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是在形容風聲嗎?

九月九日眺山川,

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菊花酒,

萬里同悲鴻雁天。

這是唐代詩人盧照鄰寫下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這裡咱們姑且把詩人想要藉此表達的心境放在一邊不說,只把詩人的詩句作為引子,說一說民間諺語“九月九,風吹滿天嘯”究竟是什麼意思?其中的“嘯”字是不是在形容風聲?

“嘯”是在形容風聲嗎?

為了更好地把問題解釋清楚,在這裡,咱們首先了解一個成語——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出典於《史記·項羽本紀》,說的是公元前190年秦末楚漢相爭時,楚霸王項羽被劉邦大軍圍困在了垓下。項羽夜間聽見圍困他的四周的漢軍軍營中不斷傳出歌聲,並且都是他們楚地流行的。聽到“四面楚歌”的項羽心中大驚,一度懷疑楚地似乎早已被漢軍所佔領。

在“四面楚歌”中,知道大勢已去的項羽面對他所愛的美人虞姬和曾經隨其征戰的坐騎,不禁慷慨悲歌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陪侍在項羽旁邊的虞姬,聽完項羽的悲歌便因此自殺了。此情此景下的項羽也不禁愴然淚下,不久也因為無法挽回自己的敗局自刎而死。

“嘯”是在形容風聲嗎?

關於“四面楚歌”中西楚霸王項羽所聽到的自漢軍軍營中傳出的楚地歌謠,一說是韓信派人用牛皮作風箏,上敷竹笛,迎風作響,另一說是張良用風箏系人吹簫。反正結果都是漢軍配合著笛聲或簫聲,高唱著楚歌,渙散了項羽手裡楚軍將士的戰鬥士氣。

諺語“九月九,風吹滿天嘯”中的“嘯”字,是一個形聲字,從“口”和“肅”聲,其本義是撮口作聲,打口哨。而“嘯”字在“九月九,風吹滿天嘯”這句諺語當中,也並不是在形容什麼風聲。而是在說,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時,被人們放飛在空中的風箏上敷著的竹笛,被風吹到之後,會發出清脆悅耳、綿延不絕的竹笛之聲。

咱們國家制作風箏的歷史據說已有2400多年,風箏在古時候被稱為“鷂”,北方人習慣叫作“鳶”,風箏早先的中文名就是“木鳶”。

“嘯”是在形容風聲嗎?

風箏起源於咱們中國,而咱們中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製作的。相傳,春秋時期東周哲學家、魯班的師傅墨翟,曾耗時三年用木頭製作了一隻可以飛翔的木鳥。墨翟製作的哪隻木鳥便是風箏最早的雛形。

當然也有說法是,最早能夠飛昇到空中的“木鳶”是由博學多才、擅長工巧和製作的魯班花了三年的功夫所造。還說當初實驗的時候,魯班製作的“木鳶”整整飛翔了三天三夜也才落了下來。

咱們中國古時候,到了九月初九重陽節,民間有放風箏的習慣。而“風箏”之名古書中記載的由來是,五代靖康時的雲騎第六指揮李鄭曾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

風箏在古代被用於軍事上的案例不少,除了“四面楚歌”哪一經典之外,還有南朝梁武帝蕭衍被叛軍圍困在臺城和唐代張伍被叛軍圍困在洛城時,也都是利用風箏把求救資訊給傳遞出去的。

“嘯”是在形容風聲嗎?

諺語“九月九,風吹滿天嘯”,形容的是過去重陽期間風箏滿天飛,敷在風箏上的竹笛在受到風吹之後,不斷髮出此起彼伏的類似於人“撮口,打口哨”的聲音。

九九重陽前後,正是金秋秋高氣爽的時候,至今臺灣和廣東、閩南地區的不少民眾仍然還保留著重陽節要“放風箏”的傳統民俗習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