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門艦炮火力能抵得上一個重炮營?

這個問題要從艦炮的口徑和自動化程度標準來估算,所謂重炮的標準一般都是在155毫米口徑,通常來說20~76毫米稱為:中小口徑;76~130毫米為中型口徑,再往上稱為大口徑。

為何一門艦炮火力能抵得上一個重炮營?

“大和號”戰列艦的主炮口徑460毫米,為二戰期間最大口徑的實用型艦炮。

歷史上艦炮的口徑確實很大,比如說:日本“大和級”戰列艦主炮為460毫米、美軍“衣阿華”戰列艦為406毫米,重型巡洋艦的主炮也都在203毫米。

但海軍進入到導彈化時代之後,並且隨著戰列艦的取消,海軍艦炮的口徑大幅度下降,目前最大口徑的艦炮就是美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安裝的AGS155毫米艦炮。

為何一門艦炮火力能抵得上一個重炮營?

該炮口徑為155毫米,身管長度為70倍口徑,屬加農炮範疇,身管長度要高於陸軍普遍裝備的155×52倍加榴炮,這也使它即便是發射普通榴彈的射程也要高於陸軍的155毫米加榴炮,但作為艦炮它的自動化程度要高於陸軍炮,採用大量的自動化機械裝置,已經實現了自動化輸彈、雷達/光學儀器自動跟蹤/瞄準和火控由於它的自動化程度高使它的正常射速達到了12發/分鐘,這要高於陸軍加榴炮2~3發/分鐘的正常射速,透過射速的快慢對比,一門AGS155毫米艦炮理論上相當於陸軍6門建制的牽引式155毫米加榴炮連。

但隨著科技進步,陸軍的火炮也在提高自動化水平,21世紀後研製成功的自行火炮機械化水平也有了極大的提高,裝彈都是半自動化機械完成,不但減小的裝填手的工作強度,射速也提高到了4~6發/分鐘,要是以這樣標準計算,ASG艦炮的射速只相當於2門陸軍炮了。

半自動彈藥裝填對於裝填手來說極大的節省了體力,155毫米炮彈僅彈丸重量就在25公斤左右,要是進行6~8發/分鐘的急促射誰都打怵,人累癱了是很正常的,要是在高原缺氧環境下對於戰士身心健康更是不利,所以要想盡辦法提高陸軍炮的自動化水平提高。

為何一門艦炮火力能抵得上一個重炮營?

為了提高打擊的精準度和效率,目前艦炮的炮彈開始往制導化方向發展,大概其的作戰過程是:先由少量的發射藥將炮彈打出去並且加速,炮彈的火箭發動機點火繼續推動彈丸向前,同時炮彈上的GDP定位儀不斷的修正炮彈飛行的彈道,飛行控制組件也產生飛行升力和彈道調整…有先進的控制組件和火箭發動機使新式艦炮的打擊距離提高到了100公里以上,並且炮彈的打擊精度誤差也降低到了5米以內,這些技術進步都提高了艦炮的打擊能力。

為何一門艦炮火力能抵得上一個重炮營?

但陸軍炮目前也裝備了制導炮彈,從鐳射制導、衛星制導、毫米波制導…種類也較多,射程和打擊精度與艦炮一樣,處於同一技術水平。

總之,目前的艦炮與陸軍炮相比除了射速還略佔有優勢外,在射擊精度和射程上相差無幾了,如果硬比較的話在同等口徑下,最多相當於兩門陸軍炮。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