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徹悟,也寫不出《紅樓夢》,曹雪芹是度人的佛

“手把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成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古來的賢達之士,有不少人希望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但都不可能。他們只能將自己一生的甘苦寫成文章變成遺囑留給後人,希望他們的後代能得大智慧,獲大豐收,而自己只能在名利場,是非地奮鬥到最後一息。

若非徹悟,也寫不出《紅樓夢》,曹雪芹是度人的佛

曹雪芹避居黃葉村,“繩床瓦灶”“舉家食粥”的選擇,固然是第二次抄家的結果,似乎是客觀使之然,但應該看到這是他自我心性大覺大悟的結果,以他的才智像王冕、李清照那樣賣字賣畫為生,不但得享天年,而且也能入清流高士之列。而曹夫子卻選擇了“難忍能忍,難行能行,必成正果”的佛道。羊房之中一燈如豆,斑竹一枝滴淚千行的十年生涯,正是永恆的涅槃境界,而彌勒菩薩詩正是為他譜寫的誦經。

當然,六根清淨便不會創作,更不能寫出《紅樓夢》。但六根不淨又怎能安居陋室,又怎麼敢回顧自己如夢如幻如畫的往事,並且把她們的點點滴滴述諸筆墨呢?只有在淨與不淨之間,定慧俱在,才能有成就c紅樓夢》的大智大勇。他的為人,他的創作,他告誡後人的真諦是一致的,所以他不同於以往的封建文人。

若非徹悟,也寫不出《紅樓夢》,曹雪芹是度人的佛

曹雪芹勸誡世人的用意雖然良苦,但也未必能收到預期的效果,而動人心扉的依舊是閒情。曹雪芹勸世,敢於自以為非,他能以男性的內疚與自責使讀者動情。他回首往事,確實感到有些女性比自己強,於愛情十分認真,而男性卻通融得多。至於通融的範圍因人因勢而異,上至中山狼下至賈寶玉,形式不同,但對女性的貪慾與淫威大有異曲同工之處。中山狼的明火執杖固然可怕,而寶玉的“窩心腳”也能讓人吐血,不同的是後者在事過之後肯於反省。

曹雪芹用自己一生的夢幻反思人生,希望後世之人能從痛苦的人生中得到解脫。他為了解勸後世之人,天才地揭示了人生真相。這不僅僅是對《西廂記》之類大團圓結局麻木人生的傳統作品的革新,更主要的是啟迪人們去思索,探求人生的奧秘。也許會有大智者不負作者苦心,真的得到解脫。阿彌陀佛!

若非徹悟,也寫不出《紅樓夢》,曹雪芹是度人的佛

曹雪芹的“提醒閱者”,不是就事論事,而是用他悟出的哲理來啟發人的智慧,而在哲理之中佛道又是率先的。愚人求佛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佛,心是佛,心是法。曹雪芹是想透過《紅樓夢》啟發讀者心性自悟,達到二性空的解脫境界。然而由於佛道的深遽,以及作者理性認識與感性衝動的矛盾,往往使痴迷不悟的讀者,明明知道其中哲理是情天恨海很苦,但還是寧下無邊苦海,不願回頭是岸。這正是曹雪芹藝術魅力之所在。

曹雪芹有善根,心慈悲,而其美無比的才思又使他生活的太沉重,沉重固然是痛苦,然而這種痛苦又賦予有悟性的佼佼者走向覺悟。他的書是希望後人得到解脫,而自己為此去下地獄。

一切如夢如幻如畫,一切皆無常,不僅是《紅樓夢》的“本旨”,也是佛學對大千世界的概述。由於無常而導致一切都終歸幻滅。這樣說可能會導致尼采、叔本華以及王國維的悲觀厭世的理論,然而將三千大千世界都看做是發展變化的,從而發現希望“有所住”的人與事都將是悲劇,這便是天才。而對將死之屍,腐朽之物能悲觀而不讚頌,能厭棄而不阿諛,這便是勇士。在封建社會末期,曹雪芹以“夢”“幻”為“本旨”,對現存的一切持否定態度,可謂空前。

若非徹悟,也寫不出《紅樓夢》,曹雪芹是度人的佛

從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出發,一般認為“真事隱去”便是把生活做為素材,隱去原型,“假語村言”便是經過藝術加工之後的典型。如果從作品實際出發,就與上述傳統看法有很大差異。很明顯,在前五回中與甄士隱這個人物相關的主要情節是一僧一道的狂言;是(好了歌》及甄士隱對這歌的解釋;是頑石變成寶玉及“太幻境”;是與雨村相關的則是宦海沉浮;是黛玉進府及薛氏兄妹的是非;是冷子興演說榮國府及賈雨村演說“成則公侯敗則賊”。

