對以前的老歌說的,而當下的流行歌曲已經沒這麼長了,3-4分鐘才是主流時長。我特意數了一下KUGOU上TOP500榜單上前100首歌,超過4分鐘的歌只有25首,超過5分鐘的歌只有2首,還有不少2分多鐘的。而開啟經典老歌的歌單,發現確實4-5分鐘是最常見的時長。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

可見,如今的流行歌曲相比上世紀80、90年代的歌曲,已經整體縮短了三分之一左右。

這個縮短還不算什麼,畢竟也是一首完整的歌,最致命的近年隨著短影片的火爆,將每首歌猛砍至10來秒鐘。怎麼砍呢,前奏不要,主歌不要,尾奏不要,直接上副歌,一秒即高潮那種。反正就是剔出整首歌中最嗨的、最有記憶點的一小段,配合影片畫面進行傳播。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這種方式好不好呢?說不好吧,它確實帶火了很多歌,而且這種方式已經漸漸把持了音樂傳播的主要渠道。要想火,你就不得不選擇這種方式。

說好吧,相信大多數音樂人還是不太情願被綁架的。我用心做一首歌,你只切割一小段來聽,那我其他部分都白做了唄?比如張信哲在第一期就說了,他還是覺得音樂要完整地欣賞,而不太能贊同這種碎片化的聽歌方式。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到底這種短影片與音樂碎片成為視聽主流形式是怎麼來的呢?

1、現代生活節奏快,時間被碎片化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非常快,尤其是年輕人,每天從早到黑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的,很難有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他們的空餘時間通常是碎片化的,如等公交時、吃飯時、上廁所時……所以這些碎片化音樂和影片,剛好用來填補這些碎片時間。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2、網路資訊時代選擇太多,沖淡了人們的專注

以前聽卡帶、看黑白電視的年代,完全沒得選擇,買一盤卡帶回來反覆聽,電視上播什麼節目就看什麼,而且還津津有味。但現在呢,拿著電視遙控按半天你都不知道選哪個,網上聽歌看影片更是如此,聽了一秒鐘覺得一般,立馬劃過,因為我知道後面還有無數的選擇。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就跟猴子下山似的,丟了玉米抱西瓜,丟了西瓜趕兔子。最終呢,刷了幾個小時短影片下來,你發現腦子裡一片空白,沒有一個碎片讓你真正記住的。你永遠在想著,可能下一個更精彩。這彷彿一個永遠填不滿的黑洞,說是利用碎片時間,實則吞噬大量作息時間。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所以,這些音樂碎片即使隨著短影片的傳播而火了,也通常是浮於表面的,你只是被動地收聽,被動地記住了某些洗腦的旋律片段,還會不自覺地跟著哼唱傳播,但你不會用心去分辨這是好音樂還是庸俗的音樂,也不想去了解這首歌叫什麼名字、是誰唱的。過了一段時間後,等這首BGM的熱度一過,它就迅速被淡忘了,就像它從來沒有進入過你腦海一樣。從走紅到消失,你可能都沒有聽過它的完整版。

《為歌而贊》上曾有位短影片創作者說“音樂還肩負著提升大眾審美的責任”。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這句話本身很對,也是很多音樂人堅守的準則,但你要說以音樂碎片的方式來提升大眾審美的話,就有點可笑了。要聽明白一首歌,最起碼的就是聽個全貌對不對?聽一句高潮就懂了這首歌?審美就高了?而且,能作為碎片進行傳播的歌曲,永遠只是一小部分,還有很多更優秀的歌曲,這些短影片創作者是看不上的,因為難抓住歌曲的“嗨點”,缺乏火的潛質。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應該說,在某種程度上,音樂的碎片化與音樂審美的提升,恰恰是相反的方向。當音樂被碎片化,它就幾乎喪失了自身的藝術價值,淪為娛樂短影片的附庸與點綴。

就像張信哲說的,他之前從來沒想過某首歌曲是為適合什麼場景而生的,比如給哪位美食博主做背景音樂。這沒錯啊,如果每一首歌都是為了適合短影片傳播而做,事先就被框住手腳,那這首歌又能有多少藝術性呢?你就甘心為影片創作者打工唄,還算什麼音樂人?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如果音樂創作者都來迎合這種音樂碎片的傳播規則,那以後3-5分鐘時長的歌曲都會漸漸被拋棄,直接寫碎片不就好了?一兩句歌詞,10來秒的旋律,簡單粗暴,只要足夠抓耳,火起來的機率蠻大的。

既然李榮浩都寫出了4秒的《貝貝》,那以後的流行歌曲,會不會越來越短,短到全變成一塊塊碎片呢?我有點擔心。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鐘?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