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我講個笑話給你聽,有人聽到一半就嚇得不省人事

赫魯曉夫回憶錄裡有這樣一幕:1951年的一天,他陪同斯大林散步時,突然聽到對方喃喃自語。仔細一聽,赫魯曉夫心中大駭,只見這位曾經以意志堅毅而著稱的領袖居然有些失魂落魄地說:

“我不再敢相信任何人了,我甚至連自己都不信……”

赫魯曉夫不知道領導為何突發這樣的感慨,在一旁嚇得不敢搭話。事實上,這是斯大林晚年的一個寫照。

斯大林:我講個笑話給你聽,有人聽到一半就嚇得不省人事

眾所周知,多數時間裡,斯大林是一位知人善任的領導者。他十分欣賞幹才,而一旦贏得了這位領袖的信任,便可以獲得巨大的權力。例如在二戰時期,被任命為遠東方面軍司令的約瑟夫·羅季奧諾維奇·阿帕納先科就幾乎被賦予了全權,甚至可以先斬後奏地撤換麾下將領或是徵兵。

問題是,阿帕納先科算是個“粗人”,其行事風格一開始不能被下屬所接受,況且被他取代的格里戈裡·米哈伊洛維奇·施特恩上將是兩枚列寧勳章的擁有者,與之相比,阿帕納先科功績平平,很容易被懷疑是靠奉承阿諛爬上來的。因此,在最初一段時間裡,此君沒少被同僚和下屬暗中中傷,甚至有人曾舉報他試圖叛國。難得的是,對於這些,斯大林全然不顧。結果事實證明,阿帕納先科性格果斷,敢想敢為,正是有這樣一個角色鎮守遠東,蘇聯大後方從未出過亂子。

阿帕納先科的例子足以說明斯大林早些年對手下得力干將的信任,而到了晚年就轉而變成另外一種情況了。其他人先不說,眾所周知,蘇聯外長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長期穩居蘇聯權力中心,是最高領導人的忠實追隨者和政治盟友,他對蘇聯的貢獻毋庸置疑。按理說,對這樣一位得力干將,斯大林本應尤其放心才對,結果卻恰恰相反。

斯大林:我講個笑話給你聽,有人聽到一半就嚇得不省人事

有一次,莫洛托夫前往美國會談,當他的工作報告被擺到斯大林面前時,後者正在休假。或許是閒來無事,斯大林突然開始思考一個問題:莫洛托夫此行要先去華盛頓,然後再去紐約,這趟行程肯定要坐火車;以他這樣身份的人坐火車,最低標準也得給包個車廂是不是?問題就出在這兒——莫洛托夫哪來的錢去包廂呢?不用問,肯定是美國人給出。這麼一想可就不得了了,斯大林斷定莫洛托夫一定是收了美國人的好處,今天接受了包廂服務這樣的小恩小惠,以後就說不定會被策反。

想到這兒,斯大林氣得暴跳如雷,立馬讓同在美國的維辛斯基調查莫洛托夫的行蹤。後者還以為出了什麼不得了的事,一時間被搞蒙了。看這架勢,常人大多以為莫洛托夫是犯了什麼原則性錯誤。這樣一位“大人物”即將垮臺,帶給人的震撼還是巨大的,然而當維辛斯基得知莫洛托夫的“過錯”完全是出自斯大林的“推斷”後,頓覺哭笑不得,他趕緊向領導彙報:莫洛托夫同志沒有接受美國人的恩惠,他在美國也沒有包廂,做的就是普通座位而已。

斯大林:我講個笑話給你聽,有人聽到一半就嚇得不省人事

貝利亞也曾無端遭受過猜忌。有這樣一段小插曲:有一天,斯大林閒來無事,突然對身邊的基層工作人員產生了興趣。他仔細打量著每一個人,突然意識到有些不太對勁兒——似乎所有守衛都是喬治亞人。

斯大林本身就是喬治亞人,讓老鄉來做保衛工作應當更加放心才是,他可不這樣想。他記得貝利亞也是喬治亞人,這些人一定是後者精心安插在自己身邊的,說不定哪天就要搞些“小動作”。斯大林很生氣,立馬把貝利亞叫到面前詢問此事,貝利亞當場就蒙了,愣了好一陣才說:不一直是這樣安排的嗎?

