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說這2句話,孩子離抑鬱和焦慮就遠了

比如正向情緒中的高興、開心屬於高頻,平靜、安寧屬於低頻。再比如負向情緒中的憤怒、恐懼屬於高頻,憂傷、無奈就屬於低頻。

孩子們的情緒無論正向負向、低頻高頻都比較直接,相對成人偽裝較少,心事寫在臉上,因此父母會很容易察覺到,但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卻往往束手無策。

今天,我會告訴你兩句話作為“錦囊

,經常使用可緩解孩子的情緒壓力,更會緩解你的壓力。

1。

第一句:

那又怎樣

這四個字很強大,像是打了一劑強心針,會瞬間給人力量,讓人心裡有底,不再害怕。

特別是對孩子,養育者說這句話會直接起到撫慰作用。

“那又怎樣

更適用於兩種情況:

第一種:對突破自我的焦慮

常態養育下,孩子們具有向外展示自我的天然動力,目的是為了獲取同類認同,然而有時會不自信、緊張、焦慮、不夠有膽。

父母常說這2句話,孩子離抑鬱和焦慮就遠了

▲圖片來源:電影《孤膽特工》

比如想參加運動會又怕給班級帶不來名次,想與同桌和好又不好意思開口,想舉手提問又忐忑不安等等。

此時,無論他們內心如何糾結,都會指向“如果我表現不好怎麼辦

的焦慮上。

你的鼓勵不能是“沒問題、你很棒、你能行

之類,而要是“表現不好也沒關係

或“只要表現就是成功

你可以很堅定地告訴他“去吧,沒什麼

或“那又怎樣

這會帶給孩子“不過如此

的自信。

當孩子感受到你堅定的態度、肯定的眼神並伴隨著這溫和的話語時,會被一種篤定感包圍,像是背後有了靠山,心中有了撤退的大本營,那麼他就可以衝鋒陷陣了,心中的恐懼在這句話面前就是紙老虎。

“去幹吧!沒啥大不了的。

父母常說這2句話,孩子離抑鬱和焦慮就遠了

▲圖片來源:電影《第八日的蟬》

第二種:對突破規則後的愧疚與懲罰

這更常見,比如:孩子遲到,被老師發現帶零食,對好朋友說錯了話,沒按時完成作業,頂撞了媽媽,考試考砸了,跑步不達標等等。

總之,就是沒完成預期或突破了某個規則。此刻孩子既愧疚又害怕,愧疚的是認為自己不應該,害怕的是被懲罰。

這是低頻的情緒,需要被支援,需要有人告訴他這沒什麼,需要有人讓他感知不會被懲罰、這不是你的錯,或者讓他感知即便這算是個錯也沒啥,有人會同他一起面對。

“那又怎樣

在此刻有奇效,會瞬間讓孩子不孤單,感覺你是站在他這一邊的,孩子潛意識中恐懼被父母懲罰的顧慮也會被打消。

父母常說這2句話,孩子離抑鬱和焦慮就遠了

▲圖片來源:電視劇《高護木的規矩》

特別強調兩點:

首先,你要真認為這沒啥。

本人觀點是:自主性的重要程度要優於遵守紀律,特別是一些小規定,諸如遲到之類,偶爾突破幾次並無妨。

試想一個一輩子都沒有打破過任何規則的人會有自我嗎?會有創造力嗎?

其次,這句話只是個代表,代表的是接納度,是你允許孩子犯錯的寬容度。

背後更是你對自己的態度:你允許自己犯錯嗎?允許自己突破規則嗎?允許自己不夠好嗎?

記住,你對自己的接納度會直接左右你對孩子的投射。

對此我深有感觸,每次送女兒上學看到火急火燎的家長和其他小孩,我和女兒都會相視一笑,氣定神閒。

這是從小到大傳遞的結果,女兒養成了沉著的態度,絕不為了趕那幾分鐘讓情緒失控,以此類推,其他事也都如此。

父母常說這2句話,孩子離抑鬱和焦慮就遠了

▲圖片來源:電視劇《母親》

退一步,就算你做不到“那又怎樣

的態度,至少也別嚇唬孩子,

可悲的是,很多嚇唬卻是家長的日常。

譬如快點吃要不就遲到了、趕緊穿要趕不上車了、好好複習就快考試了、懂點禮貌要不人家就不和你玩了、再鬧我就生氣了、快點寫你爸要回來了……

這些話都是在威脅、恐嚇,在一點一滴製造焦慮,讓孩子活在一個充滿危險的環境中,如驚弓之鳥。都在無意識傳遞你不能犯錯、犯錯就會被懲罰,離“那又怎樣

的距離真太遙遠了。

倘若不信這話的威力,你可以先對自己使用,一遍一遍告訴自己的內在小孩“那又怎樣

,你會感受到被接納的力量。

有什麼大不了的,大不了重頭再來——這不僅僅是安慰,還是自我撫慰。

父母常說這2句話,孩子離抑鬱和焦慮就遠了

▲圖片來源:電影《小花的味增湯》

記得有句電視臺詞是這樣說的:老孃連死都不怕,更別說和一個王八蛋離婚了!

