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社交的人,都是單純的人,值得交

有時候我們會感嘆這個世界太過嘈雜,尤其身處人情社會,許多人情往來無法推拒,無效社交佔領了業餘時間。

人們不僅要壓抑內心身處希望享受自我的情緒,還要對待不熟的人強顏歡笑,隨時警惕被貼上“不合群”的標籤。

通常,不合群的人很難受到大家的喜愛,實際上能勇於成為不合群的人,才真的值得交往。

叔本華曾說過:“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能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他便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時,他才是自由的。”

不愛社交,享受獨處應當是每個人應有的權利,無關乎合不合群,不關乎內心是否得到滿足和平靜。

不愛社交的人,都是單純的人,值得交

01 喜歡獨處的人,更懂得愛自己

與人交往,勢必要學會順從,而喜歡獨處的人,則更懂得愛自己。

曾經有過這樣一則調研,詢問年輕人是喜歡一個人出行,還是喜歡跟朋友一起出行。

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喜歡自己一個人出行。

原因很簡單,自己出行自由自在,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去什麼景點去什麼景點,無需跟別人商量,也不會因意見不合破壞氣氛。

群體出行最容易出現的內耗,就是因觀點不一而產生的爭論。

不愛社交的人,都是單純的人,值得交

一群人在一起,總免不得要迎合,而自己一個人出行,只需迎合自己就夠了。

而那些喜歡獨處的人,更懂得如何愛自己,他們不會強求自己融入群體,也不願讓別人迎合自己。

常言道,懂得愛自己的人,都是強大的人。

有一位冒險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發現自己,因此人們需要不時的孤獨和沉思。

那些習慣獨處的人,往往更會取悅自己,他們可以自信的拒絕別人,將自己安放在孤獨的安全屋內,專注自己的人生,瀟灑又自在。

不愛社交的人,都是單純的人,值得交

02 享受孤獨的人,都有豐富的內心

有句話是這樣說,合群的人內心孤獨,不合群的人表面孤獨。

那些享受孤獨人,都有一顆豐富的內心。

我的一位朋友,就是十分享受孤獨的人,工作之餘讀書看電影,開啟音響放幾首輕音樂,一個靜謐又愜意的夜晚便誕生了。

享受讀書的樂趣,享受獨處的安靜,當週圍的人質疑她過於不合群,是否沒有朋友時,她反而笑笑說:“可惜我從來不缺朋友約會。”

是的,我曾親眼見證過她的好人緣,到了週末或者節假日,高中同學約她聚會,大學同學來找她玩,她也很快接受,帶朋友去她家打遊戲,一起吃新開的日料。

不愛社交的人,都是單純的人,值得交

跟朋友相處時,她不會有過激的快樂,獨處時,也沒有平常人所認為的孤獨,因為她的精神足夠富足。

她利用業餘時間寫的影評,可以登刊見報,出的遊戲教程,可以掙幾頓火鍋錢,心血來潮做的甜點,被蛋糕店要去學習,以上都是她在獨處時“鼓搗”出來的傑作。

同事常常唏噓她年紀輕輕,下了班就往家跑,不談戀愛不社交簡直太可憐,實際上她的業餘時間太忙,忙到只能遮蔽掉無效的社交,用來滿足求知慾爆棚的內心。

一個擁有豐富靈魂的人,快樂源泉來自四面八方,與人相處所帶來的快樂,相較於讀書、遊戲、電影、烘焙而言,可能真的是太微不足道了。

不愛社交的人,都是單純的人,值得交

03 不愛社交的人,都是單純的人

有一段時間,我喜歡跟看似孤獨的人結交,只因我感覺他們十分單純,說話不費力氣,談事不拐彎抹角,他們心思單純,有一說一,不會讓人感覺到疲憊。

在工作場上,我們經常能見到那些“老油條”,辦事八面玲瓏,上能哄得領導心花怒放,下能哄得員工言聽計從。

這樣的人,說好聽了,是圓滑,實際上則是太有心機,他們懂得什麼場合說什麼話,也懂得怎麼不得罪人,但是唯獨不會顯露自己的真實情緒,當一個人處處都是偽裝的時候,就不值得深交。

或者說,害怕跟這樣心思沉重的人交往。

反而那些不愛社交的人,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內心怎麼想,嘴上就怎麼說,不會虛與委蛇阿諛奉承,也不會刻意討好別人。

不愛社交的人,都是單純的人,值得交

有人說,人到中年,年紀越來越不愛社交,不是沒有社交的能力,而是沒了社交的情緒。

是的,當拋開虛假的繁華後,你會發現唯有獨處時的自己才最單純。

人生就像一場修行,從不合群變合群是磨礪,而從合群變為不合群是迴歸,人總要拋去那些浮躁的表面,專注於內心的修煉,才能獲得真實的平靜。

不愛社交的人,都是單純的人,值得交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待不愛社交的人?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