在作者看來;甄士隱悟到的那些“無常”的道理是“真”,“太虛幻境”的種種評說是“實”,而這些才是“有常”的哲理。賈雨村為榮華富貴走進的那些侯門王府的現實社會全是“假”,榮國府以及歷史的演變是“虛”。“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假有無之間的變化,以及成功與失敗的關鍵,便是“僥倖”(嬌杏)與“逢冤”(馮淵)。作者演出來的“假雨村言”,正是“無常”的社會。他說:“只顧世人當那醉餘睡醒之時,或避世消愁之際,把此一玩,不但是洗舊翻新,卻也省了些壽命筋力,不更去謀虛逐妄了。”無疑他是用了書中那些“謀虛逐妄”的人與事告誠讀者。

若非徹悟,也寫不出《紅樓夢》,曹雪芹是度人的佛

當然,形象大於思維,讀者的收穫絕不僅僅是一條佛道。可是,曹雪芹的書還有思維大於形象的一面,這不僅僅是當時的脂硯齋就這樣看,作為今天的讀者也應以慧眼、佛眼觀之。什麼是“虛”?《好了歌》前兩段中說的功名、富貴是“虛”。什麼是“妄”?《好了歌》後兩段中說的“恩情”、“痴心”是“妄”。

在《紅樓夢》之前,藐視功名富貴的題材早已為人重視,似乎不用佛法去普度,也有不少人看穿了它。雖然《紅樓夢》能從歷史的興衰與人生道路上徹底的否定這條道路,但在否定功名富貴這一題材上,《紅樓夢》仍舊是以往許多優秀作品的繼承與發展。唯獨在“情”與“欲”的描寫上,《紅樓夢》的重大突破,不僅僅是“以情抗理”,更主要的是曹雪芹已經發現,不僅封建禮教能殺人,“情”與“欲”也能殺人。

若非徹悟,也寫不出《紅樓夢》,曹雪芹是度人的佛

這便是曹雪芹在明代之後的進步。宋代的程朱理學,用“存天理,去人慾”的思想來進行統治,但倡導者並不以此律己,而且宋代的統治者偏愛文人,約束武將,那時不少文人因受重視,所以在官場上、在寫文章時都特別嚴肅,甚至比漢唐時代還要道貌岸然,但脫了朝服之後卻沉溺於舞榭歌樓。既沒有漢代的圍場狩獵,也沒有建安時代的鄴下文壇,更沒有條件像唐代文人那樣遨遊神州。所以宋代文人幾乎押妓成風,迷醉於綺羅香澤,淺酌低唱。讀了歐陽修的《朋黨論》,再看他的“好妓好歌喉,不醉難休”“寸寸柔腸,盈盈粉淚”,“紅粉佳人白玉杯”這一類的詞,幾乎判若兩人。就連王安石這樣滿臉政治的人物,也有“與君相逢處,不道春將暮”這樣的夢境。

若非徹悟,也寫不出《紅樓夢》,曹雪芹是度人的佛

總之,這些文人政客在某種場合受到壓抑的東西,在另外的場合就要拼命的放縱,儘管理學森嚴,但他們卻過著心態平衡的生活。就連不幸的陸游也一樣,他與唐婉的悲劇傳為佳話,陸游也確實感傷過,但也不能忽視他失去唐婉之後也很快活,而且生了一大堆兒子,而且也到處狎妓。懷念唐蜿的《釵頭鳳》不過一首,而懷香暖玉的淫詞豔曲卻比比皆是:“怕歌愁舞懶逢迎,妝晚託春醒”,“金縷衣寬睡髻偏………彈淚花前,愁入春風十四弦””一別秦樓,轉眼新春………憶盈盈倩笑,纖纖柔握,雪香花語,玉暖酥凝”。陸放翁眠花臥柳之時,也許正是唐婉殉情之日。宋代是理學的時代,也是談情縱慾的時代,只不過理學與情慾兩把刀子都殺向善良而又鍾情的女性,而有利於封建社會的主宰——各種各樣的男性。只不過後來的文人多數是男性,不敢自以為非,對同類便只鼓吹《釵頭鳳》之類。

若非徹悟,也寫不出《紅樓夢》,曹雪芹是度人的佛

曹雪芹的偉大就在於他不但寫出了情的力量,而且他清醒地指出“痴迷的,枉送了性命。”他認為自己的言情“不但是洗舊翻新”,而且告誡讀者要“省了些壽命筋力,不更去謀虛逐妄了”。把人們從愚闇的此岸渡到智慧的彼岸的,不是佛而是自身;喚醒痴兒開悟的是警幻仙姑,能不能頓悟的也是自身。智者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曹雪芹便是用這大智大聖之心開啟痴迷者的鴻蒙,用血淚悲金悼玉,呼喚人們以此為鑑。家業的蕩盡,情慾的虛幻,都是度人的法。作者便是自度度人的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