人生不過生與死,記住,你只不過缺了點“那又怎樣

的勇氣,如此而已,但,那又怎樣呢?

2。

第二句話:

是的,就是這樣

這個錦囊則適用於無奈、無助、無能無力、唉之類的低頻情緒。

生而為人,會時常陷入某種深深的無奈感。

很多時候生活就是如此,就是沒什麼意思、沒什麼目標,就是沒有想的那麼美,就是如此的平凡、寡淡、乏味、無趣,甚至各種苦難。

比如失去了心愛之物、心愛之人;比如無論多努力還是原地踏步;比如想要的和擁有的總不公平;比如現實總一次次擊碎你脆弱的夢想;比如無論你怎麼奮鬥也比不過身邊之人……

是的,讓你痛苦的不是具體的負面情緒,而是一種無可奈何,一種不得不向命運低頭的沮喪。

父母常說這2句話,孩子離抑鬱和焦慮就遠了

▲圖片來源:電影《我的姐姐》

你什麼都不想做卻又無法什麼都不做,任何安慰也於事無補,還會激發羞恥,讓你覺得自己更一無是處、無地自容。

具體原因卻也說不上來,就是莫名的憂傷和抑鬱,是一種不能命名的失落感。

如果非要聯絡現實也許僅僅是一片落葉,或一次爭執,或一段回憶,或一次小失誤。

面對這份無奈,“那又怎樣

會失效,因為這話是針對高頻情緒的維護支援,而對不可名狀的、隱晦的、複雜的、偏低頻的情緒毫無辦法,還會激起更大的無奈。

而“是的,就是這樣

則能派上用場。

一般情況下,無論多無奈,最終會指向——我依然不能接受這無奈,就像在黑暗潮溼中緩緩墜落,上下左右並無可依。

故此,有人若飽含關懷地說:

是的親愛的,我知道你現在很難,但目前就是這樣。

父母常說這2句話,孩子離抑鬱和焦慮就遠了

這句話看似沒力量,甚至還很無奈,卻能與你共振。

好像無奈被擴散出去後,有了回聲。

回聲很重要,試想你把滿腹牢騷面對群山化作一聲長嘯,本身就很爽,若對面傳來大山的回聲,猶如高山流水知音再現與你同頻道:我也是,我也是,我也是……

這也是很多人在憂傷無奈之時會不自覺找到某首音樂,隨著曲調悠揚起伏百轉回腸,彷彿把你的心事層層攤開、微微盪漾,每圈心事的漣漪都擁有了「回聲」的魔力。

類似的不僅是曲子,還有一場電影、一本小說、一次登山、一杯咖啡的味道、一場閉目的神遊等等,它們的效果相當,都在無聲地傳遞:

是的親愛的,你可以悲傷,可以難過,可以無奈,那就這樣吧,我與你安靜地同在。

父母常說這2句話,孩子離抑鬱和焦慮就遠了

父母常說這2句話,孩子離抑鬱和焦慮就遠了

回到本文主題亦是如此。

孩子,特別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困惑於心的不是一兩種具體情緒,而是上面說的那種莫名的、複雜的、無可奈何的心理過程。

你會看到有同學望著窗外發呆,會看到孩子把自己鎖在屋裡一整天,也會看到他們心神不定,這就是處於無力的情緒狀態之中。

此刻,你最好別去打擾,給他一段與內心和解的空間。

一兩頓飯不吃餓不死人,更重要的你要安住自己的情緒,別被這種沒有任何精氣神的狀態擾動,從而讓自己焦慮不安,認為非要做些什麼。

非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實在是一廂情願。

要清楚,你無論做什麼,都是為了緩解他的狀態帶給你的不安。

父母常說這2句話,孩子離抑鬱和焦慮就遠了

▲圖片來源:電影《狗十三》

如果親子關係夠好,也許孩子會在自己消化不動時向你求助,但又因為這些情緒難以言表,即便口才很好的孩子也只能說“不知為何就是很難過

之類。

此刻你是被信任的,卻也不要過度幫助,只需要像上面描述的回聲一樣即可,溫柔地抱住他,輕聲說:

“是啊孩子,看你很難過,人呢,有的時候就是這樣。

如果真的心疼孩子,眼淚就會掉下來,此時此刻,你與孩子就在一起了,這就是所謂的愛。

若你是這孩子,被另一個人如此對待,感受如何?答案不言自明,一定是感到——

被深深懂得,捎帶著感動、柔軟與暖意融融。

那麼,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嗎?答案同樣不言自明:沒有。

父母常說這2句話,孩子離抑鬱和焦慮就遠了

▲圖片來源:電視劇《希望之丘的人們》

無論一個孩子還是成年人,倘若他的環境,有人能夠帶給他“那又怎樣

與“是的,就是這樣

的感受,無疑是幸運的,可遇不可求,完全取決於有沒有愛他的人、包容他的人。

有點無奈也有點希望的就是,即便你沒那麼幸運,也可以自給自足,完全可以學會這樣對待自己。

這樣對待自己恰恰是這樣對待孩子的基礎,毫不誇張地說,也是你吸引愛人靠近你的基礎。

所謂:

愛己者愛人,自愛者被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