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紅船晚泊真如夢,花部重興定有時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或大戲,源於南戲,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粵劇糅合了唱唸做打、樂師配樂、抽象形體、戲臺服飾等表演藝術,且每一個行當都有自己獨特的服飾打扮。粵劇是廣東省最大的地方戲種,並被華僑傳播到海外,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歡。2006年粵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未有八和,先有瓊花”

粵劇有了正式的名稱雖然是在清朝光緒年間,但其源流卻可以追溯到明朝中葉。明朝中葉,隨著戲劇的發展,元朝雜劇成了最受歡迎的戲劇,而粵劇中有許多劇目源自元朝雜劇,甚至某些粵劇的傳統戲碼,比如《西廂記》、《竇娥冤》、《踏雪尋梅》等,與元雜劇完全相同。明朝時期,南方戲劇的戈陽腔已經廣泛流行,粵劇吸收了戈陽腔的特點,並且與徽劇、漢劇、湘劇、祁劇、桂劇有著密切的聯絡,其所演的劇目、唱腔、音樂、表演方式等等,與徽、漢、湘、祁、桂劇相似度極高。甚至有些南派武打劇如《鏟椅》、《跳臺》、《夜戰馬超》等,桂劇和粵劇完全相同。

粵劇:紅船晚泊真如夢,花部重興定有時

粵劇表演工藝之舞水袖

粵劇表演工藝分四大類別——唱、做、念、打,舞水袖是打的範疇。

廣為人知的“未有八和,先有瓊花”指的是粵劇在沒有八和館之前,先有瓊花會館。瓊花會館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坐落在現在的廣東省佛山市紅強街區。當時的會館門口有四條大柱,館門口的牌匾是“會館”,全館的面積超過當時的祖廟。瓊花會館附近就是佛山大基尾河邊的瓊花水埠,方便紅船裡的戲劇演員上岸或者到其他地方演出。廣東本土的戲班,早期的活動中心在佛山。建於清朝的萬福臺是嶺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最華美精緻的古戲臺,見證了粵劇的發展歷史。戲臺前臺以金漆木雕為佈景,具有強烈的視覺與舞臺效果,後臺則是演員更衣休息的地方。萬福臺的另一個亮點是因其採用了拱形結構,無論站在戲臺的哪個角落,所聽到的音質都基本相同。

清朝雍正年間,廣州出現了“土優”、“土班”、“本地班”、“廣腔”、“廣府戲”、“廣東大戲”等名目,在民國時,統稱為“粵劇”。

清朝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起義,粵劇名伶李文茂積極響應,在佛山起義。後來,清政府為了剿滅李文茂的文虎、猛虎、飛虎三軍,大量殘殺藝人,而瓊花會館也被焚燒破壞,粵劇因此禁演達15年,受到相當程度的摧殘。

即使在禁演期間,粵劇也沒有停止發展。許多廣東本地班伶人逃亡到省外海外,加入了徽漢等劇的外江班,掛皮黃戲班招牌演出,因而促成梆子與二黃的融合。李文茂死後,禁令稍微鬆弛,廣東本地班乘機再度興起。此時,本地班的表演方式已經改變很多,不僅聲腔吸收二黃,並能用梆子、二黃為主,兼用大腔演出。其表演角色分為生、旦、淨、末、醜,生又分武生、正生、小生、總生;旦分正旦、花旦;另外還有公腳,一共十大行當。

粵劇:紅船晚泊真如夢,花部重興定有時

粵劇表演工藝之唱

唱是指唱功,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說話的聲調,子喉是比平喉調子高八度,以假音來扮演女性角色。

粵劇:紅船晚泊真如夢,花部重興定有時

粵劇行當之文武生

最初粵劇的角色行當為末、生、旦、淨、醜、外、小、夫、貼、雜十大行,後來簡化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醜生、武生。文武生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粵劇演出的新行當。自此文武生成為任何粵劇戲班中第一男主角的統稱。

