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裡也需要規則

原標題:李玫瑾教授說:教育孩子,這種方法要不得!

作者:彬彬有理

假日裡頭,家長們整日和“神獸”在一起,時常感覺“百感交集”,“一籌莫展”。

各路專家支招,長輩也紛紛插手,建議父母貫徹“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育兒大法。

畢竟,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堪稱祖傳妙方。

而且很多父母的確日常也用了,發現這個法子好像的確好使,能降服“神獸”。

但是,以這樣的育兒方式,究竟會養育出怎樣的娃?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家庭教育中的“紅臉”和“白臉”。

“紅”和“白”之間的灰色地帶

美劇《成長的煩惱》中,邁克想要去參加一個活動,正值媽媽新近返回職場,爸爸在家工作。

邁克找爸爸商議。

爸爸問:“如果是媽媽會怎麼回覆?”

邁克支吾。

爸爸說:“你媽媽會說不同意”。

邁克說:“對,就這幾個字”。

爸爸鄭重地告訴邁克,他不希望邁克是為了繞過媽媽才和他商議。現在的確是爸爸在管理這個家,他有他的想法,他希望邁克能為15歲的自己負責。

爸爸沒有迴避,直接告訴了妻子兩人在此事上存在分歧。媽媽認為15歲的邁克還不能為自己負責,堅決反對。經過充分交流,二人尊重彼此想法。爸爸說服了媽媽,讓邁克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結果邁克因朋友喝醉不醒,15歲的他獨自開車並颳了一輛警車……

去警局帶回邁克後,氣急的爸爸跑回房間,獨自發火。

帶入地想一下,如果你是媽媽,原本不同意爸爸的決定,此刻是埋怨還是安慰對方?

是的, 劇中的媽媽沒有埋怨,而是試圖去理解並安慰了自己的丈夫。

平息了怒氣的爸爸找邁克談,並將自己16歲時做的蠢事和邁克分享。幫助邁克卸掉內疚感。

我們看,媽媽在這個事情裡似乎是唱“紅臉”,爸爸是“白臉”,但無論對意見不一致的處理,還是最終的一起面對,他們二人始終是試圖溝通而不是彼此對立的。

這給了我們一個啟發,那就是作為父母,

我們彼此可以養育方法、觀點不同,但作為父母終究是要一起面對。

在事情來臨時攜手,而不是互相指責埋怨。

從這個角度看,“紅”、“白”之分可以是意見的分歧,但最終的結果是要一致的,可以都是“紅”,可以都是“白”,也可以是“紅”“白”中間地帶――“灰”。重要的是雙方互相體諒,知道彼此目標的一致。

那麼,“紅臉”、“白臉”意味著什麼,人們對其分裂的看法是怎麼來的呢?

“紅臉 ”

和“白臉”背後的秘密

“紅臉”“白臉”可以指的是父母雙方,也可能是上一輩和下一輩,總之是角色、代際間的分工。

曾奇峰老師說,父母這個軸要足夠長,把老人擋在外面。意即

核心家庭的邊界要清晰。

假設邊界不清,“紅”“白”可能是代際間的分工與不同。比如吃飯時父母要求孩子按時吃,不吃就餓著,而老人偷偷給吃的或追著喂。在這件事上,父母就承擔了“壞”。

由吃飯推及睡覺或生活其他,規則、邊界是無從樹立的。也許孩子會透過成人間本已有的矛盾或者透過無意識製造矛盾讓自己得利,甚至鑽空子逃避問題。

有多少被老人寵溺養大的孩子毫無規則意識,並不是父母完全不在身邊,而是父母退位,將主導權給了老人。

如此,“紅”“白”承載著代際間養育理念的不一致,一個打一個護,製造著關係中對立的矛盾,也製造出孩子混淆的價值觀。

李玫瑾教授講過一個案例。一個孩子成績很好,畢業後姑姑幫忙去了銀行。後因私拿公款被銀行開除。

姑姑找到李玫瑾,說孩子家中並不缺錢,怎麼會這樣?

