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且把他放在紅塵的裡面,在他的詩歌裡盡享情的纏綿

此文為“我在這裡等你”系列之“我在這首詩歌裡等你”——讀倉央嘉措詩歌有感(三)

我且把他放在紅塵的裡面,在他的詩歌裡盡享情的纏綿

倉央嘉措,謎一樣的活佛,謎一樣的詩歌,從他的經歷中走過,有著疑惑,有著眼淚,從他的傷口走過,我能感受到那種在紅塵中沉淪的情如煉獄般折磨著他,他心如刀割,他的苦情讓他揹負著走不出的緣分。

這是一種直接的感受,如果他從小就被認定是轉世靈童,可能他也不會如此痛苦,可能他就能不驚擾紅塵,不驚擾佛心,但恰恰讓他揹負一生之痛的是,在他情已落凡塵,情門已開的時候,他才被抬到了雲端,那是一種靈魂的束縛,那是

心的

捆綁。

情的種子已在心裡生根,再想不驚不擾,那隻能是迴避,只能是逃避。

我且把他放在紅塵的裡面,在他的詩歌裡盡享情的纏綿

從他落座山巔之位之初,就已經註定了他的一生將在情的糾結中行進,迴避也好,逃避也罷,只能是自欺欺人,這種與佛心的對立,將讓他在痛苦中修行。

事實也正如此,他的紅顏之戀,從他匆匆一別後就註定沒有結果,再加之權力的角逐,讓他的心受到了更大的傷害,讓他在紅塵之戀中沉淪而不歸。

他本就對紅塵在潛意識裡留著餘地,抱有希望,但當他修行在佛經中時,他的確也曾把這紅塵裡的戀,用最密封的包裹安頓在了心裡最難觸碰的角落。他也曾一心想著修行,想著用自己的修行去度化自己的內心,度化天下的蒼生,他希望自己能夠放下凡塵,他的確也曾一心入定。

但偏偏是權力的爭奪讓他看透了這所謂的修行,偏偏讓他在無法接受、無法釋懷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只能用自己的心去安慰自己。

於是,他喚醒了他的內心,從此如決堤之水衝出了閘門,再無回頭的可能。

我且把他放在紅塵的裡面,在他的詩歌裡盡享情的纏綿

他是雪域之巔最大的王,他更是紅塵裡最美的情郎。我們讀倉央嘉措的詩歌,那種美是觸動心底的感動,是直擊靈魂的天問,那是讓淚不流不得以宣洩,讓心不痛不能掩卷的情在心裡攪動,如翻江倒海。

我沉浸在他的詩歌中,深深地感受著他詩歌豐富的情感和彈性,那種空間感和氣場的強大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在他的詩行中可以完全放飛自己的思想,可以從山巔到河流自由馳騁,隨意翱翔,可以天馬行空地去感受他的呼吸,他的哀傷,他的無奈,甚至是他從心底發出的悲鳴。

你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受,他一定能體會得到,感受得到他的心在字裡行間滴血,他的情在詩行中翻滾、氾濫,淹沒了自己,淹沒了一切。

我且把他放在紅塵的裡面,在他的詩歌裡盡享情的纏綿

我就這樣一頁一頁翻看著他的作品,也用盡全力去觸碰他的內心,但那種痛無法互換,那種情無法實踐,只能以自己的想法去體會,去想象,生怕一不小心就讓那美麗的詩歌少了內涵,成了自己獨自的臆斷。

從地空的起筆,從水空的鋪陳,對倉央嘉措的心路歷程有了更多的理解,從最初的表象到中途的入深,自己的內心也在不停地浮沉,自己的靈魂也在不停地思考著“我是誰?”“我不是我,誰又是我?”這生命的終極問題,而倉央嘉措用他的心和他的詩歌給出了他的回答:

紅塵裡走來,紅塵裡膜拜,不是曾經,只是現在,不為今生,只為來世而等待。

這是他的聲音,那我們應該如何回答,我想在每個人的心中自有答案。

在解讀過程中,我曾在“紅塵只執一念,一生一念之間”一節談了自己對倉央嘉措的一個定位或是一個認識,就是“

倉央嘉措,詩一樣去想,詩一樣去唸,詩一樣的出現,詩一樣走過世間。

我且把他放在紅塵的裡面,在他的詩歌裡盡享情的纏綿

我的解讀,我的感想,只是從我的角度在思考,只是結合我的感情在投入,但這個思考、這個投入是專注的,是走心的,也許有著我的臆斷,但我還是用我在“落墨的痕寫不盡情深”一節中的文字,來送給這三百年的傳奇,送給這三百年的詩歌。

我且把他放在紅塵的裡面,在他的詩歌裡盡享情的纏綿。那雪域之巔踏雪而歡,一定有著高仰而歌的達觀。那穿越千年的念,是世間輪迴求得的善念。那三生石上刻下的戀,是修身修心都不能改變的痴戀。就是這樣的機緣,縱然很不情願,硬生生從一襲雲煙就成為了雲煙裡的聖賢,就這樣被萬人,被蒼生供奉在了指尖。誰能為他呼喊?只能在心裡默默滋養一朵心蓮,只待這心蓮綻放,能救贖他再入凡塵,以消他不能磨滅的紅塵戀情。

我且把他放在紅塵的裡面,在他的詩歌裡盡享情的纏綿

本文由在百家號原創首發,轉載請註明!感謝文友喜歡,願以月明之素光與您結緣,給您溫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原創作品欣賞:

夢淺情深,蹚不過去的河留給來生

原創作品欣賞:

他,獨坐須彌山巔,將萬里浮雲一眼看開

原創作品欣賞:

銀碗裡盛雪,紅塵裡情深

原創作品欣賞:

失憶的追尋,傷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