此後,經過鄺新華、獨腳英、林之等人努力,粵劇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成熟的時期,在劇目內容與表演藝術上,都有重大變化,其中最明顯的是,反映現實生活的新模板正替代古老的傳統劇目,比如《梁天來告狀》、《王大儒供狀》等,並在其中加插廣州方言演唱。八和會館也在此時組建。

19世紀末20世紀初,粵劇戲班經常在廣東沿海巡迴演出,為了方便成行,演員們常棲身於紅船上。這類戲班後來被稱為“紅船戲班”。紅船船艙臥鋪分配及工人的職責都有明確的規定,成為日後戲班的基礎。

粵劇:紅船晚泊真如夢,花部重興定有時

粵劇表演《唐宮香夢證前盟》

《唐宮香夢證前盟》是經典粵劇之一,深受廣大觀眾喜歡。

生生不息,粵劇換新顏

清朝末年,變革的思潮也滲透影響了戲劇界,一批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發起了一場改良戲劇的浪潮,席捲全國。一篇觀戲評論言辭激烈地批評了當時的戲曲曲本迂腐,不能啟發明智,激發國民精神。這篇評論點燃了反映時弊作品的星星之火,不久湧現了許多針砭時弊的曲本,比如梁啟超的《班定遠平西域》等。

這些新編的曲本中,有許多是富有舞臺經驗的藝人所編撰,因此,流傳甚廣,某種程度上,也起到了傳播變革新思潮的作用。該時期,使用廣州方言來演唱粵劇的春柳社,影響了其他志士班,而志士班對粵劇的影響深遠。為了廣泛地宣傳革命思想,志士班用廣州方言來唱黃梆,《周姑娘放腳》、《盲公問米》等劇目取得了超過預期的宣傳效果。志士班編演了《文天祥殉國》、《戒洋菸》、《虐婢報》、《秋瑾》、《溫生才刺孚奇》等戲,加強反帝反封建的宣傳。

改革開放之後,新興的粵劇團如同雨後春筍紛紛湧現,其中比較典型的是佛山青年粵劇團。該劇團的多部粵劇塑造了黃飛鴻的英雄大俠形象,其中黃飛鴻系列劇中的《奇情記》取得了廣東省藝術節八項大獎。該粵劇團不僅在國內演出上百場,還經常遠赴新加坡、中國香港和澳門、美國等地演出,為世界瞭解中國文化與戲劇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由於經濟的發展,異邦文化的湧入,大量新興娛樂事業的出現,使粵劇的觀眾數量正在減少,而且日趨老齡化。為了發揚粵劇傳統文化,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廣東省開始培養教師與中、小學生對中國戲劇的興趣。而香港各所大學一直設有粵劇學術研究中心。香港大學的音樂系也有有關粵劇的課程。

面對外來的競爭,粵劇戲劇工作者一直嘗試變革,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傳統粵劇的舞臺佈景簡單,近乎寫意,按照劇中規定情境,主要靠虛擬的表演程式來顯示,不能表明時,就用文字說明替代。之後的粵劇,吸收了話劇、歌劇與電影中的部分藝術營養,更好地反映當代生活,使表演更富於生活氣息。1947年,香港華仁戲劇社主席黃展華,開始嘗試“英語粵劇”,把許多傳統粵劇用英語來表演。新加坡敦煌劇坊主席黃仕英除了排練英語粵劇全劇《清宮遺恨》外,還創作馬來語粵劇《拾玉鐲》。

2001年,香港羅家英、秦中英、溫志鵬等人把莎士比亞名劇《麥克白》改編為粵劇《英雄叛國》。

同時期,中國內地也在致力於改編粵劇,除了把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改編為粵劇《豪門千金》,還做了其他方面的嘗試與創新。2004年,中國首部粵劇動畫電影《刁蠻公主憨駙馬》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美術片獎”。2008年,首部動漫真人秀新編粵劇《蝴蝶公主》在廣州大學城開演,首次把動漫元素融入了粵劇中。

粵劇:紅船晚泊真如夢,花部重興定有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