李玫瑾迴應,

孩子應該是由於家庭中管教理念的不一致,發展出了雙重人格。比如一方寵溺,養育了無恥,另一方嚴格,養育了恐懼與害怕。

被嚴格的一方養育則處處表現得很好,孩子將此遷移到陌生環境呈現“好”。而當獨自一人,本性中自私的部分就出來了…。。

這和男孩爸爸長期在外,雖缺位但對孩子很嚴格,媽媽獨自撫養,孩子所有要求都滿足的真相吻合。

孩子的內心是成人造就的,父母間的衝突會內化為孩子內在的衝突。

順著這個思路想,無論是代際還是父母間的“黑白臉”都會內化為孩子內在的衝突,製造孩子內心的不安。

也許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在“紅”和“白”的夾縫中生存,認為父母的矛盾是自己製造的,都是自己不好,於是內在得到自己不值得被愛的信念,自己無法接納自己。

也許你會說,有時只是父母在表演“紅”和“白”兩方,並不是真的有矛盾。

但我們需要明白,9歲前的孩子沒有邏輯思維能力,他們不知道成人是表演、開玩笑還是真的有矛盾,也不會區分應該在哪些事上有規則,可以在哪些事情上忽略。

“紅”和“白”下,他們無法內化規則,但會不經意間內化曾經關係中父母的“紅”與“白”。

因為孩子會在任意時刻抓取父母無意間的言行,並全盤接收、模仿並內化。

“紅”和“白”對立的權力之

前面講了,對一件事的想法,感受,處理不一致,無可厚非。

重要的是我們要看到,養育方法的高度不一致出現的對立衝突和矛盾背後的部分。

她也許是成人間無力處理的關係中的矛盾和焦慮的投射。亦或是成長中的“我”要被看到、被關注、被重視的強迫性重複表達。

“紅”“白”是輸贏、對錯的比拼。是權力之爭。

我想起一男性來訪,事業小有成,但經常過度自責,面對權威控制不住的慌張,導致他常在權威面前表現失常。

翻開他的成長,從小爸媽無暇顧及兄弟二人的成長且經常吵架。爸爸高壓嚴厲,媽媽軟弱沒邊界,常背地裡當著他的面抱怨爸爸。他無奈於爸媽間的關係,從小就揹負著傾聽媽媽,但又不知如何安慰媽媽的重負。

當在諮詢中,他一點點看到,原來他揹負著軟弱媽媽的憤怒,揹負著太多想象層面對爸爸憤怒、攻擊的表達,以及想要靠近爸爸,得到爸爸的認可的願望時。

他也逐漸地清晰了自己和權威相處中那些隱藏——潛意裡無法表達的敵意的攻擊,以及用攻擊表達的親密,想要得到權威認可卻又不知如何表達的不安。

他漸漸地理解了自己,理解了為何總要向諮詢師求證“你說我做得對不”。

現實中,父母們將差異製造成“紅”和“白”,亦製造了孩子內心無法調和的分裂。

他們無所適從,處於兩難中。

對於孩子,他們別無他法,只能動用最原始的方式,比如生病,或者最能喚起當下父母的關注,如成績不好、不上學等方法來呼喚父母調和彼此的關係了。

與其說是調和父母的關係,不如說讓割裂的自己的內在不再那麼痛。

這就是孩子,他們對父母的愛無比忠誠,且常用生命來提示父母回看自己的內在。

不用自責,第一次做父母,我們可以允許自己做得不那麼好。畢竟,作為父母,我們的感受、需要也需要被看見、被重視。

只是,成人間的衝突需要在成人的世界搞定。

網上有一個段子,一個主人養了一條狗,起名叫“別動”。這個主人經常使用的口令是:“別動,過來。”

結局是,這條狗瘋了。

我想你聽了這個段子,也許會想起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的畫面,也會聯絡到生活中,當“紅臉”和“白臉”的父母發出相反的指令,孩子會何等痛苦。

家庭中理想的畫面是,

父母穩定地在孩子身後,孩子目光向前,全然地做自己,向外發展。

如果父母經常意見不統一,孩子要回頭、分神把自己投入父母關係中,向外、向內的探索就會受阻。

如此,要不索性聽“紅”或“白”的,受外界干擾,無法全然清晰地看到自己內在的感受和需求,失去自己的想法和主見。

要不一直將能量投注於和父母“紅”“白”的觀點抗爭中,破壞關係又糾纏於關係中。

二者都會降低生命被啟用的程度。

父母是孩子的天和地,貶低任何一方,都是對孩子的內在進行切割,破壞其人格層面的完整,令孩子內在的安全感受損。

而孩子做錯事,一方嚴苛指責甚至打罵,一方安慰。長此以往,孩子只要熬住嚴苛的一方,無須透過自省來調整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就會錯失成長的良機。

現實中的養育,“紅”“白”的差異不那麼重要,

深愛著孩子的同時,他們需要被溫暖和抱持,需要愛,也需要規則。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新浪女性(微博)

家庭裡也需要規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