斯大林:我講個笑話給你聽,有人聽到一半就嚇得不省人事

客觀而言,斯大林性格的轉變是可以理解的。斯大林早年的工作本就令他做事小心翼翼,而二戰結束後,他曾嘗試同西方國家交好,他甚至表示,如果美英願意同蘇聯建立合作關係,那麼他願意適當放棄一些經濟權利,同時參考西方國家的意見對蘇聯體制進行改變。然而,對方非但不領情,反而搞起了冷戰,一方面用高壓政策壓迫蘇聯及其盟友在國際社會中的生存環境,同時又派出間諜在暗中大肆破壞。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檯面上的博弈,出招再兇險也有對策,真正令斯大林擔憂的正是西方國家的陰招。

在巨大的內外壓力之下,斯大林變得越來越多疑,他乾脆將國家的決策中樞轉移到了自己位於莫斯科西郊的私人別墅中。這座別墅距離金碧輝煌的克里姆林宮只有不到12分鐘的車程,佔地不到1000平方米卻守衛極其森嚴。別墅的安保人員都是從蘇軍中特意挑選的精英,對領袖忠誠不二。當然了,即便身處高位,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幸進入其中。斯大林會提前發放“晚宴邀請”,某個“新面孔”突然接到通知,這就意味著他已經受寵,即將飛黃騰達;那些常客更不用說了,他們是這個國家真正的掌權者。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剛剛提到的莫洛托夫同志,雖然有同僚幫忙開脫暫時得以保全,但他的仕途顯然還是受到了影響。作為最頻繁出入別墅的“老面孔”之一,突然有一天,莫洛托夫並沒有收到邀請——這意味著這位曾經的實權派大人物,最高領導人最為堅實的盟友之一,已經開始失寵了。

斯大林:我講個笑話給你聽,有人聽到一半就嚇得不省人事

冷戰嚴苛的政治氛圍讓斯大林多疑,同時也令其性格變得有些怪異。早年的他是個頗為幽默的人,晚年時卻喜歡給身邊的人講一些冷笑話。其中有一則“笑話”十分令人費解,大概是這樣的:斯大林曾在過去某個冬天去野外打獵。他獨自一人乘雪橇穿過結冰的葉尼塞河,又在雪中徒步走了12俄裡,突然發現有棵樹上站著一排鷓鴣。這些鳥本來並不是他心儀的目標,但鷓鴣一般都出現在田野或是草堆中,幾乎不可能大冷天站在樹上。於是好奇之下,他開槍打死了幾隻。不過斯大林只帶了12顆子彈,樹上卻有24只鷓鴣,他立馬回去拿了一些,回來後把剩下的12只也打死了。

斯大林晚年時非常偏愛這個笑話,他不厭其煩地講給身邊的人聽,從政客、將領到身邊的普通工作人員,幾乎所有人都聽過它。一開始,它只是個冷笑話,人們也確實只把它當成一個笑話,但詭異的是,隨著它被不斷重複,聽者愈發感覺壓抑,甚至當斯大林不緊不慢地講著它時,聽者已變得臉色慘白,汗流浹背。據說還有人當場不省人事,實在是令人眼界大開。

斯大林:我講個笑話給你聽,有人聽到一半就嚇得不省人事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領導變得多疑,下屬自然很容易看出來。而晚年的斯大林也常常在交談中突然用一種類似於開玩笑的語氣試探:

“你的眼神為什麼總是躲躲閃閃?

”或是

“為何你不敢跟我直視?”

這樣的問題看似簡單卻很難回答,下屬們自然平添了巨大的精神壓力。不僅如此,赫魯曉夫還曾提到,直到斯大林逝世後,人們才從秘密檔案中發現,原來內務部的爪牙們從未放鬆對每個人的監視,他們私下的許多言行都被記錄在案,甚至連赫魯曉夫本人這樣絕對的“心腹”也未能倖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