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老水手為楊秀清獻上一策,不料為太平天國挖下了最後的墳墓

【太平天國系列307,小佛說史原創作品,請勿轉載】小佛在前面的文章中講過楊秀清的優點,其中一點就是親近百姓和軍士,願意聽取他們的意見。不過,楊秀清這一生聽到和接受來自底層的意見的確不少,能採用並加以實施的則屈指可數。1853年時,楊秀清聽從了一個老水手的意見,這個意見被楊秀清很好的接受並實施,然而楊秀清可能怎麼也沒有想到,他所接受的這個意見的實施,最後成了給早早就給太平天國挖下的墳墓。

1853年老水手為楊秀清獻上一策,不料為太平天國挖下了最後的墳墓

1853年1月12日黎明,太平軍在武昌文昌門下深挖地道後放了足量的火藥,而後一將領一聲令下,士兵們紛紛點燃引線,砰砰砰刺耳的爆炸聲不斷想起,文昌城門附近城牆被炸出了近三十丈的缺口,前鋒軍將領林鳳祥、李開芳、羅大綱率部入城,太平軍一舉拿下長江重鎮武昌,東王楊秀清當即曉諭全軍將士:“官兵不留,百姓不傷”。武昌是太平軍攻下的第一座省會城市,將士們開始享受戰鬥帶來的喜悅、錢財和美食,然而這樣的日子並沒有過多久,咸豐皇帝的震怒使得各路大軍齊齊趕往武昌,太平軍高層也緊急召開會議,商討該去往何處。最後經過激烈的談論決定前往南京暫住。3月,太平軍攻下南京城,然而洪秀全和楊秀清等人並沒有著急入城,而是停留在城外的大船上,商量應該分師北上,奪下開封,設立開封為都城。楊秀清座船的船長聽說要去開封,急忙面見楊秀清,為楊秀清獻上一策,指明太平軍的最終歸屬地。

1853年老水手為楊秀清獻上一策,不料為太平天國挖下了最後的墳墓

大家可能會問,這個船長誰啊?沒事逼逼什麼呢?這個船長姓蔣,名字沒有記載,人稱蔣老水手。他是湖南道州人,從小就和船打交道,走過不少的水系,一生都在水上,後來太平軍經過嶽州,老水手選擇加入太平軍,因為經驗豐富,被安排給太平天國重量級人物東王的坐船當船長。一生都在和水打交道的老水手給楊秀清提了什麼意見呢?不要去河南,河南河水小,又缺糧,敵困不能解救。你今得江南,有長江的險固,又有舟支萬千,為什麼還要去河南?南京是帝王的家,城高池深,民物豐富,還不立都,卻要到河南去,你究竟怎樣打算啊!

1853年老水手為楊秀清獻上一策,不料為太平天國挖下了最後的墳墓

說簡單點就是——不要去河南,河南不好,江南才是好地方,南京是古都,這麼好的地方,幹嘛不定都?楊秀清聽了老水手的建議,真心有點心動,不過沒有當面表示讚賞,只是略略的說自己會好好考慮。好好考慮的結果就是定都天京。定都天京這樣的大事,直接關係到了太平天國最後的敗亡。蔣老水手雖然年紀大,吃的米飯可能比楊秀清吃的鹽多,但是畢竟是隻有一技之長的水手,視角有限,不能觀到全域性。南京雖然是多王朝的古都,但都是偏安一隅的,就算是南宋,那也沒有定都開封的北宋混的好啊?!

1853年老水手為楊秀清獻上一策,不料為太平天國挖下了最後的墳墓

定都天京,結束東奔西走的生活,過上穩定富裕的日子,讓洪秀全消磨了鬥志,也讓太平天國的高層們有了各自抓權的心思,以至於天京事變爆發,太平天國從極盛走向衰敗。後來湘軍圍城,李秀成力勸洪秀全逃走,洪秀全不願意放棄天京安逸的生活,不願意放棄什麼都有的天王府。最後天京淪陷,太平天國覆滅。1853年,當楊秀清決定接受老水手的意見時,也就註定了太平天國後來的滅亡。參考資料:羅爾綱,《太平天國史》

頂部